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铁拉尔夫》中有哪些有趣的设定?

(主要表现在难以逾越的阶级划分和被严格限制的主角拉尔夫的现实生活选择上),他完全沉浸在影片营造的怀旧和奇幻氛围中。那么当你以更丰富的个人体验来到第二互联网,那些带有微妙焦虑的人生体验就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虽然这一系列的狂欢喜剧动画一如既往的丰富多彩,但背后的黑暗背景却更加厚重。

在更广阔、更光鲜的网络世界里,功能是“毁灭”的拉尔夫不再有自己的容身之地。显然,这部续集没有完美的结局,却成了他的《迷失在互联网里》,是创作者在“虚拟”中对“现实”的忧郁回顾。

“虚拟”还是“现实”

虽然《无敌破坏王2》难免与年初同样火爆的《Ready Player One》相提并论,但其实两者所构建的世界观存在很大差异。

在《Ready Player One》中,斯皮尔伯格构建的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非常清晰:科技是现实的力量,虚拟世界是由科技创造和定义的;虚拟世界的斗争是现实世界斗争的反映;最后结论:捍卫虚拟世界的纯粹,但不要放弃现实世界。

我们似乎可以从最后的玩笑中得到一个“回归现实”的模糊的生活真相但实际上,作为一种脱离现实的存在,虚拟技术制造切断了实际的生活时间。这样看来,Ready Player One的世界观在于“虚拟”与“现实”的二分法,结局是“虚拟”对“现实”的单向控制。

一号玩家准备好了

破坏王拉尔夫显然不同。

在第一部中,电影基本上创造了一个完全封闭的虚拟世界。它并不坚持区分虚拟与现实,而是将现实生活的复杂关系嵌入到虚拟世界的人物塑造和关系中,让非玩家也能获得丰富的情感共性和游戏体验。

在第二部中,这种虚拟与现实的复杂交织关系在网络想象中被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我作为一个封闭节目中的“虚拟”主角,一不小心掉进了这个与“现实”有着更直接互动的网络空间。网络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如何区分主角的动作属于虚拟还是真实?创作者自始至终没有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饱满的剧情和富有想象力的科学可视化,带领观众到达各种矛盾、犹豫、迷失的节点,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