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解读

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录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这本集子里全是关于他童年的文章。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包括两个部分,展现了作者从童年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从白草花园的生活开始,指出它曾经是“我的天堂”。为什么叫“我的天堂”?“不用说了...不用说...只是……”这句话囊括了孩子眼中所有的无限利益。油蝇、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等。,这些看似索然无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眼里却充满了生命力,更何况那些在普通人眼里有着无限趣味的东西。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个地方没人敢去。这是什么?这是长草生长的地方。为什么?“因为据说这个花园里有一条红色的大蛇。”然后,作者很自然的就引出了大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虽然故事本身有点恐怖和令人担忧,但它强烈地吸引了孩子们,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并为香草园增添了一点神秘感。白草花园的冬天怎么样?“冬天的草园无味;下雪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于是作者又想到了在雪地里抓鸟,那种快乐,那种兴趣,就在其中。这就是百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天堂》来写,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慢慢的,我长大了,家里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天堂。在这里,作者用了一段过渡期,巧妙地将自己在百草园的生活过渡到了和丈夫的求学生涯。

文章接着写我在三潭印月的学习生活。鲁迅曾在三潭映月中生活了七年。他还记得当年三潭映月的陈设,对老师的好,对老师的尊重,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人生的深情。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某些方面。就王老师而言,一是学识渊博,但拒绝回答“奇怪”之类的问题;第二,教学认真,教学内容不断增加,阅读很投入,但不太限制,基本不惩罚学生。就学生而言,一是佩服老师的博学,喜欢提问,愿意学习新的东西;二是有可能就出去玩,寻找读书之外的乐趣;三是在老师专心读书的时候,在座位上玩游戏,画画。从这些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格,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大的自由的。

第二段的风景很精彩。第一,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心理。石井栅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这口井已经使用多年;我知道它是“光滑”的,因为鲁迅童年时曾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仅是因为它比其他昆虫更胖,还反映了孩子们的特殊感受。突然叫天子“直入云霄”,既形容了这只鸟的聪明和轻盈,也表现了小孩子的羡慕。至于写油蝇的“低吟”和蟋蟀的“弹琴”,那是小孩子特有的感觉。二、形、声、色、味,春夏秋景皆有。菜床的“绿”,桑葚的“紫”,菜花和蜜蜂的“黄”是颜色,“胖”、“高”、“臃肿”是形状,都是视觉上的写法。蝉的“唱”和蟋蟀的“弹”是靠听觉写成的;覆盆子《酸酸甜甜》写的是口感:这个真的很丰富多彩,很有意思。其实包括了春夏秋的景色。桑葚和花椰菜在晚春,蝉在仲夏歌唱,蟋蟀在秋天鸣叫。这和下面写的《冬天的草园》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妙。第三,条理清晰,有条理。用两句“不用说……”写出整个百草园,再写出局部的“泥墙区”,这是个序列。第一个《不用说》从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用说》从高到低写动物,这是另外一个顺序。整体从植物写到动物,部分从动物写到植物,这是另外一个顺序。这些序列共同作用,使景物不仅井然有序,而且生动多彩。

这篇文章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的根,与成仙有关;传说中的红练蛇,联想到大母讲的美女蛇的故事;闰土之父写捕鸟的时候提到;而学生的阅读是他在谈阅读时提到的。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和紧密性,服务于表演中心,使文章更加生动多彩。

二、问题研究

1.《百草园》和《三潭印月》两部是什么关系?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两个部分是相反的。与三潭映月的无聊陈腐的生活相比,白草园的自由快乐的生活是多么适合儿童的心理,表现了他们广泛的生活乐趣,又是如何阻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表现了他们的厌恶。另一种观点认为,两部是以关系为衬托,以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来衬托三潭映月的枯燥生活,以此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孩子的羁绊和伤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两部分和谐统一,贯穿全文,甜蜜幸福的回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还有一种天真顽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魅力所在。

