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有用的植物
幼儿园教案:有用的植物1主题实施背景;
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是植物,但这从未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每天都在接触这些东西,但是很少去思考什么问题。因此,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期望孩子们关心身边的事物,探索植物的奇妙世界,同时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发现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的学习,让孩子更多地了解植物,和植物交更多的朋友,让孩子真正喜欢植物和自然,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息息相关。没有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
环境创造:
1,利用季节的特点,用田间的各种东西把教室的黑板装饰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孩子仿佛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中,从而感受到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植物,植物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萌发探索植物的欲望;
2.教室里挂着孩子们自己做的树,把教室布置成一片小树林;
3.开辟一个小种植园,让孩子们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一些记录;
4.设立“植物问题”一角,将小朋友发现的植物问题展示在墙上,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讨论。
主题1:幼儿园的小花园
活动(1):我的植物朋友
目标:
1,喜欢和老师朋友一起去幼儿园参观、发现各种植物;
2.尽量把看到的植物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准备:一些花草树木的图片。
流程:
1.和小朋友一起参观幼儿园花园,布置一个任务:让每个小朋友找一棵树做你的好朋友;
2.回到活动室和孩子们讨论你找到了什么树是你的好朋友,说说你的好朋友长什么样;
3.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故事,展示相应的图片,一起认识各种树,包括它们的外形特征,比如树的粗细、高度等。
生成与反思:带领一大群孩子在户外观察时,总有一些孩子游离于群体之外,而我却忙得顾不上身边的一些孩子。一半的孩子都在我身边。我们一起找树,观察各种植物,将近一半的孩子都是自己找朋友。所以当我们回到活动室,组织一次讨论的时候,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可以说说自己找到的植物朋友。这就引出了下一个活动:“常青树和落叶树”。
活动2:常青树和落叶树
目标:
1,通过进一步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常青树和落叶树的区别;
2.愿意表达你的发现;
准备:常青树和落叶树的一些叶子。
流程:
1,再次观察幼儿园的树,引导孩子找到两棵树的不同点,比如叶子;
2.老师总结:人们基本上可以从树叶上区分常青树和落叶树;
3.请告诉孩子们他们还见过什么树。是常绿还是落叶?为什么?
4.拓展活动:让孩子回家找周围的常青树和落叶树,画下来。最好给它们起个名字。
生成与反思:也许我低估了孩子们的发现能力。当孩子们在寻找两种树的特征时,他们很容易发现常青树的叶子又小又硬。徐顺成说,“因为它的叶子又长又结实,不容易脱落。”因为我告诉孩子们常青树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有一个孩子说:“不,这种常青树也有黄色的叶子。为什么不叫落叶树?”于是我让孩子们围在我身边,让大家说说这棵树是常绿还是落叶。结果一个孩子给出了答案:“这棵树是常青树。它的黄叶已经脱落,又长出了新叶,所以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我及时肯定了。其实有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回答,让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体验,对孩子来说特别难忘。作为老师,为什么不呢?
活动(3):有用的树友
目标:
1,了解树木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木;
2.欣赏散文诗并能创作;
准备:几张树木的使用图;
流程:
1.问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树,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儿童讨论)
2.展示图片,了解树的用途;
3.欣赏散文诗《树多好》;
5.试着把你所知道的树木对人类的用途编成散文诗;
生成与反思:孩子对树有了更多的认识后,孩子理解散文诗就相对容易了。孩子们在做诗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几乎每个孩子都会讲一点树木的用途。有的孩子已经编的很好了。马贾敏说:“这些树太好了,我可以用叶子做一朵美丽的花。”许安说:“树太好了,孩子们可以围着它们。”
活动(4):我的小花园
目标:
1,树木花草可以做成各种形态;
2、热爱自然,喜欢植物,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它;
准备:各种纸和笔;剪刀;蜡笔等
流程:
1,讨论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小花园,怎么做;
2、幼儿制作,老师帮助和指导幼儿,并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3.一起布置活动室,展示你的小花园;
生成与反思: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制作后,孩子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姚画了她小花园里所有的苹果树,大大小小四五棵。我有点好奇,就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你的小花园里全是苹果树?”她告诉我:“因为我喜欢苹果,所以我觉得我的花园里全是苹果树,我想什么时候摘都可以。”多好的主意。她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这才是孩子真正的梦想。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这种幻想,让他们插上幻想的翅膀自由飞翔!
