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哪些民俗?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穆传》卷五:“乘鸟舟,龙船浮于沼中。”在《九歌·向君》中,学者们也认为“飞龙”是指龙舟。赛龙舟前,请邀龙,祭神。广东端午节,端午节前要出水,在南海庙里祭祀南海神,装上龙头和龙尾,然后准备赛跑。并买一对纸公鸡放在龙舟上,以为可以保佑船平安。闽台赴妈祖庙朝拜。人们祭拜龙宫时,气氛十分严肃,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辟邪,乱灾,万事如意,也保佑行船安全。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都喜欢在水边看龙舟,也属于游戏之类。划龙舟的时候,有很多唱着玩的龙船歌。比如湖北秭归划龙舟的时候,就有完整的唱腔,歌和歌都是以当地民歌和歌谣融合为基础的。歌声雄壮激昂,就是“赞和”的遗风。
挂艾草和菖蒲
民间有句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握艾奇,招百福,门下挂剑,斩千恶。”端午节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了一个符咒,可以趋利避害。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有很强的排毒消疫的功效。插在门口代表祝福,可以让主人身体健康。菖蒲属天五吉祥之首,象征邪剑,因生长季节和形状被视为“百阴之气”,叶子呈剑形,可插在门口辟邪。一般是将艾草扎成一束后插在过梁上,或者在过梁两端各插一根艾草。或者用红纸把艾蒿和菖蒲扎成一捆,然后插上或者挂在门上。晋代方志中说“哀为虎,或剪彩为虎,附哀之叶,妻争剪之。将来更是菖蒲,或人形,或肖剑形,名曰普建,以驱邪除鬼。”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大习俗。粽子,又称“粟米”、“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叶子包裹成角状,称为“角粟”;用竹筒包装的大米密封烘烤,称为“筒粽子”。东汉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于水中含有碱,小米被树叶包裹成四边形,煮熟,就成了广东酸水粽子。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饺子的原料除了糯米,还加入了益智仁,煮出来的饺子叫“益智粽子”。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子。米饭混合了动物肉、栗子、红枣、红豆等。,而且品种越来越多。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洁白如玉”,形状出现了圆锥形和菱形。到了宋代,已经有了“蜜饯饺子”,也就是水果进饺子。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材料从树叶变成了树叶。后来出现了用芦苇叶包裹的粽子,又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枣、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多彩。至今,每年端午节,家家都要泡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花色品种也更多了。
木兰汤
中午用兰花汤洗澡是《大戴礼》中记载的古老习俗。但这里的兰花不是兰花,而是飞机草或者菊科的草本植物,有香味,可以煮,可以洗澡。《九歌·云中》也有“沐浴兰花汤会让你芬芳”这句话。《荆楚纪年》:“五月五日,谓之兰浴节。”《五杂记》记载,明朝人中午用五色草洗澡,是因为“没有兰花汤”。后来一般都是炒香蒲,艾草等草药洗澡。在广东,我们使用苦味的草药或花,如艾草、香蒲、凤仙花和木兰。在湖南、广西等地,柏叶、银莲花根、艾草、蒲草、桃叶等用来泡澡。不管男女老少,全家都洗。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存在。据说能治皮肤病,还能辟邪。
螺栓五色丝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行的五种颜色“蓝、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节,孩子们要在手腕和脚踝上系上五颜六色的丝线来保护他们的健康。所以,端午节的凌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孩子的手腕、脚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线。绑线时,禁止小孩说话。五色线不能随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据说小孩穿五色线可以避免蛇和蝎子的伤害;扔到河里就是让河水冲走瘟疫和疾病,让孩子平安健康。