对这篇文章结构的不同理解,其实是对文章主题的不同理解。对文章主题的不同理解是可以允许的,只要合理。

2.为什么要写美丽的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红练蛇无关,但作者与之有关联。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大母的迷信,有人说是以德制恶的欲望,有人说是说明百草园里有恶毒的东西。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不同的观点放在一边,让学生思考:鲁迅小时候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吗?你在哪里看到的?这种联想是否有助于作者解释白草花园是“我的天堂”?最后,让同学们明白,不管别人怎么争论,都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吸取了一些教训,领悟了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鲁迅小时候对这篇文章中提到的那位先生是什么态度?

我主要是佩服王老师,对他的渊博的知识深信不疑。同时我也很爱他,因为虽然学生们很调皮,很爱玩,但是王老师很少惩罚他们,通常只是盯着他们看。

实践说明

按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该题目要求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首先是阅读题目,看题目能提供什么信息给我们阅读;然后,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受。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你从这个话题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从...去……”意味着这篇文章由两部分组成,它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潭印月》的首尾句和中间过渡段。

从开头的“我家后面有个大花园”到中间的“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东去》到文末“这东西早就没了”是写三潭映月的部分;中间“不知道家里人为什么送我去图书馆”是两部分的过渡。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两部分放在一起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以下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和快乐来衬托三潭映月的平淡,揭露和批判脱离儿童实际的封建腐朽的私塾教育。

②将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与三潭印月的平淡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享受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也对限制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不满。

(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潭印月的回忆,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个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和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由于课文的复杂性,初一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只要你明白了,你就达到了你的目的。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学生无论赞同哪种说法,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第一个论点是基于鲁迅不止一篇文章对陈腐的封建私塾教育的批判,这种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甚至在这篇文章中,我写道,私立学校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更合理。第三种说法,现在的人最容易接受,似乎也是最合理的。原因请参考“相关信息”。

第二,试着理解下面的文字,并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语义重点。

1.不用说,绿色的菜地,光滑的石井栅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色的桑葚;不用说,知了在树叶中歌唱,胖黄蜂蹲在菜花上,对天子(百灵鸟)的迅捷呼唤,突然从草丛中冲向天空。就在短短的泥墙周围,有着无限的趣味。

(“不用说了...不用说...只是……”)哪个内容是重点?请抄一段。)

“单页”之后的内容是作者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也许是因为砖头被扔到了梁家的隔墙上,也许是因为他跳下了石井栅栏,...

我知道我被送到私立学校的原因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自己被送进私立学校的原因,因为当我谈到原因时,我会用“可能”来表达我的猜测。

第三,下面这段话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在雪地里抓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或者描述玩一个游戏的过程,或者描述蚂蚁搬家的过程,尽量用一系列动词。

扫去一片积雪,露出地面,用一根短棍支起一个大竹帘,底下撒些谷壳,棍上系一根长绳。人们远远地拿着它,看着鸟儿下来啄食。当他们到达竹帘的底部时,他们拉动绳子并盖上竹帘。

这个题目是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练习,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这篇文章中动词的准确用法的基础上,学会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一个游戏。可以使用题目中提到的游戏,也可以自己选择游戏。

教学建议

一、教师可以在课前简单介绍鲁迅的生平,结合鲁迅的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自然引入对课文的分析,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篇文章的教导,还可以从一组反映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收于《晨花夕拾》)中推导出来。让学生想一想:这篇文章中的生活经历可能对鲁迅的童年成长产生什么影响?

