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安全常识

1.核辐射防护知识

个人辐射防护知识1。公众如何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时,公众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获取有关突发事件的可信信息,了解* * *部门的决定和通知。

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当地有关部门保持信息沟通,切记不要轻信谣言或小道消息。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保护自己。

比如可以选择最近的建筑进行隐蔽,要关好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当地* * *的安排进行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

判断有放射性散射事件时,切记不要迎风或顺风奔跑。尽量躲到风向的一侧,迅速进入建筑物内进行隐蔽。采取呼吸保护措施,包括用湿毛巾和布片捂住口鼻,过滤掉放射性粒子。

如果怀疑体表有放射性污染,要洗澡换衣服,减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

一旦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稳定,千万不要恐慌。2.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早期防护措施有哪些?早期是指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1~2天内可对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如隐蔽、呼吸防护、服用稳定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道等。

其中,呼吸防护是用干毛巾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动作,可以防止或减少放射性核素的吸入。服用稳定碘可以防止或减少烟羽中的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中沉积。

3.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中期防护措施有哪些?在事件的中期,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已经沉积在地面上。此时,对于个人而言,除了暂停呼吸保护外,其他早期保护措施可以继续采取。

为避免因长期停留而导致累积剂量过大,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有计划的方式,对污染区域的人员进行重新安置。还应考虑限制销售和消费当地生产或储存的食物和饮用水。

根据这一时期人员暴露途径的特点,还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人员体表消毒、救治伤病员等。4.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防护措施有哪些?在事故后期(恢复期),问题是:正常的社会生活能否恢复,何时恢复?还是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防护措施?在事件后期,主要暴露途径是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吸入再悬浮物质引起的体内暴露。

因此,可以采取保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路线,避免迁移,控制食物和水,使用储存的饲料和净化区域。5.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隐蔽措施,公众需要注意什么?当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时,隐蔽是突发事件早期和中期的主要防护措施之一。

大部分建筑可以使建筑内人员的吸入剂量减少一半左右。隐藏一段时间后,烟羽经过,隐藏体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会上升,这时就需要通风,使空气中的放射性浓度降低到与室外洁净度相当的水平。

所以对于长效释放,隐藏保护效果较差。一般认为,隐瞒时间不应超过2天。

6.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公众需要注意什么?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需要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用手帕、毛巾和布捂住口鼻,可以减少90%左右因吸入放射性物质而导致的剂量。

体表的保护可以用在各种日常服装上,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靴子等。对已经或被怀疑身体表面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进行去污是很简单的。只要告诉有关人员用水淋浴,脱下被污染的衣服、鞋子、帽子等。并且存储它们,直到它们有时间进行监控或稍后处理它们。

有必要防止放射性污染扩散到未受污染的地区。7.什么情况下应该服用稳定碘?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人们可能会摄入放射性碘,并将其集中在甲状腺内,从而使这一器官受到大剂量的辐射。

此时服用稳定性碘,可以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可以阻断90%的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沉积。

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几小时内服用稳定碘,仍可使甲状腺吸收的放射性碘量减少一半左右。推荐剂量为成人100毫克碘,孕妇和3-12岁儿童50毫克碘,3岁以下儿童25毫克碘。

8.服用稳定性碘需要注意什么?对于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稳定碘的剂量应保持在最低有效水平。对于部分人群,如甲状腺结节患者、已治愈的突眼患者、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亚临床甲减患者、碘过敏患者、某些皮肤病(痤疮、湿疹、银屑病)患者等。,稳定碘要慎用还是不用。

9.碘片(KI)能防辐射吗?它是如何防辐射的?生理上,人体碘的主要来源是甲状腺的吸收,由碘产生甲状腺激素。KI是稳定碘,能使甲状腺中的碘饱和,阻止放射性碘的摄入。

切尔诺贝利的经验表明,放射性碘是影响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主要因素,该事故已造成5000多例儿童甲状腺癌,受照人群年龄在0至18岁之间。因此,KI分布的首要目标是幼儿和孕妇。

碘片不能保护外界的放射性和身体吸收的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这也是为什么碘甲状腺块会与其他防护措施(如躲在室内、关好门窗等)结合使用的原因。)在大多数场合。

