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农村有类似别墅的房子,但在东北几乎看不到。东北不是更丰富吗?

我们体验过住别墅的东北人。我可以大声嘲笑你。你不了解寒冷。我和爸妈住85平米,每年冬天交2000多块的取暖费。家里有个店铺,照片面积600多,实际使用面积800多。每年交28900元左右的取暖费。

平时店里人来人往,也不觉得冷。他们住的小区暖气一直还可以,2020年之前都不觉得冷。

2020年初第一次封城的时候,一个户外的乡下人从我们单位回来。

那时候买口罩不容易,吓得我和爸妈带着狗、被子、锅碗瓢盆搬到店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刚去的时候,“霸道总裁每天从自己几百平米的大床上醒来”的想法在我脑海里一闪而过。

待了几天差点没冻死。

没有人来往,这个房子里只有我们三个人和一只狗。我和妈妈住在一楼的一个房间里,爸爸住在二楼。

住在楼房里,狗到处上窜下跳。

你不知道一楼有多冷。天气又阴又冷。我家有十组地热管道,好多暖气片!没用的!邬立定

多了十八九度!能打开的窗户全是冰!我和妈妈住在全密封落地窗的房间里,最温暖,但比不上家。要知道,东北冬天的室温一般都在26度左右!

晚上睡在这里冷死了!我们交了两万多的取暖费!

我爸住的二楼,白天应该比一楼暖和,但是二楼没有隔断,只有一个房间,刷Tik Tok的时候有回音。我爸也是冻的,睡觉都戴个瓜帽。

每天我们三个人,和狗一起,去三楼一个以前的主人私自搭建的大玻璃房晒太阳,只是为了取暖,但是晚上。

不能住,玻璃房更冷!

在阴天,我们失去了晒太阳的机会,几乎一整天都蜷缩在被窝里。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吃。其实我爸爸做的饭很难吃。每天都有各种形式的火锅,就是各种东西洗干净煮熟了再吃,不允许煮。虽然很难吃,但是很温暖!

洗澡更麻烦。还好对面的邻居是祖道佳酒店。我们认识我爸妈几十年了,就在这条街偷偷摸摸的。

大白趁他不注意跑去洗漱。

晚上要上厕所,最烦了。妈的,冻屁股和在大马路上上厕所不一样。

住了一个月,我们三个都是自闭。人和低温下的电子产品一样恶心。

那段时间,我睡得很不好。太阳一落山就很困扰,然后回家后吃了很久的褪黑素。

真的,大房子又冷又暖又贵,住起来太憋屈了。家人少的话,谁在东北买大房子,谁就冻死了。对了,我还记得一件事。刚工作的时候在外地,想租个大房子试试。我妈给我租的。

三房一厅,面积130多平米,还有一个大阳台和杂物间,客厅和卧室都很大,自己住。后来亲戚的姐姐离婚后来短暂住了几天,大部分时间主要是我一个人住。?

真的很冷。晚上睡觉一定要穿睡衣。而且很容易感到孤独。有一次我在下午四点左右回到家。

很多,阳光斜照在地板上,我看到客厅里有很多灰尘。只有卧室的入口有脚印。我也

说不出为什么,突然觉得好孤独。我特别想流着泪给姐姐打电话,让她回来和我一起住。感觉真的不如租房。

80平米以下的房子。

东北人口少,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少数有两个孩子。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有个温暖的群体真的很尴尬。

寒冷和孤独会教会你做人。你试试。白天外面30度,找个零下20度的超大冷库。你打开门,等一会儿,直到门口。

差不多零上189度的时候,到这门口走一天就知道冷不冷了。

如果你没有找到一个洞穴,等到外面零下20度,你点燃一堆篝火,在火附近的一个区域,大约零下18度。

坐一天,感受一下冷不冷。

但是大家都可以理解,在同样的温度下,有风的天气比无风的天气更冷吧?更何况风是零度以下的。

室外20度。这不是冷风,是感冒了。

也有人说,南方的冬天室内外都是零度左右,比东北室内十八九度的冬天还冷。你的天气叫这里。

秋天有什么好冷的?我们在秋天不使用暖气。

另外,这个问题问为什么东北不建大房子?我回答了同样比例的取暖费,小房子一年才交两千

很多,室内可以达到零下26度以上,因为楼里有邻居,只有前后墙会吹冷气,

它一定会让你保持温暖。大房子交了两万多的暖气费,室内温度最多也就十八九度。如果是别墅,就在周围。

而且一定很冷。墙得有多厚才能让室温更高。北方包括东北都要考虑保温。我算过一笔账,不考虑保温问题,同样的钱可以盖二楼。这辈子别干别的了。挣钱盖房子,弄个大房子暖暖和和冷冷的过日子,挺烦的。我分享一下这个经历,告诉你住东北大房子的坏处。你可以告诉我南方冷还是东北冷。不懂就别那么嚣张,然后说我不冷,给你做件貂皮大衣冬天穿。

正是因为土地充裕,东北农村才不需要建多层楼房。以前就算孩子多,也是炕上养的。

我20岁就自己出去盖房子了。改革后,由于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家三口住在东北农村。

独栋平房(一般是三间大瓦房),超大院落的现象。

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洪水多发,不仅是江浙、湖南、广东、安徽、云南这些地方,像沿江居住的地方也是如此,方便航行。其实这些地方湿气重,靠近地面的地方又冷又湿。通过养房子,住楼上,既能防潮,又能减少洪水带来的麻烦。一楼一般用于做饭、洗衣、储物。这就给了南方建筑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尤其是徽派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