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均发明弓箭吗
弓箭是商均发明的,商均陵园位于虞城县利民古城西两公里处,是舜子商均卒后所葬地,虽经4000多年风雨洗礼,但依然肃穆绰约。最初墓高8米,1970年土地改造时,将墓丘大幅削减,现墓高约5米,周长120米许,占地10余亩。
商均原名义均,舜帝子,女英生,尧帝甥,自幼聪明好学、善歌喜舞,因生于商地,被称为商均,和舅舅丹朱及禹关系较好。正因善歌喜舞,舜认为他治国不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而把帝位禅让给了禹。禹继位建立夏朝,将义均封于商。商均继承虞氏,把封地改为虞国,为夏朝诸候国。《荀子》载,商均是弓箭和舟船的发明者,为当时守猎和捕鱼提供了先进的生产、生活工具,奠定了奴隶制下商业兴盛的基础。
均卒葬于封地。得知商均被葬于此,华夏百姓纷纷带着厚土前来朝拜、封墓,至今墓上仍有黑、红、黄、焦及沙石等五彩土,这可以看出商均在当时华夏百姓心中的地位,也是华夏仅存为数不多的古代帝王之墓。
《史记·五帝本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封弟相为诸候,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候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括地志》载,虞国,舜后所封邑也。或云封舜子均于商,故号商均也。
古商均陵园占地400多平方米,建有正殿两座,坐南朝北,殿内塑有高2.5米禹王像和商均像,沿中轴线建有献殿和寝殿。大殿东、西墙分别有《孙悟空收降红孩儿》《郭子义单骑见回纥和庆宴》大型彩绘。正殿两侧建有厢房12间。建筑群大都为唐、宋、元时期所建。
1938年,日本侵占虞城,对古城(原虞城县城)和商均古墓及其建筑肆意烧挖和盗取。虽然古墓大量文物及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当地百姓对商均的崇拜之情依旧不减,每年六月初十至十二的庙会,商贾云集,热闹非凡。附近村民自行捐资在墓前建祠堂3间并塑起了商均像,建起了近20米高的石牌坊,在陵墓周围砌起了一米多高的石墙,栽植松柏数百株。
如今陵园内松柏参天,十分壮观。2011年被批准为市级文物管理单位,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遗迹和人们探寻历史、追思先祖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