为了充分发挥稳定碘对碘甲状腺的阻断作用,有必要在照射前或照射后尽快服用稳定碘片。即使在事故发生几个小时后,服用它仍然可以防止甲状腺吸收50%的碘。

为了防止吸入放射性碘同位素,通常一剂稳定碘就足够了,可以小到24。

2.核辐射防护知识

个人辐射防护知识1。公众如何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时,公众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获取有关突发事件的可信信息,了解* * *部门的决定和通知。

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当地有关部门保持信息沟通,切记不要轻信谣言或小道消息。第二件事是迅速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保护自己。

比如可以选择最近的建筑进行隐蔽,要关好门窗,关闭通风设备。根据当地* * *的安排进行有组织有秩序的疏散。

判断有放射性散射事件时,切记不要迎风或顺风奔跑。尽量躲到风向的一侧,迅速进入建筑物内进行隐蔽。采取呼吸保护措施,包括用湿毛巾和布片捂住口鼻,过滤掉放射性粒子。

如果怀疑体表有放射性污染,要洗澡换衣服,减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

一旦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稳定,千万不要恐慌。2.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早期防护措施有哪些?早期是指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1~2天内可对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如隐蔽、呼吸防护、服用稳定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道等。

其中,呼吸防护是用干毛巾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动作,可以防止或减少放射性核素的吸入。服用稳定碘可以防止或减少烟羽中的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中沉积。

3.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中期防护措施有哪些?在事件的中期,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物质已经沉积在地面上。此时,对于个人而言,除了暂停呼吸保护外,其他早期保护措施可以继续采取。

为避免因长期停留而导致累积剂量过大,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有计划的方式,对污染区域的人员进行重新安置。还应考虑限制销售和消费当地生产或储存的食物和饮用水。

根据这一时期人员暴露途径的特点,还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人员体表消毒、救治伤病员等。4.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防护措施有哪些?在事故后期(恢复期),问题是:正常的社会生活能否恢复,何时恢复?还是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防护措施?在事件后期,主要暴露途径是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吸入再悬浮物质引起的体内暴露。

因此,可以采取保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路线,避免迁移,控制食物和水,使用储存的饲料和净化区域。5.什么情况下应该采取隐蔽措施,公众需要注意什么?当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时,隐蔽是突发事件早期和中期的主要防护措施之一。

大部分建筑可以使建筑内人员的吸入剂量减少一半左右。隐藏一段时间后,烟羽经过,隐藏体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会上升,这时就需要通风,使空气中的放射性浓度降低到与室外洁净度相当的水平。

所以对于长效释放,隐藏保护效果较差。一般认为,隐瞒时间不应超过2天。

6.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公众需要注意什么?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需要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用手帕、毛巾和布捂住口鼻,可以减少90%左右因吸入放射性物质而导致的剂量。

体表的保护可以用在各种日常服装上,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靴子等。对已经或被怀疑身体表面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进行去污是很简单的。只要告诉有关人员用水淋浴,脱下被污染的衣服、鞋子、帽子等。并且存储它们,直到它们有时间进行监控或稍后处理它们。

有必要防止放射性污染扩散到未受污染的地区。7.什么情况下应该服用稳定碘?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人们可能会摄入放射性碘,并将其集中在甲状腺内,从而使这一器官受到大剂量的辐射。

此时服用稳定性碘,可以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可以阻断90%的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沉积。

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几小时内服用稳定碘,仍可使甲状腺吸收的放射性碘量减少一半左右。推荐剂量为成人100毫克碘,孕妇和3-12岁儿童50毫克碘,3岁以下儿童25毫克碘。

8.服用稳定性碘需要注意什么?对于出生后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稳定碘的剂量应保持在最低有效水平。对于部分人群,如甲状腺结节患者、已治愈的突眼患者、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亚临床甲减患者、碘过敏患者、某些皮肤病(痤疮、湿疹、银屑病)患者等。,稳定碘要慎用还是不用。

9.碘片(KI)能防辐射吗?它是如何防辐射的?生理上,人体碘的主要来源是甲状腺的吸收,由碘产生甲状腺激素。KI是稳定碘,能使甲状腺中的碘饱和,阻止放射性碘的摄入。