二是课文容量大,难点多,但用于教学的课时有限,这就要求处理好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关系,更加注重教学难点的处理。描写三潭映月的部分是教学中的难点。难点有两个:一个是理解这部分内容的难度,一个是一些难懂的单词。关于内容,主要是一些意见分歧。只要是基于文本本身,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

第三,这篇文章的景物极其精美,学生不一定能学会所有的笔法。但风景写作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如把握事物的特点,有一个适当的顺序,要引导学生去掌握。此外,“这种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情景,而情感是儿童心理的情感”(李语)。学生从语言的角度理解课文中的景物和抒情是可以接受的。

第四,“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做人的危险”这几个字是作者当时故意讽刺的,只是比较含蓄,学生很难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这几个句子没必要过多解释。

相关数据

先小介绍一下《朝花夕拾》(鲁迅)

我常常想在迷茫中寻找一点清闲,但真的不容易。眼前,就是这么离奇,心里就是这么杂。当一个人只有回忆的时候,他的生活大概永远是枯燥的,但有时候他没有回忆。中国的文章是标准的,世界还是螺旋的。前几天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我想起了四个月前离开厦大。听到头顶上飞机吱吱喳喳的声音,我想起了一年前飞机每天在北京上空盘旋的情景。当时我也写过一篇短文,叫《一觉》。现在,连这点“睡眠”都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真的很早就热了,夕阳从西窗进入,逼得人们只能勉强穿上一件薄外套。书桌上的一盆“水树枝”是我从未见过的东西:它只是一段树,它的枝叶只要浸在水里就很可爱。看绿叶,编辑旧稿,终于有所作为。做这种事真的是生一天死一年,可以驱热。

前天,《野草》被剪辑了。这一次,轮到在芒园旧事重提,我也替他改了名字:夜来香。带露珠的花就好多了,可是我不会。就算是我现在脑子里的光怪陆离,我也无法让他瞬间变成光怪陆离的杂文。或者说,他抬头看浮云的时候,会在我眼前眨眼睛。

曾经,我多次回忆起小时候在家乡吃过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冬瓜。这些都是极其美味的;曾经是让我想家的诱惑。后来久别的我尝到了,也就这样了;只是在记忆里,还有旧的意思。他们可能会骗我一辈子,让我一直回头。

这十条是凭记忆抄的,可能和实际内容有些出入,但我现在只记得这些。风格大概很乱,因为写了九个月还是退学了。环境也不一样:前两篇写在北京公寓东墙下;其中三个是在位移,地方是医院和木匠的房间;后五篇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已被学者推出群。

1927年5月1日,鲁迅在广州白云大厦写作。

(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

第二,关于三潭映月

三潭印月是鲁迅先生童年读书的地方。他在这里上学,12岁。次年秋后,由于祖父入狱,年幼的鲁迅离家到绍兴农村——皇甫庄、小高埠避难,学业因此中断。1894夏天回家,依然回到三潭映月。所以直到1898左右,我才离开,去南京舰艇学院学习了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非常完好,正如鲁迅先生回忆的那样:“穿过一扇黑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潭印月;牌匾下面是一只肥胖的梅花鹿蹲在一棵老树下的照片。”这块匾和画解放前丢了,解放后党的干部想尽办法找回来。在那些日子里,学习鲁迅的学生在解放初期仍然活着,包括周美青、张湘瑶和王夫林。根据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潭映月恢复了原来的排列。房间里,似乎是中国老式的客厅,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很陌生。学生座位11。鲁迅的座位是靠北墙安排的。是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带抽屉,桌子后面有一把略低的椅子。这里光线很暗,空气看起来很潮湿。在他书桌的右角,还刻着一寸见方的“造”字。刀法简单直。是鲁迅童年时期手工雕刻的极其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起源,据说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被老师骂了一顿。他用刀刻出“早”这个方字来鞭策自己。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第三,关于私立学校

私塾是中国古代由私人设立的教学场所。在传播祖国文化、推动教育发展、培养启蒙儿童、让儿童学会理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私立学校的学生六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学生不必通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孔先生同意,在孔的牌位或圣像前肃立,向孔先生和孔先生磕头或鞠躬,即可获得入园资格。私立学校一般规模较小,20多名学生,学生较少。民办学校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教学水平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三百、一百、一千、一千”的古代教材,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诗、女儿经、教子经和对孩子教育的指示,等等。学生进一步阅读四书五经和中国古代文学观。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识字和书法,也非常重视学习诗歌和正确的写作。