主题的实施:由于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也是最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孩子们很感兴趣,然后带领他们一起参观、寻找,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在讨论的时候,孩子们会有很多话要说,在说的过程中,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发生了碰撞,孩子们也从中积累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主题的内容必须是孩子看得见摸得着的。任何脱离孩子真实生活经验或者太深奥的东西都是孩子不喜欢的,主题也很难开展。
主题2:绿色菜篮子
活动(1):菜田里的歌
目标:
1,区分不同品种的蔬菜,了解更多;
2.通过观察菜地的蔬菜,了解蔬菜的茎、根、叶、果;
流程:
1,带领小朋友参观农民伯伯的菜地,说说你所知道的蔬菜宝宝的特点;
2.向导
孩子关注萝卜、茄子、青菜,通过提问让他们知道不同的蔬菜吃的部位不同;
3.区分几种容易混淆的蔬菜宝宝,如菠菜和荠菜、青菜和大白菜;
生成与反思:因为孩子多了,平时出门的机会就少了。这次带孩子去野外观察孩子,很兴奋。我们看到菜地边上的栅栏。虽然现在农村的孩子已经很少看到栅栏了,但是对于书上一直提到的栅栏,他们终于有了实际的观察经验。到了菜地,孩子们对开花的茄子特别感兴趣,我就和孩子们一起了解茄子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也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平时吃的茄子就是它的果实;孩子们看到地瓜非常兴奋,他们过来对我说:“老师,地底下有地瓜。”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了红薯的茎、叶、根。我还和孩子们一起从土里挖出了一个红薯。我们回到教室,讨论如何吃红薯。结果孩子们同意生吃,我们就把红薯洗干净,切成块,这让孩子们很开心。其实农村的孩子对这些东西并不熟悉。即使平时见到他们,也没有人告诉他们相关的知识。通过老师的梳理和推动,孩子们对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动(2):去食品市场
目标:
1,通过逛菜场认识更多的蔬菜宝宝;
2.通过询问卖菜的阿姨、奶奶,鼓励孩子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蔬菜的名称、吃法、吃的部位;
3.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问别人:礼貌、表达清楚、大声等。
4、能想办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给卖菜的阿姨和奶奶带回同样的蔬菜宝宝;
准备:相机
流程:
1.作业: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去菜场做什么,要注意什么?(包括在路上)
2.去菜场;
3.在逛菜场时,老师要关注孩子的表现,及时引导孩子正确处理;
生成与反思:孩子可能经常和父母一起去市场买菜,但和老师一起是第一次,所以当市场里的阿姨看到一群孩子,表现出很喜欢很开心的样子,我们的孩子就觉得很骄傲;刚开始还有点害羞,后来都跟卖菜的阿姨聊得很大方。陈婉是第一个拿着芋头问她的孩子:“阿姨,这是什么?”阿姨高兴地告诉他。然后在我的提醒下,他又问了很多其他的问题,其他孩子也开始在他的带领下大胆的问她。结果他们认识了很多平时不知道的蔬菜。完成任务时,有几个孩子不要菜。当他们回到教室时,我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完成任务。他们告诉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几个孩子说“卖菜的阿姨不理我”,我就问他“你主动跟她商量过吗?”他说“没有”,我就告诉他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孩子也就虚心接受了。
活动(3):美味的蔬菜
目标:
1,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和方法,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2.体验制作过程中合作的快乐和成功后的快乐;
准备:各种蔬菜:萝卜、土豆、芹菜、青菜、生菜、黄瓜、番茄、茄子等。制作材料;