切尔诺贝利的经验表明,放射性碘是影响切尔诺贝利事故的主要因素,该事故已造成5000多例儿童甲状腺癌,受照人群年龄在0至18岁之间。因此,KI分布的首要目标是幼儿和孕妇。

碘片不能保护外界的放射性和身体吸收的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这也是为什么碘甲状腺块会与其他防护措施(如躲在室内、关好门窗等)结合使用的原因。)在大多数场合。

为了充分发挥稳定碘对碘甲状腺的阻断作用,有必要在照射前或照射后尽快服用稳定碘片。即使在事故发生几个小时后,服用它仍然可以防止甲状腺吸收50%的碘。

为了防止吸入放射性碘同位素,通常一剂稳定碘就足够了,可以小到24。

3.购买新放射源需要注意什么?

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辐射污染防治,预防和减少辐射污染事故的危害,有效控制辐射污染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放射源的安全使用,保障职工和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辐射安全工作许可和资格管理

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加速器、中子发生器和放射源及装置(简称放射源)的单位,应当申请辐射安全工作许可证;已经取得辐射安全工作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在有效期结束前三个月到市环保局办理换证手续;放射源的报废和退役,应提前到市环保局办理报废和退役手续。

上述单位根据辐射安全许可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到市环保局政务大厅进行申报。市环保局审核相关材料后,报省环保局审批(含需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的涉外放射源)。

2、放射源使用者的辐射防护应符合国家电离辐射防护和放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放射源及其设施的设计、施工、安装单位必须具有国家认可的资质和产品合格证,新购放射源必须有国家统一编号。

4、新建、扩建、改建的放射源建设项目,在建成投产后,试运行三个月内,向市环保局申请验收,经市环保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个人剂量监测和辐射环境检测

1,放射源使用者应配备必要的检查或监测设备。高辐射剂量的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应配备带报警装置的个人辐射剂量计。

2.运行中的含放射源装置和场所应当配备剂量监测和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辐射防护设施完好,含放射源装置性能稳定。

三、组织管理和操作人员培训

1、放射源使用者,要设立放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组织,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2、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取得证书。每年开展辐射安全环保专业培训,内容包括辐射安全知识、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

3.放射源应由专人保管,实行管用分离的原则,杜绝“一管了之”现象,防止放射源失控。

四。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措施

1.建立放射源使用登记制度。放射源的储存、接收、使用和归还应当进行登记和检查,确保账物相符。

2.制定放射源使用操作规程,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并悬挂在工作场所。

3.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落实防火、防盗、防损、防泄漏责任制。

4、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应落实到责任人。

5.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火灾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五、放射源的使用和储存安全防护要求

1,放射源的使用应有相应的辐射屏蔽,并在辐射安全限制区设置黄线,安装带报警的剂量测量仪器。

2、放射源的储存和使用应设置放射性警示标志。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3、辐照设备或辐照装置应有必要的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工作信号。

4.放射源的包装容器应有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和中文警告字样。

5.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在购买新源时,应与放射源生产单位(或原出口国或废源集中贮存设施)签订废弃放射源贮存和处置协议。

6.源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废水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排放或者送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六、放射源安全报告和辐射检测

1.放射源统一编号报告。放射源到达企业后,填写带有源号的申请表,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2.如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火灾和放射性污染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向市环保局和市公安局报告,同时向当地* * *和环保、公安部门报告。

3、放射源使用单位应编制放射源安全使用和保安年度评价报告,并于每年11年底前上报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科或县级市环保局,同时上报市环保局。

4.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水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分局或者县级市环境保护局报告处理处置情况。

5.环境保护部门收到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和安全年度评价报告后,应当对用户进行年度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1)实施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岗位培训。

(二)放射源的使用和登记记录。

(3)废放射源回收协议和回收证明。

(4)操作规程、安全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5)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

(6)辐射屏蔽、剂量测量、报警、警示标志和安全联锁装置检查。

(7)检查放射源周围环境的放射性监测数据。

七、本暂行规定由市环保局科技处负责解释。

4.如何保护放射源

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包括α射线(α射线)、β射线(β射线)、γ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用特殊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不同的射线对物体的穿透能力不同。一张厚纸可以阻挡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能有效阻挡β射线;伽马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可以被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要被石蜡等轻质材料阻挡。

