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是怎么长大的?
腾讯读书推出这本书已经有两天了,出于对吴晓波的信任,地铁上决定看一看。对于只有140页的书来讲,我觉得它更像篇“论文”,有深入“敌人内部”的“田野调查”就有第一手资料,有一手资料就有发言权。前6章的100页是叙述事实,第7章的40页是分析阐述观点。虽然说大部分人都觉得可以直接看最后一章,但是没有前面的过程,我们可能很难真正理解“马化腾的七种武器”之内涵。
1.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腾讯的发展历程:
好了,我们可以看到从马化腾50万创业做一个网络BB机服务商,到OICQ、QQ秀、Q币、QQ空间、QQ游戏,这一步是完成了PC端的战略布局,后来的微信进而抢占了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入口。从2004年,作为技术出身的马化腾就提出,腾讯是服务和用户驱动的企业,这一定位奠定了腾讯成为连接人与人的最大赢家。
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非常喜欢书的末尾引用的,达尔文对动物运动的研究。
力是此消彼长的,你成长的越快,力的消耗就越大,在你克服一切困难的过程中,你毁灭了自己。
2.
企业发展和人一样,总会遇到各种坎儿,腾讯也不例外,书中总结为三大战役。
在与MSN的战役中,马化腾思考出了以服务和用户驱动的道理,不断研究用户痛点,通过QQ离线消息、大文件传输、虚拟道具等等微创新,满足了用户的潜在需求,成为PC端最主要的IM工具;
在游戏之战中,腾讯用强大的自身流量和不断的推新迭代,打败了盛大和魔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
3Q大战,可以说是最软性杀伤力最强的一次侵略,在质疑声中,腾讯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
最终,腾讯还是凭借先发优势、自身强大的流量和简洁的产品战胜了360、战胜了微博,获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3.
看似简单的成长轨迹,背后经历了多少次的重生再重生。我们来看看马化腾是怎样用“七种武器”带领腾讯走向成功的。
这部分,可谓是本书的精华所在。我将在明天的文章中与大家分享。
然而破坏性创新往往不是由内而外诞生的,几乎全部都是由外而内的颠覆,因为“大公司”往往容易陷入“创新者的窘境”——很难去打破自己现有的模式,越大的公司越是如此。
QQ秀、微信、抢红包等等功能的诞生也是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每一步的创新都不是来自管理层,而是来自一线,这也是腾讯最NB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