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长坂之战,若赵云手一滑痛丢阿斗,蜀汉的阵营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

据记载,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可以说,当阳县一战,让两员蜀将声名鹊起,一个是当阳桥上喝退敌兵的张翼德,一个是长坂坡上七进七出的赵子龙。

粗略看来,相比之下赵云的?武力值?显然要高出一截,但实际上赵云之所以能全身而退,高超的武艺并非全部因素。

在多次冲锋的过程中,赵子龙总***干掉了近五十名敌将。说句实在话,这些曹将都是些?无名之辈?,并不是成名已久的名将。名字出现在书中的,有被一枪戳死的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等,也有被一剑砍死的钟绅。

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武将都是些不入流的杂牌将军,他们的名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屈指可数。可以说,在长坂坡一战中,唯一一位与赵云交手的名将,仅有张郃,但是,赵云非但没有解决这个强敌,反而被逼退了。

原文如下:?赵云更不搭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

要知道,张郃的战斗力在全书中算是非常高的,这可是演义后半部的战力天花板,或许只有姜维能与之较量几回合,其他人均不是?三合之将?。

当阳县一战中,张郃的表现已颇为突出,全盛时期的赵子龙在他手下走了十招,然后,便转身撤退了。从这里就能看到,此时的张郃已具备名将的潜质,只需假以时日必成气候。不过,若说此时的张郃胜过赵云,亦是万万不可能的。

且看书中原文说的是?不战而走?,用的是?走?而不是?逃?,仅一字就体现出从容不迫的意味。但是,从容不迫不代表必能战胜,此时的赵云已冲杀了几个回合,体力上必有损耗,再加上,怀里抱着个大胖娃娃,武功无法尽数施展,想打赢张郃亦十分艰难。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能看清的事实是:赵云虽能击败那些杂牌将军,但是,像张郃这种武艺过人的名将,还是能给他造成致命威胁的。即便张郃个人力量无法拦住赵子龙,那么,集全部曹军猛将之力,想要让他寸步难行也是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