所以放射源并不可怕,没有必要害怕放射源,尤其是那些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基本上对人体无害。

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三种防护措施:一是距离防护;离放射源越远,暴露的射线越少,造成的伤害越小;二、屏蔽保护: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制作屏蔽体,阻挡放射源发出的辐射;三、时间防护:尽量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际工作中,上述三种防护措施通常是结合使用的。

根据国家标准,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和放射源的包装容器都必须有警示标志。这些标志是三叶电风扇,黄色背景上有黑色图案,图案正下方写着“当心电离辐射”的字样。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识别标志,尽量不要靠近。

5.辐射防护要注意什么?

辐射防护和安全预防措施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条款规定了我厂所有现有放射源的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

本条款适用于我厂现有的所有放射源。

2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由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够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者实体。根据其密封状态,放射源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中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料位计和探伤仪都使用密封源,如钴-60、铯-137和铱-192。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早期医院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我厂使用的料位计和核子秤的放射源为铯-137Cs,钙铁煤分析仪为238Pu。以上设备均有良好的屏蔽和防护设计,基本不会或很少会对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

3辐射防护:

3.1距离防护: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越少,受到的伤害越小。

3.2屏蔽保护: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屏蔽,阻挡放射源发出的辐射。

3.3时间防护:尽量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以上三种防护措施结合使用。

4安全预防措施:

4.1所有放射性工作场所和放射源包装容器都有警示标志。

4.2放射源灌铅必须在本单位保卫部门登记备案,并制定相关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如有丢失,应立即向当地环保、公安部门报告。

5.检查:

5.1、立窑1#车间、立窑2#车间、回转窑车间、化验室主任负责本标准的监督、检查和实施。

5.2、设备科指导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抽查本标准的执行情况。

5.3、保卫科负责对工厂放射源安全工作监督本标准的实施。

6.核安全提示:什么情况下需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你指的是核领域的个人防护,主要注意:

1.空气中的放射性气溶胶(只有放射出放射性物质时)吸入后会带来内辐射。浓度高的话需要戴过滤效果好的口罩或者防毒服(污染严重的时候一般人不会碰,不会让你去这种环境)。

2.外辐射防护,源豁免也没关系,比如仪器校准几万Bq;如果放射源很强,需要离放射源足够远。必要时,应有屏蔽物阻挡辐射(射线)。不要在有放射性的地方停留太久,以减少照射时间。

放射性场所由专业人员监管。单位和环保部门都不会随便让你进去。专业人员会让你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和检测仪器。这个不用太担心。

7.如何保护放射源?

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包括α射线(α射线)、β射线(β射线)、γ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等。它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用特殊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

不同的射线对物体的穿透能力不同。一张厚纸可以阻挡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能有效阻挡β射线;伽马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可以被混凝土和铅阻挡。中子射线需要被石蜡等轻质材料阻挡。

所以放射源并不可怕,没有必要害怕放射源,尤其是那些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基本上对人体无害。预防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三种防护方法:(1)距离防护: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辐射越少,受到的伤害越小。

(2)屏蔽防护: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制作屏蔽体,阻挡放射源发出的辐射。(3)时间防护:尽量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上述三种防护措施通常是结合使用的。。

8.放射源有哪些?

谨防家中隐形黑仔1999 2月4日广州日报我国手机用户超过16万,电视机、电脑、微波炉、空调等逐渐在中国家庭中流行起来。科学研究发现,电器产生的电磁污染对人的健康有害。

因此,专家呼吁加强对电磁污染的宣传和保护。15%的孩子致癌,专家说是电磁辐射引起的。目前,各种规模的电信商店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手机电磁辐射防护产品。

据统计,市面上的手机电磁辐射防护产品有30多种。那么,我们身边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波造成的电磁辐射污染有没有危害呢?除了手机,还有什么会造成电磁辐射污染?它们的危害有多大?如何有效保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国际职业卫生委员会委员李天林教授指出,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电磁辐射源有“手机”、对讲机、移动电话、电脑和游戏机、电热毯、微波炉、电磁炉、彩色电视机、超高压输电网和变电站、位于居民区的大中型发射体等。

