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领袖们的亲情观的读后感500字
***和国领袖们的亲情观的读后感
品读***和国领袖们的亲情观,深为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可贵品质所感动。尽管***和国领袖们的出身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革命、工作经历也不同,但他们坚定的***产主义信念,坚强不屈的性格,严于律己的作风,清廉朴素的生活,却是一致的。他们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家庭的热爱,对亲属的严格要求和热情帮助,对金钱物质的淡泊,都是相似的。也正因为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如此的亲情观,才得以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身心为民干事,成为人民信赖和拥戴的***和国领袖。
由此我想到,“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讲感情、重亲情乃人之常情,也是人类这个“大家庭”繁衍生息必不可少的纽带。但是,对于***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却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些原则,为***产党人的亲情观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然而,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有少数领导干部却在亲情关前屡屡落马,出现了一些千夫所指的“腐败家庭”。如深圳市原副市长王炬利用职权为女儿、女婿转手倒卖土地大开绿灯,违法减免土地出让金,索贿受贿;贵州省原省长刘方仁在儿媳“不为自己也得为子女想想”的劝导下,违法干预土地批租、国有企业股权转让,自己和儿媳从中大发横财;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伙同其子李勃***同收受贿赂累计人民币1000万元,港币640万元……一心想让自己和家属、子女过得比别人好的王炬、刘方仁、李嘉廷,最终带给自己、家庭和子女的不是幸福、高贵,而是灾祸。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扭曲了的、极端自私自利的、和党的宗旨格格不入的亲情观。
可见,领导干部如果能给子女、家人正确的引导,并树立高尚的亲情观,则是子女之幸、父母之幸、社会之幸;反之,如果把私欲灌入亲情,一味为攫取财富而不惜铤而走险,则最终会落个身败名裂,毁了自己,害了家人。
所以,我想,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在原则和亲情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牢记毛泽东同志的亲情“三原则”,胸怀法纪,情系人民,面对亲情友情,能够以公字当头,人民利益为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便利,为配偶、子女、亲友谋取非法利益的有关规定,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其次,要懂得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意味着义务,责任重于泰山。在对待亲情问题上必须做到: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分清,公权力运用与个人和家庭利益分清,职务行为与私人行为分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能把手中的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再次,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领导干部在管住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家人,使家庭保持平民之风。唯此,才能经受住权力、亲情、金钱的考验,才能自觉地构筑道德和法纪防线,筑牢反腐倡廉的“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