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的四个特征
平安校园的四个特征:稳定、秩序、理性、和谐。
1、稳定:
稳定是相对于动荡而言的,即平稳、安定。首先,稳定不是仅指校园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稳定,而是指高校的整体稳定,包括教学稳定、校园生活秩序稳定、人心稳定等。
其次,稳定不是静态的稳定,它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僵滞不变的状态,而是指其结构在运动中保持某一固定形式和基本一致的适应方式。
2、秩序:
秩序即有序,是相对于无序而言的。有序意味着行为的规则性、进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测性。校园秩序是校园各个有机体在运行变化过程中,其内部各个方面保持相对平衡、稳定和协调的状态。
3、理性:
理性,是人们主观认识力、分辨力、感受力、控制力的集合。在平安校园建设上倡导理性,实质上就是增强广大师生的是非善恶分辨力和行为控制力,减少或消除情绪化的盲目冲动,通过理性沟通,诚意地进行讨论和协商,以达到***同的认识,并据此***识来处理事情和治理学校。
4、和谐:
和谐,意味着人际关系的融洽、宽松和团结。主导高校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力量——广大师生应从发展需求的高度审视处理自身发展的关系问题。和谐校园将是稳定、秩序、公平公正及其基础上的理性化社会的集中境界,是平安校园建设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的方法:
1、“平安校园”建设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的安全是校园平安建设的主题,学生的自我参与和自我 教育是建设“平安校园”的前提,只有把学生融入进来,才能真正地使“平安校园”深入人心,才能切实保障校园平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此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平安建设,旨在加强学生的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能力。学校保卫科可以下设保卫处助理团,作为一个学生社团,助理团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目的在于维护学校正常秩序,保障校园全方位的安全。?
2、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安全教育,营造“平安校园”建设氛围
学校通过校报、有线广播、有线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报栏、海报栏等载体组成了立体的宣传网络,使“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每学期还可利用课余时间校保卫处组织与学生会联合进行法律宣传和防毒、防诈、防骗、防赌等系列安全教育及业务培训,开展由广大学生参加的消防、反恐、地震、防空、自救等突发事件专性演练,让学生知法、懂法,能够分清合法与违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