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SU47性能到底如何

苏-47“金雕”前掠翼技术验证机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的一种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1997年9月25日首飞,最早被称为S-32,不久改称为S-37。2002年又被重新命名为苏-47。其设计重点突出在大迎角下的机动性和敏捷性以及飞机的低可探测性,基本的尺寸和重量数据与苏-37类似,机头、机尾和座舱与苏-35相似,起落架与苏-27K相同,采用苏-35/37的4余度数字式电传飞行控制系统。 该机采用前掠机翼,有明显的机翼翼根边条和长长的机身边条,能降低阻力和减少雷达反射信号,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在亚音速和大攻角时有很好的气动性能,可增加飞机的航程和高空机动性,并能充分利用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扇形不可调进气口道位于机身边条下方,S形进气道侧面靠近机翼前缘处装有鸭翼。双垂尾略向外倾斜,机身中部有两个大的辅助进气门,并且采用雷达吸波涂料对飞机进行了隐身处理。 由于资金限制,该机的前两个阶段的飞行试验到2000年中期才结束,***飞行了90多次,进行了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2001年5月,该机开始第三阶段的飞行试验,为研制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积累经验,飞行试验将持续到2005年。2002年5月,苏霍伊被选中作为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主研制商。俄罗斯的第五代歼击机在性能上不能低于美国的JSF,在一系列参数上不低于F-22,主要特点首先是多功能性(既可空战,也可打击地面目标)、超级机动性(能完成低速和大攻角的可控飞行)、隐身性(光学、红外和雷达波段的低可探测性)、短距起降(在使用长为300~400米的跑道起降),可能会在该机的基础上进行研制,但不会采用前掠翼布局。同时苏霍伊将该机重新命名为苏-47,强调该机不仅仅是验证机,以后会发展成为生产型飞机。苏-47 为串置式三翼机,机翼为前掠式,采用了融合体技术。由于采用了吸雷达波涂层和大量复合材料,以及使用弯曲的进气道、保形外挂架、前掠机翼等设计措施,飞机对雷达的反射面很小,约 0.5~3 平方米左右。不含空速管,飞机长 22.6 米。机身头部为机载雷达舱,在带空速杆的卵圆形雷达罩内是雷达天线。后面是光学雷达、驾驶舱,驾驶舱下部为前起落架舱。驾驶舱采用 Su-27 型座舱盖,由无格框的固定前部(气泡型)和可打开的舱盖构成。机身中段与延伸的机翼边条相融合,其内为燃油舱、设备舱和发动机进气道,其下是主起落架舱。机翼边条下为不可调节的侧向进气道,其形状为扇形。机身后段为两个极其相似的发动机短舱、机翼承力梁、立尾和平尾的承力件,机身最末端为两个设备整流罩。 机翼翼根有向前延伸的边条,其上装有前平尾和前掠式机翼,机翼前缘后掠角为 -20° 。机翼结构上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外翼后缘有副翼和襟翼(襟副翼),前缘可下偏。梯形全动式平尾的前缘后掠角较 Su-27 的大,达到 75° 左右,平尾翼展 8 米。全动式前置平尾亦为梯形,其前缘后掠角约 50° ,翼展约 7.5 米。双立尾的形状与 Su-27 的相似,但向外的安装偏角不大,并具有方向舵。飞机全重35 吨左右。 武器一门30毫米GSh-30机炮,备弹150发,采用保形武器挂架,可携带的武器包括:R-77、R-77PD、R-73、K-74空空导弹以及X-29T、X-29L、X-59M、X-31P、X-31A空对面导弹和KAB500、KAB1500激光制导炸弹等。 编辑本段外形尺寸 机长:22.2~22.6米 机高:6.30~6.40米 翼展:15.2~16.7米 机翼面积:56平方米 前翼面积:5.7平方米 编辑本段性能数据 空重:14400kg 正常起飞重量:25600kg 最大起飞重量:34000kg 高空最大平飞速度:2500km/h 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1400km/h 实用升限:18000m 航程:3300km 限制过载+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