一般来说,私立学校的教学时间可以分为“短学”和“长学”两类,因为人们可以根据时间灵活掌握。短期教学称为“短期学习”,通常为期一至三个月。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以后会一些字,会记账,会写对联。“长学”每年农历正月上半月开,到了冬月才开。它的“长”的意思是私塾的老师名气大,教龄长。第二,学生学习时间长,内容多。

至于私立学校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教育阶段,我们非常重视孩子的养育和教育,强调孩子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比如对蒙古族儿童的行为礼仪有严格具体的规定,如着装、双手交叉、鞠躬、走位、视听等,这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王老师完全采用注射法。讲座期间,王先生坐在极度危险的地方。学生们把书依次放在王先生的桌子上,然后站在一边,听王先生转圈哼歌。讲座结束后,他们命令学生重复。然后学生们回到座位上大声朗读。学生必须背诵范老师要求朗读的所有书籍。此外,体罚在私立学校盛行。遇到粗心或调皮的学生,王老师经常揪学生的脸和耳朵,打学生的手掌。

第四,对本文主题的不同意见

《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主要分歧而言,一种观点认为,本文的主题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并不是要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题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脱离儿童实际的封建腐朽的私塾教育。与阴郁、寒冷、枯燥、陈腐的三潭印月相比,世外桃源般的百草园生活是多么适合孩子们的心理,展现了他们广阔的人生乐趣;一个是它是如何阻碍孩子身心发展的:宣扬封建毒素的古籍,如《论语》、《游学琼林》、《周易》、《尚书》等,难以理解,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不懂也不能问。

重点是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危害儿童身心发展。但是,百草园毕竟不是学校,不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课堂,而是一个能唤起孩子们乐趣的地方,所以这不是写两节课。

作者写到这位私塾老先生时说:“我早听说他是这个城市的一位方正、淳朴、博学的人。”此为谣言,非作者观点。作者的观点贯穿了整个叙事:通过百草园与三潭印月的鲜明对比;通过教这位老先生阅读有关生死的书籍,同时在课堂上享受枯燥文章的描述;尤其是写学生如何按规矩先拜孔子后拜他,鲁迅如何带着求知和敬仰的欲望向他提出幼稚的问题,完全被回绝了...说明他是典型的体现孔孟的迂腐书生。但是作者并没有把他写得很激烈。他还对学生大喊大叫,怒目而视,怒喝不止,偶尔还会打尺子,下跪,但这些都不常用。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揭露了这位老先生。

这篇散文不仅景物细致,而且景物深情。风景是儿童的心理场景,情感是儿童的心理情感,让读者觉得这个场景是亲切可爱的:它让人爱文中的风景,爱场景中的情感,爱有着如此天真情怀的孩子,所以更痛恨夺走孩子“好风景”的封建教育。

(选自李对北京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十五篇的问答),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版)

薛埠认为:“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潭印月》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描写所表达的主题,是对以孔孟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揭露和批判,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选自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教学手册》)

2.主题不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张硕成)

《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的主题一直被概括为:与三潭印月的枯燥生活相比,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伤害。这一概括源于许的《语文课鲁迅作品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多年来一直沿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作者认为,这个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后半部分既不符合作品的现实,也不符合鲁迅的创作初衷。这篇文章无意批评封建教育制度。

