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读书,讲真善美。

读书还可以,怎么玩?

1.你迟到了吗?大概是“缺乏互动综合症”

不是“贵人晚言”天生就晚,而是孩子缺乏有效的互动和语言交流。妈妈习惯了“电子妈妈”带来的省心和方便,陪孩子的时间多一点就会觉得太费力。

许多科学研究表明,儿童过早使用电子产品的真正坏处不仅仅是视觉损害,而是注意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诸多副作用。

不难发现,真正有效的成长刺激还是来自父母的陪伴和互动。亲子阅读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媒介,可以帮助父母与孩子有效互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家长和孩子都喜欢阅读,做孩子的“读者”

没有天生爱读书的孩子。书中的美好世界,绘本中的真善美,都需要家长带着孩子作为“引领读者”去发现。

在儿童早期,儿童开始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家长带着“阅读”的书——他们带着孩子读童书,在里面讲故事,让孩子边听边体会阅读的乐趣。

父母给胎儿朗读或唱歌的温柔而充满爱意的声音,既是胎教,也是建立亲子关系的最好准备。

我很高兴我们当时做到了,我们很高兴有一个孩子。我们两个每天晚上轮流给他读故事。

3.父母要会讲故事,也要会“表演故事”

看来真的没有“天生尖子生”,套路不对,努力白费。让孩子爱读书这个东西一定要用《宫心计》。

亲子阅读是以书籍为媒介的亲子互动。

1.“动”是“读”的第一步

阅读不是让孩子自己读,而是让家长为孩子提供阅读情境,实现以书籍为媒介的高质量亲子互动。

有很多儿歌可以边读边摇头拍手。

有很多绘本可以设计成游戏。

有些书可以在看完之后和宝宝一起表演。

艺术绘本可以看完再涂鸦展示,可以和孩子一起发挥想象力。

亲子阅读,一定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性,要求孩子听完一本书就知道真相是什么。每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每个孩子在亲子阅读中的表现也不同。家长需要做的是观察,陪伴,引导,及时接受和调整,而不是攀比和急躁。

父母会通过和孩子反复的亲子阅读,越来越触动孩子的内心。有一点可以肯定:语言、社交、习惯、科普等知识都是“输入-输出”的过程。耐心一点,孩子总会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转化。

如果我们把绘本当成玩具,亲子阅读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养育孩子的“神器”。和孩子难以解释的问题或者我们自己无法处理的事件,都可以在绘本里找到。比如亲子关系,睡眠,饮食...

2.按年龄读书,兴趣爱好是第一标准。

家长只需要看到孩子阅读兴趣的“火花”,就能把这个小火花激发成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选书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0 ~ 1岁:摇篮曲,童谣。

1 ~ 3岁:主人是像小动物一样的故事或绘本。比如鸡,小狗,猴子等。,剧情以单一剧情为主。

3 ~ 6岁:以“人”或“拟人动物”为主要人物的故事或绘本。剧情从单个情节逐渐过渡到多个情节,为孩子放学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7岁以上:以孩子兴趣为主的科普类、主题类、逻辑类书籍,不限书籍种类,根据孩子的喜好和兴趣自主选择。这个阶段的孩子,通过兴趣导向的阅读,很容易成为“小书迷”。

2.亲子阅读也需要仪式感。

生活需要仪式感,亲子关系也是如此。高质量的陪伴还需要给孩子提供仪式化的场景和时间,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和陪伴。

可以每天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考虑到孩子的生理特点,时间由短到长安排),爸爸或妈妈和孩子一起看书、讲书、表演故事情节。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提问时“我们去书里找答案吧”。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人有意识培养的,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3.真诚有趣的“玩”是最大的奢侈。

只有用有趣的、有知识性的、真诚的、好玩的方法,孩子才能在快乐的玩耍中成长为更好的人。

毕竟对于孩子来说,玩是最好的学习,读绘本也需要好玩有趣的“玩”。

1.逆向思维,让孩子用开放性问题“教”父母阅读。

让孩子跳过阅读是亲子阅读的必修课。

故事接龙、故事改编等小游戏也会帮助孩子拓宽想象力,让亲子阅读更有质量、更有趣。

2.主角的思维让孩子自己决定阅读节奏。

成年人喜欢按顺序阅读,但孩子在阅读的早期或年幼阶段可能非常喜欢翻页,根本不按顺序阅读。

3.把读书变成“玩书”,读书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双商”。

书不一定要读。如果孩子不喜欢传统的阅读方式,家长可以为他们唱歌演戏。

4.引导孩子编故事。生活是最好的图书馆。

读书不要太教条,生活是最好的图书馆。逛超市,甚至去菜市场、公园,都是孩子成长很好的场景化“移动图书馆”。

游戏3 ~ 6岁:

龟兔赛跑不仅能跑得比谁都快,还能跑得比谁都慢。

饥饿的毛毛虫

孩子们一边爬行,一边收集玩具做的“食物”,寻找毛毛虫能吃的食物。

五只小虫子

“大树下有个洞,五只可爱的小虫子”一只手空拳假装树洞,另一只手的五指表演“大虫子,两只虫子,三只虫子,四只虫子,小虫子”,在树洞里钻来钻去。

故事纸牌

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一句一句或者一页一页,直到故事结束。

我的故事

让孩子们选择一个主题或场景,开始讲故事。爸爸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对孩子的理解,帮孩子接一句话,然后让孩子继续接龙。最后,当你讲完故事的时候,你可以回顾一下整个故事的始末,谁是主角,你和孩子都经历了什么。

让阅读融入生活,一起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