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度过课间十分钟
课间休息是学生摆脱学习疲劳,让大脑休息一下,活跃一下的时候。有益的课间活动可以让学生得到很好的调整,良好的课间纪律会给整个校园带来积极轻松的氛围。然而,我们的休会现状令人担忧。学生不知道如何度过这十分钟,要么大吵大闹,要么只是坐在教室里,完全达不到课间休闲放松的目的,也失去了十分钟的意义。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关键词:课间休息,小学生,休息据统计,小学生在学校基本上一天有六到七节课,也就是说有六到七节课间活动,短暂的十分钟加起来多达一个小时。我们老师都太注重课间四十分钟了。相对来说,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是被忽略的一段时间。久而久之,有些同学不知所措,不知道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应该是什么。如果你有机会在课间十分钟走进小学生的生活,你应该会看到这样的场景:a .下课铃一响,学生们像火山一样冲出门外,原本安静的走廊顿时变得嘈杂拥挤,穿梭其中的你不得不不时躲避。你真的有置身枪林弹雨的错觉。乙、叠罗汉,席地而坐...有各种奇怪的玩法。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创造力,但同时也不得不为他们捏一把汗。这样的玩法,我得随时有保安和医护人员在身边。c、连臭气熏天的厕所在这个时候都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天堂,水池和拖把都成了很好的道具。这个时候,你觉得不仅可气,而且可悲。d、然后把目光移向教室,你会看到大部分人的课桌上没有下一节课的书,有的安静的不行,下课后也在努力,还在做作业,看书。以上四种情况基本涵盖了课间休息的情况,从中你很容易发现,小学生并没有好好利用这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度过。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为他们的老师,作为八小时学校的安全卫士,看到这一幕都很担心。事实证明,担心不是多余的。因为他们课后没有好好休息,问题是:1。据了解,学校的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课间休息时。擦伤皮肤轻,骨折掉牙严重,甚至更严重。2、影响下节课的质量。课外活动过多,因为下节课前十分钟还处于兴奋状态,以至于无法融入课堂;那些课后还在做作业、看书等脑力劳动的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导致班级状态不理想。其实学校和老师早就意识到,课间那十分钟是一段非常难熬的时光。老师们也动了脑筋帮助孩子度过这十分钟,采取了各种方法。当然有很多可取的方法,但也有很多极端的方法:1,保证安全,放弃自由。为了保证安全,针对孩子打闹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老师们制定了相关规定,课后不准喧哗,不准在走廊追逐打闹,不准跑到其他班级.....以至于孩子们下课后只能待在教室里。2.利用作业丰富课间休息时间。孩子因为课后无事可做而吵闹,老师就对症下药,用作业来填满这十分钟的闲暇。这样孩子不出来玩了,教室安静了,但大脑更累,负担更重,也违背了让孩子课后更好休息的初衷。由此必须认识到,学生的自由和安全并不重要,两者都必须成为上课的要素。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你会发现,他们本该快乐轻松的课间休息变成了非常拘谨的十分钟。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一大堆的禁令只能让他们无奈地选择坐在原地休息。每当他们看到孩子们安静地坐在那里,老师们就会发现,沉默不是他们想要的,更不用说才是孩子们想要的。这种沉默让老师们感到有点内疚和难过,因为老师们成了幸福和自由的无情刽子手。所以,课间十分钟,自由肯定是必须的。但是,作为老师,作为学生白天八小时学习安全的负责人,几十条安全都在你手里。这个时候你就要做出这些严格的规定。一旦让没有安全意识的小学生在课间自由放任,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这种自由建立在安全问题上,那么这种自由的代价就太高了,所以必须保证安全系数。那么如何让课间十分钟在快乐、自由、安全之间游走,让这十分钟更有意义呢?本文有以下观点:1 .理解课间休息的目的和意义。课间十分钟的设置初衷是让学生摆脱学习疲劳,休息大脑,活跃身心。很多同学对此并不了解,甚至误以为这是一个贪玩吵闹的十分钟,概念相当模糊,于是在错误的认识下错误地度过了这十分钟,于是你就会看到之前文章中提到的场景,A、B、C、D,这与上课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要想真正实现课间放松学生身心的目标,首先要在观念上拨乱反正。通过老师们的讲解,让孩子清楚地明白了课间休息的目的,学会了一些在课间休息后的十分钟内应该做好的事情,比如准备下节课、上厕所、让大脑休息等。相信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有正确的行动。第二,树立安全意识,课间主动发现隐患。如前文中所述,课间盲目选择自由或安全是极端的,对学生不利。一定要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一定要让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度过一段快乐自由的时光。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安全意识。让安全为幸福和自由保驾护航。1.知道了课间的危险,老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安全教育的视频。这些视频会清晰直观地展现孩子们平时课间玩耍的一些熟悉场景。当他们看到由此引发的事故时,他们一定会在曾经的自得其乐中感觉到身边有很大的危险,而这些危险随时会爆发,向我们袭来。当他们看过一些事故造成的恐怖场景时,一定会有所感触。除了看视频,老师还可以给孩子一些身边真实的例子,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毛骨悚然,但这样的“震撼教育”是必要的。只有他知道自己害怕了,才会主动远离。总之,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知道这样吊儿郎当是很危险的,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可取。2.主动远离危险。如果你观察,你会发现,当孩子们在班级之间争吵最热闹最激烈的时候,队伍会越来越大。孩子盲从,哪里热闹就去哪里,但越热闹越危险。但是因为好玩太吸引人了,他们早就忘记了什么是安全,或者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想象一下如果他们能给。他不会知道山里有老虎,更愿意去虎山。看到一群人在那边大吵大闹,他也不会兴高采烈地加入,而是远远地走开或者告诉老师。当他站在楼梯上时,他知道这不是玩耍的地方。我们找个更宽敞的地方玩吧...这样就能尽早把危险的芽杀死,然后悲剧就不会上演了。第三,有序开展活动。课间有那么多孩子处于自由活动的状态。如果每个人都为所欲为,场面就相当混乱,所以要让他们动起来,就必须有秩序。
1.确定活动的地点和内容。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规定好每个班级的课余活动区域,不要在一个空间有限的走廊里挤满了各个班级的学生。另外,班主任可以拟定表格,明确每周的活动主题,比如这周跳绳,下周踢毽子。如果空间有限,也可以动静结合,有的同学跳绳,有的同学在教室下棋,下节课再交换内容。这样,就比较有序了。
2.引导学生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为了安全我们不能让他们呆在室内,这限制了他们的自由。而且据专家研究,在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带领孩子走出教室,玩小游戏,不仅可以消除大脑疲劳,增进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沟通能力,增进友谊和情感,还可以使一些心理障碍的孩子得到矫正。多好的活动啊!但问题是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玩。玩的内容太暴力,没有意义,很危险。如果玩的文明,安全,健康。然后就可以玩大明堂了,所以需要老师给他们一些指导,让他们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1,传统游戏,比如踢毽子、打沙袋、跳绳、跳橡皮筋、试捉小鸡、扔手帕、下棋等。2,休闲游戏,同学聊天,看风景,逛校园。3.智力兴趣与我们的知识相结合,如成语接龙和对偶。我相信这些文明而有意义的游戏真的可以达到课间休闲放松的目的。
课间的十分钟,应该是快乐的十分钟,宁静的十分钟。让我们在快乐和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两者都能生存下来,让学生有一个快乐的课间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