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坑镇的历史文化

银坑镇是典型的客家古镇,据有关资料记载,唐朝始有人类迁入银坑,唐,凌氏由寻乌县安子前迁入洋河桥,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钟岩由兴国县竹坝迁入琵琶村贯前,这是客家人最早迁入银坑的记载,大量客家人迁入银坑定居是在明清之际,迁入人口数量远超前期。客家人在银坑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客家文化,于都唢呐、于都半班戏便是其中杰出代表,而银坑甑笊舞以其独特魅力,已于2008年入选为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银坑甑笊舞:甑笊舞诞生在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的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冇丘、席塘等九座屋场,迄今已有700 多年历史。因起舞时人们手舞“甑笊”又唱又跳而得名,其舞蹈动作与划船形似,故俗称“划龙船”或“唱船歌”。将舞蹈与敬神仪式结合,因此也叫“敬神”。

相传屈原在世时,有一次全家患病,屈原夜得一梦,见河下划龙船,醒后许愿划龙船请神驱病,从而创下划龙船的风俗,甑笊舞由此衍生。另一种说法是宋朝年间,岳飞曾驻兵银坑围剿农民起义军彭、陈氏,彭、陈兵败后退守山洞,一时难以攻下,岳飞便令不杀一个俘虏,并于某天在军营与百姓***欢,跳“敬神舞”直至黎明,以迷惑起义军。同时抽调精兵组成敢死队,由俘虏带路,奇袭山洞,一举获胜。“敬神舞”,即流传至今的甑笊舞。据当地老人说,甑笊舞是泰和一位施姓男子移居当地而授,也有的说是一位大河捕鱼渔民所教。但9座屋场自古至今无施姓人家,也无自泰和迁居来的移民,加上年代久远,又无文字记载,所以难以考证。

乡俗规定,每年正月初六,各屋场的头人先集中商议演出顺序。定下“坐案”屋场,并由最先演出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

演出前,每个舞者燃香烛,喝酒。后由几位长者唱船歌。众人唱和,唱完一段,接赞语。然后起舞。舞毕,燃鞭炮,再反复唱歌、舞蹈。反复十一次,谓之“十一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时,再舞四十四次,唱完全本船歌,直到次日凌晨,全体舞者和围观乡民敲着锣鼓,燃起鞭炮,吹着唢呐,抬着纸糊龙船到河边,将龙船和全部道具烧掉,谓之送神。随着锣鼓声的节奏,甑笊整齐的敲击,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旁观者也为之群情振奋,纷纷拿起甑笊一道起舞,气氛热烈。

甑笊舞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进行表演,反映了赣南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文化演变,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