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对大班社会“不同用途的房子”教学的思考
随着江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我们周围的房子里。带孩子在幼儿园附近散步后,我们发现孩子对房子有一定的话题和兴趣。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让孩子从观察周围的房子开始,然后组织孩子参观和欣赏幼儿园周围的房子,从而逐渐满足孩子观察房子的兴趣,让他们逐渐了解房子的用途和不同形状的房子的建筑美。最后,我们传播我们的活动来了解中国特色的房子,外国的房子,小动物的房子,原始的房子和未来的房子。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开阔视野,充分感知房子存在的作用和意义,体验房子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主题目标:
社交生活:
1.让孩子知道各种房子的名称,了解房子和人的关系。
2.了解建筑工人的工作,体会建筑工人的辛苦。
3、通过参观,了解房子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好,激发孩子为家乡而自豪。
身体运动:
1,体现体育游戏小动物馆的特点。
2.能够亲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房子。
语言交流:
1,可以给别人介绍你的房子。
2.在猜谜活动中尝试了解各种房子的特点,和同龄人一起体验猜谜的乐趣。
3.启发孩子关注周边生活,热爱多元文化的情怀。
科学探究:
1,能感知物体的轻与重。
2、能识别物体轮廓,手眼协调根据物体数量。
艺术表现:
1.在欣赏过程中了解不同名宅的外观特征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2.感受不同风俗的少数民族民间建筑,用各种方式表现民居的外观特征和装饰特点。
3、能欣赏江南名曲,感受舒缓柔和的旋律特点。
4.通过欣赏,让孩子了解各种民居的风格和色彩,感受民间邮票的美。
家长参与:
1.要求家长收集信息:
(1)图文资料:自己家的房子是内外合照,各种民居的照片、画报、挂历、明信片、邮票;旅游景点的门票、照片、图片;卖房广告、海报等。
(2)废料:各种大小纸箱、纸盒。
(3)视频资料:电视广告短片、视频等。
2.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观察各种房子。
3.请家长和孩子关注少数民族的房子,江南水乡的房子,云南的房子和其他有特色的房子,并利用在家的时间做和谈论关于房子的手工艺品,谜语和传说。
环境创造:
1,创意鉴赏角,展示家长和孩子制作的各种立体房子。
2、走廊布置“美丽住宅”环境,用各种住宅照片、画报、挂历、明信片,来装饰。
3.在活动室布置“我家”环境,贴一系列孩子们在农村拍摄的生活照。
4.将活动室的窗户装饰成有飞檐翘角的江南民居形状,营造居住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