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和文字的信仰是什么?

7张信仰图片

乐享考试网中小学> & gt高三> & gt7张信仰图片

7张信仰图片

2015-06-22

第一张信仰图:梦的天空格外蓝_800字。

随着高三的到来,梦想已经在每个人的心中萌芽...

原本深埋在心底的神奇种子,在这一刻破土而出,迅速成长!这颗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变成参天大树!而这个过程是我们长大后实现梦想必须要经历的。

或大或小的梦想,都离不开信念的支撑。没有信仰,梦想就会变成空想,甚至是白日梦。抛开名利背景,信仰是对自己所执着的东西的追求。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无论你是否支持,你依然有一颗赤诚的心,坚持自己不死的信念。纵观历史长河,这种信念是最容易也是最难实现的。坚持一两天很容易,但是如果坚持两年天天做,就没多少人能做到了。在剩下的一年里,也许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

追梦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化茧为蝶的蜕变过程。在这悲惨的一天到来之前,我或多或少听说了一些高三学生的生活。代名词“高三狗”早已为我们所熟知,以至于我们在未知的生活中体会到已知的痛苦,对高三生活感到一丝丝的恐惧。但无论多么可怕,经历总是不可避免的,逃避和退缩都没有用。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学会以苦难为乐,把苦难变成前进的动力!也许当我们长大后,我们仍然会对现在看来痛苦的充实旅程有无尽的回忆。充实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让我们忘记痛苦的过程,体会结果的甜蜜。

没有人愿意受命运的摆布。在命运面前,我们是沧海一粟,人生却不同。我们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世界上有奇迹,也有一夜之间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例子。每个人都能做到吗?奇迹不会眷顾那些毫无准备的人。懒于生活的人太多了。等待奇迹的路已经很拥挤了。不如站出来,勇往直前,在“枪林弹雨”中寻找转败为胜的机会。

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出路,就像我不相信命运会毫无保留的关上人生的门窗。这就是死亡和来世的真相。同样的,山河无疑,又有一村。不把自己逼到绝境,怎么可能有“光明的未来”?

最后一年,你推自己一把,也是给自己一次生存的机会。

高三:王敏

第二张信念图:网络的好处_3000字

提出的问题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时,我们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有许多交汇点,正是这些交汇点使青年“爱上了网络”。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虽然年轻人向社会展示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但也是很大的惊喜。然而,许多年轻网民黯然失色的表现并不能为社会增光添彩,让人高枕无忧。

内容1:青少年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特点

一、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80%左右的用户是从1999或者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的,大部分用户都没有长时间在线。具体分布如下:0997前65438+6.3%;1998占14.0%;1999占36.20%;2000年占43.50%。

2.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在家中上网,31.5%在亲友家上网,20.45%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15.0%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10.8%在学校上网。

3.对在线时间和在线时间满意度的估计:年轻用户平均每周在线时间约为265,438+02分钟,即每天约30分钟。37.0%的用户认为自己的在线时间“刚刚好”,12.0%的用户认为“多一点就够了”,只有0.7%的用户认为“太多了”。31.7%用户认为“比较少”,18.5%青少年认为“太少”。换句话说,50%的年轻用户对在线时间不满意。

四、互联网功能使用:玩游戏占62%;聊天室占54.5%;收发邮件占48.6%;下载保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在线分页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牌(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5.用户和非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用户选择“获取更多新闻”作为最重要的需求,平均为3。81(满分5分,下同)。以下顺序为:“满足个人爱好”为3.74;“提高课程学习效率”为3.71;“课外学习和研究中感兴趣的问题”为3.67;“结交新朋友”是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平均2.8l。

内容2网络的影响

网络的积极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教育者可以毫无顾忌地在网上用自己真实的心态与青少年交流,为德育工作者发现和了解青少年的思想,进行正面引导和全方位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快捷方式。此外,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互动性,青少年可以同时与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增加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可存储等时间延迟的特点,可以延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线上相遇,线下相聚,实现线上德育的滋养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