佩戴香囊
香囊,也叫香囊、香包、钱袋,是用彩色丝线或破布制成的。装有香料(由白芷、川芎、黄芩、排草、山奈、甘松、高本等中草药制成)佩戴在胸前,气味芳香。陈仕良《岁时广记》引用《岁时杂记》说“端午以红白两色,如一袋,彩线贯穿,状如一花。”而另一种“贻贝粉铃”:“第五日,贻贝粉放于帛中,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里的东西几经变迁,从吸汗的蚌粉、辟邪的护身符、铜钱和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其制作也日益精美,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佩戴香包是相当讲究的。为了防病健身,老年人一般喜欢佩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莲花、娃娃骑鱼、双莲花等造型,象征花鸟鱼虫、万事如意、恩爱家庭和睦。孩子喜欢鸟兽如虎豹;电线杆上的猴子,斗鸡抓兔子等。
喝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荆楚纪年》:“用菖蒲,雕或废,用冷酒。”蒲酒清香爽口。后来酒里加了雄黄和朱砂。谢明赵哲的《五杂醉》:“饮菖蒲酒也...和雄黄一起喝。”冯明荥经《广义月令》:“初五,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故无毒蛇之虞(古书所提毒蛇)。洒墙和门窗,避免毒虫。”这种风俗广为流传。古语有云:“喝了雄黄酒,百病皆消。”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汞,有毒。常见的雄黄酒是在白酒或自制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调制而成,没有纯饮。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毒的功效,中药也用于治疗皮肤病。在古代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时候,用雄黄浸泡可以解毒止痒。对于未满饮酒年龄的儿童,大人将雄黄酒涂抹在额头、耳朵、耳朵、手、脚、心脏等部位,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
画额头
端午节用雄黄涂抹小孩额头的习俗,云可以驱除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在孩子额头上画“王”字。一种是借雄黄驱毒,一种是借虎额(“王”如虎,虎为百兽之王,因换成虎)镇邪。清夫差敦冲《燕京年谱》:“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取雄黄洒酒,敷于小儿衣领及鼻耳,以避毒。”除了额头、鼻子、耳朵,其他地方也可以涂,用意相同。山西河曲县志记载:“端午饮雄黄酒,敷小儿额、手、足...能延长病情。”
钟馗。
自晋代以来,在钟馗中跳舞,在钟馗中闹事,是端午节和春节的重要内容。据北宋沈括《孟茜布比谈》记载,唐明帝病了近一个月,忽然梦见两个鬼。小鬼偷走了玉帝和杨贵妃的紫色香囊,逃之夭夭。大鬼抓住了小恶魔,挖出了他的眼睛,然后打碎它,吐出来。“我是钟馗,”大鬼说。“我连武功都做不好的人。我向陛下发誓,我要消除这个世界的邪恶。”唐朝皇帝一觉醒来,病好了,就把画师吴道子叫来,叫他根据梦里的情景,画一幅大门捉鬼的画。道士写了一支笔,成了功臣。唐朝皇帝看了之后,和他的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逐渐进入民间,多在五月端午,或端午前后几天作画。清代,长江以南的江浙地区的大多数居民在农历五月在大门或大厅悬挂钟馗的照片,以驱除邪恶,吸引好运。
龙舟比赛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穆传》卷五:“乘鸟舟,龙船浮于沼中。”在《九歌·向君》中,学者们也认为“飞龙”是指龙舟。赛龙舟前,请邀龙,祭神。广东端午节,端午节前要出水,在南海庙里祭祀南海神,装上龙头和龙尾,然后准备赛跑。并买一对纸公鸡放在龙舟上,以为可以保佑船平安。闽台赴妈祖庙朝拜。人们祭拜龙宫时,气氛十分严肃,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辟邪,乱灾,万事如意,也保佑行船安全。唐、宋、元、明、清历代皇帝都喜欢在水边看龙舟,也属于游戏之类。划龙舟的时候,有很多唱着玩的龙船歌。比如湖北秭归划龙舟的时候,就有完整的唱腔,歌和歌都是以当地民歌和歌谣融合为基础的。歌声雄壮激昂,就是“赞和”的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