孩子们有通过角落游戏切菜的经历;
流程:
1.把娃娃菜送回家:根据现有经验,孩子把娃娃菜送到自己家里:根、叶、茎、果;
2、说说看,让孩子说说这些蔬菜的吃法和吃的部位,同时整理总结孩子的经验;
3.做糖醋黄瓜;
生成与反思:至此,孩子已经积累了很多认识蔬菜的经验。所以,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口头表达能力比平时要好,声音洪亮,表达完整。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在不经意间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如何在一群孩子中一起合作;糖和醋要放多少;黄瓜片厚度对口感的影响:等等;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贴近孩子生活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
主题落实:“绿色菜篮子”活动开展后,有孩子的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比以前更喜欢吃蔬菜,还吵着要自己做凉菜,令人欣慰,也是活动的目的。家长说:孩子最近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蔬菜,问题很多。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热情。
主题3:有用的植物
活动:有用的橘子皮
目标:
1,在看、闻、尝中,唤起孩子思考的兴趣;
2.通过活动,我了解到有些植物具有保健和治疗的功能;
准备:陈皮食物、菊花茶;
流程:
1,看闻一闻陈皮食物,让孩子猜猜是什么;
2.说说人为什么要吃陈皮,对人有什么影响?(通风和止咳)
3.品尝陈皮食物;
4.想想其他可以通过食用来治疗的植物(菊花、人参、板蓝根等。)
活动反思:在讨论橘子皮的作用时,有一个小朋友说:“在冰箱里放上釉的橘子皮可以让冰箱里的异味跑掉,这是我妈妈经常放的。”现在孩子们好像找到了知音,纷纷附和,“我们妈妈也是这么说的。”许安问:“为什么上釉的果皮能让冰箱里的异味跑掉?”我告诉他:“
幼儿园教案:有用的植物2活动目的:
1,可以单手向前跑。
2.感受用树叶做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带绳刀片
活动流程:
首先,老师演示。
1.展示用绳子绑着的树叶。读完“小叶子,跟我比,一,二,三,四,谁拿第一”,老师领着叶子在场上跑。
2.老师又示范了一遍。让孩子们观察老师跑步时树叶是如何漂浮的。
第二,尝试活动。
1,让小朋友试试:谁能让树叶飘起来追你?
2.老师观察孩子们的探索,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他们的叶子不能飘起来。
3.根据个别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探索如何让树叶飘得高,提醒孩子不要踩树叶。
4.请几个孩子探索成功的孩子示范,其他孩子观看。
第三,集体活动。
1,小朋友一起读儿歌,读到“谁拿第一”就往前跑。
2.提醒孩子玩游戏时不要和别人碰撞。
学习活动:绿草
1,知道草的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
2、加深孩子对小草的感情,培养孩子爱护小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学习观察技巧。
学习过程:
1,感觉草。
让孩子们踩在草地上,跳来跳去,说说他们的感受。(注意丰富孩子的词汇,帮助孩子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感觉草毛茸茸的,软软的,像地毯一样。)
2.了解草原。
鼓励孩子在草地上自由玩耍,引导他们观察草的颜色、气味、形状和大小。草的叶子容易受伤,孩子要注意保护。)
人为什么要种草?(引导幼儿谈论草的多种用途——在草地上玩耍感觉很舒服,草可以美化环境,草可以释放氧气供人和动物呼吸,有些草是动物的食物,草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水冲走河岸。)
3.讨论如何保护草地。
草对我们人类真的很重要。你想保护它吗?你想怎么保护它?你见过有人破坏它吗?看到了怎么办?
4.拓展活动“群画:百草园”。
鼓励孩子们利用空闲时间制作面团标本或绘制它们来装饰一个香草园,想象人们有意识地保护环境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