2.它为求知和学习提供了新的渠道。目前,在中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为知识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校园。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解脱,不仅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他们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

3.拓展青少年的全球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上网开阔了青少年的政治视野和知识,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通过上网,他们可以培养自己与各种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读各种有用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青少年“三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在网络上容易接触到资本主义宣传和文化思想,思想处于极度矛盾和混乱之中,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想。

2.互联网改变了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络上公开坦诚地发表意见,要求平等对话,挑战青年工作者的权威,往往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达不到预期。同时,上网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泛滥。

3.信息垃圾削弱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据专家调查,47%的网上信息与色情有关,约60%的青少年无意中在网上接触到色情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蛊惑青少年的黑消息。这种信息垃圾会削弱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的心灵,误导青少年的行为。

4.互联网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的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色情和非法网站,使用虚假身份交友和恶意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有所增加,如传播病毒、黑客攻击、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以及欺诈。这些犯罪分子以青少年为主,大多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想“玩一玩”、“乐一乐”、“大显身手”。此外,网络上不完善的法制也给了青少年犯罪的机会。

内容3互联网青年的“症状”

第一,认知“快餐-硬结”综合征。

对于很多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来说,互联网就像知识快餐一样,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轻点鼠标就能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立即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至于网上各种时髦的展品,都是受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从不审视和怀疑其结构成分和运行效果。整个大脑在吞枣的时候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麻木的机器,导致很多利诱不仅吞噬了年轻人本该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也阻断了他们对真知的内化。

第二,情绪上的“腹泻-冷漠”综合征。

对于那些没有完全摆脱父权制和适应性教育的年轻人来说,虽然他们的情绪表达在现实中总是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但是很多被压抑的情绪在网络世界中是可以自由爆发的。网上交友、网上聊天、BBS聊天,成为人们忘记权威的压抑、排解孤独、发泄不满的畅通渠道。只是我们观察到,虽然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年轻人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的虚拟网上情感交流,无疑让很多年轻人在释放情绪的同时,试图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埋藏在心底,不愿意向现实世界流露,也懒得与现实中的人交流。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人情世故所动,表现出冷淡的态度。网络成了一部分人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精神锁。

第三,“自主-扩张”症的意志。

在互联网这个无人管理的领域,年轻人可以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需求为准绳,按照自己的个人意志,独立使用线上资源,独立扮演游戏中的各种角色,独立设计出令人惊叹的“小制作”和“小发明”。虽然这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年轻人个性的张扬。然而,我们也震惊于某些人极端自我的“唯我独尊,唯我独大”:有些年轻人就是想彰显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意志一鸣惊人,所以他们愿意在网络上随意制造一个巨大的思想和观点泡沫,甚至让世界以他为主角, 他们不惜做出破坏他人数据、破坏他人网站、入侵他人系统等过激行为,甚至制造可怕的封网。

第四,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1,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青年,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2、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建设。要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种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倡导“五要五不”,即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诚实友善,不侮辱和欺骗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能随意与网友见面;既要维护网络安全,又不能扰乱网络秩序;应该有利于身心健康,不能沉迷于虚拟空间。努力营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3.构建网络与社会互动的青少年教育体系。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社会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传统青少年教育的政治优势与互联网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党政军群组织力量与培养网上青年志愿者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将网站建设与现有青年组织和机构的必要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此外,还应注重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提高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勇敢面对现实世界,积极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

4.培养一批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青年工作者。据调查,有5个。6%的人根本不会用电脑,38。4%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互联网,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与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丰富知识容量,完善知识结构,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使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5.开辟更多更好的青年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目前大部分青少年网站没有新鲜感和时代感,比较平淡,不容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应尽快建设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理念创新的青少年网站,以“主题鲜明、形式生动、清新典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服人”的突破。同时,要加强青少年教育软件的开发和制作,利用法律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打击网络犯罪,走“法治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资料来源: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4期。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中学生上网利弊的调查研究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网络的信息特征促进了中学生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能够不断接触新事物和新技术,接受新思想的挑战。杨教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