慢节奏的本体感受游戏是可以改进的。
幼儿园每次有感觉统合筛查,我总喜欢让孩子排队开始爬楼梯,看着每个孩子的队伍从一开始都是整齐划一的,但是到了楼梯就开始满满的状态了!总有几个孩子走在平地上还能跟得上大家,但一踏上楼梯就变得小心翼翼,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脚,速度开始变慢。这时候如果被后面的同学催促或者老师提醒,孩子的视线不在脚上,接下来就会摔倒!孩子会哭着喊:“都是你!别催我!别的小朋友会指责他走得太慢!
这样的孩子无能为力?还是不合群?不要!这样的孩子可能本体感觉整合差!我们身体的每个关节附近都有一个感觉神经感受器,可以随时感知肌肉收缩或放松的程度,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让大脑知道每个关节的弯曲角度和运动情况,仿佛已经建立了身体的地图。这种感觉被称为“本体感受”。这张地图有什么用?学生在抄黑板的时候,可以有人一边看黑板,一边振笔涂写。字不仅写得正确,而且每个字每一行都能保持同样的间距。但有的人想先看黑板,再看手,写了几个字再看黑板和手。或者如前所述,小孩子走路总是低着头,好像在找别人往地上掉一个铜币。他们必须时刻注意他们脚的动作。如果他们的眼睛看着其他地方,他们的大脑似乎与他们的脚失去了联系,他们变得弯曲甚至摔倒。
所以本体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不完全依靠眼睛来完成动作,就像我们可以在黑暗中拍手一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动作速度和效率!本体感觉后向整合的孩子不仅会变得不灵活,甚至会反应迟钝。除了跟不上老师的体操之外,他们还会发现很多不当的行为,比如不能轻松的穿脱衣服,不能流畅快速的完成大人的指令,甚至用力不当,比如关门太用力,或者和别人击掌太用力,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其实本体感受的发展是很自然的。自从孩子能翻身坐、爬、站、走,肌肉力量越来越大,关节活动越来越灵活。随着不断的姿势变化和动作,本体感觉应该已经顺利成长了。但是,近年来的少子化现象,让孩子成为家里非常照顾的对象,人们抱着孩子上下楼梯,吃喝玩乐,喂饭,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本体感受信息来整理分析。观念让孩子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期,直到上幼儿园,这样的孩子会被认为懒惰、反应迟钝、不合作,影响学习动力!
多给孩子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偶尔爬高跳跳远,试着跳一两次楼梯。也许父母会怕孩子有危险,但这样的活动,除了本体感受,也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身体的极限,让孩子对危险的感知比父母每天都要有效得多!
本体感觉系统小游戏
双手双脚并用
游戏目的:让孩子体验平时不会做的看似简单的动作,帮助大脑熟悉手脚关节的动作并加以整合,更有利于手脚的协调。
材料:几个巧妙的靠垫
练习:
1.将巧妙拼布的地垫在地上排成一条直线,但每块之间要留有5-10 cm左右的距离。
2.让孩子站在第一个垫子上,两步一个垫子先练习。
3.第二次行走时,要求孩子每走一步都要抬起脚,使膝盖呈90度,用手同侧拍膝盖一次,同样以两步一垫的方式前进。
4.第三次走路,同样的双脚抬起,但是膝盖被另一只手拍着。
5.如果孩子能轻松实现前面的动作,妈妈可以加上指令,比如拍一下左脚,拍两下右脚等。
妈妈蜗牛壳
游戏目的:母亲给孩子适当的阻力,让孩子在抵抗阻力和肌肉用力的过程中* * *本体感受感受器,让大脑获得充足的本体感受信息。
材质:平地
练习:
1.妈妈以小狗爬的姿势躺在地上,让孩子往怀里钻,也是爬的姿势。
2.让孩子开始爬来爬去,妈妈会跟着孩子一起动,把身体往下压,让孩子用力托起身体。
3.母亲会在孩子面前交叉双手,让孩子不容易从母亲的怀抱中挣脱出来,这时就更需要努力挣脱了。
4.母亲要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上气不接下气,就让孩子休息。
弹出弹珠
游戏目的:弹珠是父母小时候的玩伴,现在的孩子很少碰。通过弹射弹珠,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控制力量和姿势。
材质:弹珠,可以做靶卡,比如对折爸爸的名片。
练习:
1.随意把目标卡放在桌子上。
2.给孩子一个桌子上的弹珠,让他握拳,食指弹起推动弹珠。
3.孩子体验远近不同的卡需要不同的力量吗?
4.把几张卡片叠在一起,让孩子们试一试。拍下牌需要更努力吗?
5.请你的孩子尝试一下。除了用食指,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弹出弹珠?
*本文由张撰写。儿童功能治疗师授权出版,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本文为作者对合作创新的观点,不代表作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