因为距离很近,比如手机的天线靠近人的头部,距离只有2厘米,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强的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纽约大学的卡彭特博士认为所有儿童癌症疾病的10-15%是由100V家用电源和电器引起的。

与此同时,美国环保局也对此表示担忧,并警告人们尽可能避免接触电磁波。1991咨询委员会发表声明称“根据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可以认为磁场的接触与特定的癌症有一定的关系”。

家电是“敌人”。手机、微波炉、电视等因手机引发的疾病,辐射超标15倍。国内市场手机电磁辐射严重超过国家电磁辐射防护标准,达到15倍以上。虽然手机平均输出功率只有0。

2瓦,但由于靠近人的头部,一半的电磁辐射被使用者的头部吸收。拨打电话时,天线附近有很强的电磁辐射,无线电频率波“包围”人的头部。

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引起神经衰弱、食欲不振、心悸、胸闷、头晕,甚至诱发脑瘤。微波炉降低生殖能力。微波有很强的热效应。微波炉就是利用了微波的这一特性。它在短时间内振动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达到加热烹饪的目的。

延世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微波炉15 cm处的磁场强度低至100MG,高至300MG。现在我们知道微波炉是所有家用电器中磁场最强的。

微波炉产生的电磁波会诱发白内障,导致大脑异常。据研究,微波会降低生殖能力。

电视产生的电磁波类似于终端显示器产生的电磁波。长期暴露在终端显示器或电视机的电磁波下,会引起眼睛疼痛、疲劳等症状,导致流产、死胎、出生畸形胎儿。

无绳电话不需要关机。无绳电话在使用中比普通电话强十几倍,所以低场电磁辐射也要注意。使用时头部要和天线分开,不用时手机要关机,防患于未然。与白炽灯相比,荧光灯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相同能耗下,其照明效果是白炽灯的4-5倍。

不同的荧光灯产生不同的磁场。对身体伤害最大的是靠近使用者头部的台灯。

此外,荧光灯不仅会产生电磁波,还会释放紫外线,这会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此外,我们使用许多电器,如空调、吹风机、烤箱、吸尘器、煎炸机、咖啡壶、电子表、照明电器等。,这些产品产生的磁场强度与其功率成正比。

其中磁场最强的是鼓风机,比白炽灯强上百倍,但使用时间短,不会造成很大伤害。但是美容师和理发师长期使用吹风机,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电磁波穿过腹部,伤害胎儿。胎儿被辐射或死亡或变形。1980四名从事电脑或电视VDT操作的孕妇患有畸胎瘤。在渥太华总医院从事VDT工作的8名孕妇有7个畸胎瘤。

在多伦多总医院从事VDT工作的19孕妇,有10畸胎瘤。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从事放射工作的医用X射线工作者进行调查发现,生育率和不孕率无明显差异,但自然流产率、多胎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0种先天性畸形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职业放射组为9例,对照组为9例。10‰和4。

2 ‰. 1995国内曾报道湖北省16名VDT作业人员被调查。她们的工作年限为2-5年,接触组的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接触期间,8人怀孕10次,4人异常怀孕6次,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问题科学委员会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最近的报告概述了胎儿内照射辐射影响的特点,指出胚胎和胎儿组织特别容易受到辐射损害。这种损伤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坏死、凋亡或细胞膜损伤,但细胞不会死亡。

暴露于低剂量辐射的胎儿和幼体不会导致可见的畸形,但会导致生长和发育缺陷。然而,高剂量辐射会导致出生后死亡和幼虫死亡。

有观点认为,高剂量宫内照射若以死胎致畸为终点,则在妊娠第六周前辐射敏感性最高,低剂量照射若引起胎儿脑功能障碍,则在妊娠第八-六十五-四-三十八+五周电离辐射对胎儿造成儿童智力低下的风险最大。有专家认为,孕早期的风险远大于孕中期和孕晚期。

戴手机防护帽,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辐射污染。电磁波的强度、频率、接触时间、波形非常复杂,目前很难解决污染问题。但人们不能否认电磁波对人体有影响。

所以要有意识的避免接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