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

24式太极拳名称和动作详解

 简化太极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24式太极拳是简化后的太极拳名称,那么你知道24式太极拳的名称和动作吗?下面我为你整理24式太极拳的名称和动作,别忘了收藏哦!

 第一式 起势

 ⑴左脚开立 ⑵两臂平举 ⑶屈腿按掌

 第二式 左右野马分鬃

 ⑴左野马分鬃 ⑵右野马分鬃 ⑶左野马分鬃

 第三式 白鹤亮翅

 ⑴跟步抱手 ⑵后坐转体 ⑶虚步分手

 第二组

 第四式 左右搂膝拗步

 ⑴左搂膝拗步 ⑵右搂膝拗步 ⑶左搂膝拗步

 第五式 手挥琵琶

 ⑴跟步展臂 ⑵后坐引手 ⑶虚步合手

 第六式 左右倒卷肱

 ⑴右倒卷肱 ⑵左倒卷肱 ⑶右倒卷肱 ⑷左倒卷肱

 第三组

 第七式 左揽雀尾

 ⑴转体撤手 ⑵抱手收脚 ⑶转体上步 ⑷弓步掤臂

 ⑸转体摆臂 ⑹转体后捋 ⑺转体搭手 ⑻弓步前挤

 ⑼后坐 ⑽弓步引手

 第八式 右揽雀尾

 ⑴转体分手 ⑵抱手收脚 ⑶转体上步 ⑷弓步掤臂

 ⑸转体摆臂 ⑹转体后捋 ⑺转体搭手 ⑻弓步前挤

 ⑼后坐引手 ⑽弓步前按

 第四组

 第九式 单鞭

 ⑴转体运臂 ⑵勾手收脚 ⑶转体上步 ⑷弓步推掌

 第十式 云手

 ⑴转体松勾 ⑵左云并步 ⑶右云开步 ⑷左云并步

 ⑸右云开步 ⑹左云并步

 第十一式 单鞭

 ⑴转体勾手 ⑵转体上步 ⑶弓步推掌

 第五组

 第十二式 高探马

 ⑴跟步翻手 ⑵后坐卷肱 ⑶虚步推掌

 第十三式 右蹬脚

 ⑴穿手上步 ⑵分手弓腿 ⑶抱手收脚

 ⑷分手蹬脚

 第十四式 双峰贯耳

 ⑴屈膝并手 ⑵上步落手 ⑶弓步贯拳

 第十五式 转身左蹬脚

 ⑴转体分手 ⑵收脚合抱 ⑶分手蹬脚

 第六组

 第十六式 左下势独立

 ⑴收脚勾手 ⑵屈蹲开步 ⑶仆步穿掌 ⑷弓腿起身

 ⑸独立挑掌

 第十七式 右下势独立

 ⑴落脚勾手 ⑵屈蹲开步 ⑶仆步穿掌 ⑷弓腿起身

 ⑸独立挑掌

 第七组

 第十八式 左右穿梭

 ⑴右穿梭 ⑵左穿梭

 第十九式 海底针

 ⑴跟步提手 ⑵虚步插掌

 第二十式 闪通背

 ⑴提手收脚 ⑵弓步推撑

 第八组

 第二十一式 转身搬拦捶

 ⑴转身扣脚 ⑵坐腿握拳 ⑶摆步搬拳 ⑷转体收拳

 ⑸上步拦掌 ⑹弓步打拳

 第二十二式 如封四闭

 ⑴穿手翻掌 ⑵后坐引收 ⑶弓步按掌

 第二十三式 十字手

 ⑴转体扣脚 ⑵弓腿分手 ⑶交叉搭手 ⑷收脚合抱

 第二十四式 收势

 ⑴翻掌分手 ⑵垂臂落手 ⑶并步还原  

 太极拳基本动作练习

 第一、端正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注意姿势正确,特别是身体中正,不能东倒西歪。其它部位也要按照动作要领做到位。

 这不仅要求我们身体端正,同时也需要我们心态端正。

 初学阶段要抓住姿势“端正”这一环节,不可贪多求快,潦草从事。这样做开始阶段可能刻板一些,初练起来灵活性稍差,但只要抓住了“身法”中的主要矛盾,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第二、稳定

 要使上体端正舒适,必须首先保持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既是姿势当中的一部分,又是整个姿势的基础。

 很多人下盘不稳,并不完全出于力量不足

 经验证明,很多人下盘不稳,并不完全出于力量不足,而多数是由于步型、步法不当。如果步子过小过窄,或脚的位置、角度不对,以及变换动作时虚实不清,势必造成身体重心不稳。

 在太极拳的身法及步法练习中,都是需要强调重心的平衡和身体的稳定的。

 初学者必须把步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楚,可以单练各种桩步和步法,先把身体重心的变换找清楚。

 这样既利于培养下肢的支撑力量,又能把主要步型(弓步、虚步、独立步等)、步法(进步、退步、侧步、跟步等)的要领掌握好。

 太极拳入门的三大要领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瑰宝,也是现代人们养生运动。随着医学的.发展,太极拳近几年在医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虚领顶劲

 亦即常说的“顶头悬”也。头一旦会领纳,必然带动全体精神威力之气质,震撼精神力,目透神力,慈而不怒,顶悬神不萎靡,精神振奋,豪气凛然,一身正气,壮如山河大地,顶天立地。

 能顶悬,眼则有神力也。“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也”。不会“顶头悬”者,必失全身之神也。所有拳功皆失也。正如老拳家所言:“打拳者低头猫腰,终究艺不高也。”因为,头乃百骸之君主,具统领地位,亦是统帅也。

 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虚灵顶劲,这是学习太极拳最基础的。练虚灵顶劲加强身体的定力,不会在练习中出现东倒西歪的现象。

 必先作好虚领顶劲也。顶劲勿过,过失其硬,或过上过下,或偏左偏右,皆失本位也。在于似顶非顶、似顶而中和之劲,自然而顶,顶而舒畅,由中正顶,必然产生正定力也。

 神不散,集中专一,而得中和之炁贯通之。这就是虚领顶劲之益处。能领必领全身之中和正暴,必能带动督脉上升,从而使肾精补还于脑,使脑力久而不衰。会领顶劲而生拳功之正劲,能领顶劲神而有主,机在目传达信息而威振四海也。

 二、沉肩

 肩不上架,体内真元之暴则不上浮。能沉肩者,气自下沉到丹田窍中。

 练太极拳必要练气沉丹田,习武之人都知道,丹田是人体力量的集合地,在实战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歌日:“不带它法使然力,自自然然到丹田,肩要松沉方是好,得力之时肘下垂,肘力垂下要外张,才有劲力好肘功,能沉肩必垂肘,能张肘必开胸,心开气顺心体宽,莫让心窝闷得慌,胸宽虚广好功夫,五行中位自生克,来来去去真舒畅,心窝松好全身松,肘力即可逞英豪,腰上要往上挺拔,腰下坐下腰圆实。”

 此时,中轴脊骨节节自然抻拔,壮体本由中脊椎正,正脊骨节松紧自然升弹劲,一身无病,脊必中正,唯有脊柱正备如弓,拳打入神劲力生。

 三、下腰坐实腹如球

 胯中腹实炁腾然,不求使然之力劲,腹中自然鼓荡之,实腹力是大力生,炼罴修息自然来,不去费神耗神机,上下做好水火交,自融自产自周天。

 裹胯扣膝裆自圆,圆裆自然裆窍开,尾闾窍开炁上通,皆是腿脚摆放功。脚弓抓地通地炁,地炁自来补元精,脚趾松紧要掌好,开合有度显神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