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内容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内容如下: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公***交通、道路建设、自来水、电力等。

2.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公***服务系统,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教育、文化、体育、公安等。

3.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包括噪音、空气质量、绿化覆盖率等。

4.发展智能化服务系统,如智慧交通、智能快递、智慧城市管理等。

5.积极推进城市品牌建设,打造具有美誉度的城市形象。

6.注重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强化市场调节作用。

7.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保护、公德意识等方面的认知水平。

拓展:

一、 城市的不同等级。

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