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夫长坦克的简介

英国陆军第一次使用逊邱伦坦克作战是在侵朝战争期间。此后,埃及、以色列、伊拉克和约旦等国在中东战争和黎巴嫩战争中,印度在印巴战争中,澳大利亚在越南战场上均使用过。

1945~1962年英国总***生产逊邱各型主战坦克4423辆,其中MK1型100辆、MK2型250辆、MK3型2833辆、MK5型221辆、MK7型755辆、MK8型108辆、MK9型1辆和MK10型155辆,总***出口逊邱伦坦克2500辆以上。

在英国陆军吸取役的逊邱伦坦克从60年代末开始逐渐被奇伏坦(Chieftain)坦克所取代。

逊邱伦坦克的使用实践证明,它具有装甲防护性可以提高,火炮口径可以继续加大的潜力。该坦克最初安装1门76.2mm火炮,第一次提高火力时被83.4mm火炮取代,后来又被105mm L7式火炮取代。该火炮为其他一些国家所采用,目前仍是豹1(Leopard 1)、梅卡瓦1型(Merkava MK1)、M48A5、M60A1/A3、Pz61/68、74式和S坦克、维克斯(Vickers)坦克和M1坦克的主要武器。该坦克在服役期间还有其他改进,包括增加燃料携载量和安装反向旋转的车长指挥塔,但各种型号逊邱伦坦克使用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则基本相同。

名称 逊邱伦主战坦克

Centurion Main Battle Tank

Royal Ordnance Factory,GB

生产单位 里兰德汽车公司、利兹皇家兵工厂和伍尔威奇皇家兵工厂、维克斯有限公司埃尔斯维克厂

Leyland Motors,L 1943年,英国坦克设计部门开始设计一种称为A41的重型巡洋坦克,要求有良好的装甲防护性,安装1门76.2mm火炮,具有较好的越野行驶性能。A41坦克模型于1944年制成,1945年初制成6辆样车。这些坦克虽送到德国战场,但未赶上参加战斗。后来生产的A41型坦克称为逊邱伦MK1型坦克,防护力提高后的A41A型坦克称为逊邱伦MK2型坦克,两者均安装1门76.2mm火炮。

1943年,坦克设计局被要求设计、制造一个新的以A41为原型的重型巡洋坦克。在 考虑A系列的各种平庸设计,和德国8.8cm口径防空炮所造成的威胁,陆军部要求  设计做重大修改,具体如下:增加坦克的耐用性和可靠性,能承受88炮的直接命  中,并且要提供对地雷更大的防护,同时把最大重量控制在40吨的范围内。最高  时速不是至关重要的,而灵活性应该等同彗星。一个高的反应速度也是必需的。

该部门在彗星坦克上使用的五轮长程悬挂上增加一个负重轮,并把二三轮之间的间距拉大已获得更大的车身。带有垂直弹簧圈和侧裙板的克里斯蒂悬挂被带有三个水平方向弹簧的霍斯特曼悬挂所取代,外部的每侧都安装了两个车轮转向架。霍斯特曼悬挂未能提供和克里斯蒂系统相同的乘坐质量,但占用了更少的空间和更易维护。在损坏的情况下,单个悬架和车轮装置可以更容易的更换。车体还被重新设计,采用了焊接和倾斜装甲,和备受推崇的17磅炮作为主炮,一门20mm polsten机炮被独立的安装在铸造炮塔的左边。伴随着被彗星和克伦威尔所使用的路虎生产的罗尔斯·罗伊斯的流星引擎,这个新的设计将会有有益的表现。  方案开始后不久,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原定的40吨以内是不能使其承受88炮的攻击。原定的规格是为使A41能够使用现有的Mark I 和Mark II运输拖车,这限制了坦克必须控制在40吨以内。陆军部决定建造新的拖车是明智的,而不是阻碍一个似乎是极好的设计。原定的40吨设计的原型车完成之前,重型版的设计也进展顺利。新版本的装甲相当于最重的步兵坦克,同时改进悬挂和引擎使其拥有比早期巡洋坦克更佳的越野性能。A41是第一个可以做到“Do It All”的英国坦克,主导了一个新的指标“万能坦克” 百夫长出现后不久,皇家军械所就完成了QF20磅坦克炮(84MM)的研制。由这点,20MM的Polsten的效用已收到质疑,它对军队来说口径略大,因此被替换为一个完全在炮塔里的贝萨机枪。新的百夫长MkIII还装备了全自动垂直稳定系统,使其能精准的在移动中射击,极大的提高的战场上的表现。MkIII的生产开始于1948年。因为MkIII比MKII和I型强力很多,所以早期型都在MkIII到达时退役了,老的坦克要么被改装成百夫长装甲强修车(ARV)要么被升级到MkIII标准。20磅炮仅用了很短的时间(不确定)在皇家军械工厂推出105MM L7坦克炮之前。所有后来的百夫长都使用了L7。  Mk7型号设计完成于1953年并于不久后生产。  百夫长被用来作为一系列特殊装备的基础,包括战斗工程变种和165反坦克装甲车和皇家工程师(AVRE)。这是有史以来服役时间最长的坦克之一,作为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主战坦克在整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服役,并作为AVRE(Assault Vehicle Royal Engineers 皇家工兵装甲车)在海湾战争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