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是《晨花夕拾》中的文章之一(原标题《起死回生》第六部)。鲁迅先生对《晨花夕拾全集》的出处和原意做了明确的解释。他在《朝花小议》中说,这本散文集是他从北京到厦门期间写的,在广州编的。那时候,是鲁迅一生中最漂泊、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混乱中寻找一点闲暇”,鲁迅只能回忆旧时代的美好事物来消除当下的苦闷,寻找一点闲暇,送一点安慰。《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是厦门大学图书馆的题词。当时他“被文人排挤出群体”,不得不借这样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个。其次,小银还解释说,这本文集的原书名是《追忆似水年华》,在编的时候,“我还把它的名字改成了:《夜来香》。这个改动是为了更符合这组作文的实际内容。因为沮丧失望的鲁迅常常回忆起童年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枝”,浸透了童年故乡瓜果的鲜甜,有着可爱的叶子。所以鲁迅把这篇优美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群在晨光中绽放的花朵。接机来源于打赏和自慰,不是直接为了打架。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首童年生活的情歌,而不是向敌人扔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创作思路离不开《晨花》。

从作品的实际内容来看,看不出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园和三潭印月的描写,并不能形成所谓的“比较”或“对比”。它们在叙事风格上是天衣无缝的、一致的,不存在褒贬前者的问题。《百草园》对生活的描写不用多说,是那么的欢乐和天真。三潭印月的生活描写并非如此。作者刚到图书馆时,对里面的陈设充满了新奇的感觉,比如“黑竹门”、“三潭印月”的大匾、一只肥胖的梅花鹿蹲在一棵古树下的画面、没有孔子牌位的祭孔和拜白先生的仪式。对于还是个孩子的鲁迅来说,他充满了不同于在百草园玩耍的新鲜感。如果说百草园是怀旧,那么入三潭印月则让他的好奇心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当然,“为什么奇怪”之类的好奇,从王老师口中或书本上是无法回答的,但作者写这些的时候,并不认为这是对孩子的束缚,只是说“作为学生不应该问这些事。”并且认为王先生一定知道,只是他不想说。然后,描述了阅读生活中的乐趣。“中午学书法,晚上上课”,“我们开嗓读一会儿吧”,“大家都在嗡嗡叫”,“王老师自己读”,而他在学习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抬头摇一摇,弯腰曲背”。这些描写也充满了欢乐天真的风格,一种回忆孩子唱歌和大人朗读的乐趣,一种来自老先生略显迂腐的神态的幽默,交织在文章中,给人一种快乐滑稽的欣赏效果。你怎么能在这里看到“无聊”的味道?哪里有批判或贬损的风格?甚至在写到尺子和跪作为封建师道的象征时,作者也用轻松的语气写道:“他有尺子,但不常用,他也有跪的规矩,但不常用。普通人只是瞪几眼,大声说:——‘念!’“连续两个“不常见”和一个“总但是”不足以体现作者对三潭映月的态度?至于写三潭印月后面的小花园和在里面玩耍的孩子们,写偷偷摸摸玩纸盔甲和在课堂上画画,与写白草花园里的快乐生活没有什么不同。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在为自己在《三潭映月》中的绘画成就而自豪,为这些画的出售而后悔。在这遗憾中,难道我们不能也看到作者对《三潭印月》中生活的留恋和深情吗?从上面提到的这些描写的风格和内容来看,说作者是在批判《三潭印月》中封建教育对孩子的羁绊,有点跑题了。

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看不到褒贬的色彩。这位大母亲用她充满爱心和感人的故事赢得了幼年鲁迅的爱。王先生以其“方正、朴实、博学”的品格和对学生的宽容赢得了青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述王老师的:对学生很好,开始很严格,后来变好了。学生偷偷溜出园去玩不是不可以,但是人太多去的时间太长是不可能的。他不屑回答“为什么奇怪”这种奇怪的问题,但他不会轻易惩罚学生。学生不听的时候,“普通人就瞪几眼”。他有点老秀才的迂腐,但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什么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所以,从作品中三潭映月先生的描写,看不出作者是在批判封建教育。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全文的,是一段甜蜜欢乐的回忆和一颗天真顽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之美,魅力之所在。革命文艺家的作品,根据某种主观需要,必然带有“火药味”的偏见,附加上对封建教育的凭空批判,把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割裂开来作为对比,不仅破坏了这部作品的整体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所以《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的主题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潭印月美好生活的回忆,来表现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对新鲜知识的追求,天真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