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石材趣味教案
大石头课堂趣味教案1教学目标;
1.想象普通石头的形状,制作石头玩具。
2.学会发现自然中的艺术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先说说我自己的石头(我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石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
1,介绍一下嘉宾老师。
2.请介绍一下1-2的孩子。
老师总结: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石头,非常漂亮。石头不仅可以用来铺路、盖房子和制作粉笔,还可以用来观赏和制作玩具。
第二,欣赏
1.欣赏成品(看老师用石头做的玩具?)
讨论:你喜欢哪个玩具?为什么?
老师总结:这些石头玩具颜色鲜艳,形象可爱,非常漂亮。
2.欣赏制作过程
讨论:这三个石头玩具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
总结:这些石头玩具有的是一块石头做的,有的是几块石头做的,有的是用了一些辅料,但都是以石头为主,根据石头的形状来想象和变化。
第三,想象和制造。
想象
1,梯形石发散想象。
2.激发想象力
你手里的石头能做什么?怎么会?
3.儿童创作。
根据自己选择的石头大胆想象。
石头玩具应该以石头为主。
第四,展示沟通。
1,给嘉宾老师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2、1-2儿童作品展示。
猜一猜:这是什么石头玩具?
你有什么问题和建议吗?
趣味石大班教案2设计背景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这个活动也是由一个孩子偶然的发现而产生的。可以说,这个活动是从孩子的兴趣中产生的。石头很常见,孩子们也很熟悉,这符合新大纲中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儿童生活”和“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作画的乐趣。
2.能够大胆组合石头,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过的石头形状创作故事,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能力。
4.进一步学会在规定的范围内均衡地进行美术活动。
5、根据色彩大胆合理的想象。
重点和难点
在技巧方面,我可以运用想象力,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达事物。在此基础上,我使用各种辅助材料来改善整个石画。二是有自己的创新,可以大胆合理的使用各种辅助材料。
要准备的活动
1,各种形状的小石子(洗净、烘干、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彩纸、毛线、人造花、双面胶、吸管、吸管、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每个小组都有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入图片,展示实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
1.它们是由什么制成的?
2.你以为这小石象是* *?3.* *和* *有什么区别?
(2)教师引导幼儿看、说、想一块石头是什么样子的。
要求:
1,每个孩子选择一个喜欢的石头,玩耍,交谈,想想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能变成什么样?
2.告诉你的伙伴你的石头能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你把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们看起来像什么?
(3)老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孩子先在纸箱里组合石头,然后装饰石头,再用双面胶把石头固定在纸箱上,最后装饰纸箱,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
1,孩子首先要想好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样子。
2.使用各种漂亮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首先要想好你要怎么装饰才能编好故事。
(5)小朋友创作石画,老师指导。
老师重在引导孩子大胆想象,能把各种石头组合成各种形状。鼓励孩子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和工具。
(6)创造故事
老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孩子用自己的石头创作故事。
教学反思
(一)这项活动的成功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创作石画的乐趣。孩子的作品大多能独立于老师的榜样,有自己的创新,能大胆合理地使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很好的实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新的想法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反思,我认为存在以下不足:
1.当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制作方法时,一些孩子正看着他正在摆弄的石头。下课后,我在想,如果我提前把制作方法介绍到前面,然后让他们操作石头,是不是会更好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们操作完材料后,会听老师讲解。这个时候,太多孩子的注意力被石头吸引,而不是老师的语言。
2.教师资料摆放不合理,给孩子操作带来不便。问题是课前准备活动的时候没有仔细思考,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这个素材的摆放。以前我的想法是,好的班级就是你组织的时候孩子能按照你的思路去做,能更好的实现你预定的目标,但不然,一个好的活动,除了老师在活动中的引导,能让孩子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实现你预定的目标,老师的课前准备活动也很重要。这里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准备,也包括老师资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需求。
3.一开始的介绍太过复杂,导致后来的制作方法介绍不到位,尤其是用双面胶把石头粘在鞋盒上这一关键点,没能给孩子解释清楚,导致孩子后来的操作出现一系列问题。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师,除了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还可以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你的意思给孩子讲清楚,这是我目前的困惑,我想也是几个新老师的困惑。以后,我觉得除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关键还是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与孩子对话和沟通,让孩子“听”明白你想表达什么,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老师的例子太少,不利于孩子观察。我的例子在这次活动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为例子太小,造成了孩子观察的不便。本来例题在这次活动中起到的是示范和帮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但是仔细一想,我没能很好的体现例题的这个特点。这个例子就像在活动中行走一样,没有其他用途。
儿童的创新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项活动中有许多创新。比如用石头组合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为小人做了一根漂亮的“头发”;用一根吸管为不倒翁的气球做了一根绳子,知道如何利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此外,还有许多孩子非常仔细地观察石头的外观,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许多儿童作品让我们刮目相看。
总之,作为一名刚跳槽的年轻教师,我还有很多不足,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和老教师们一起努力学习,多阅读相关资料,多了解幼教界,用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除了这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从孩子出发,理解孩子,亲近孩子。
大石头第三课趣味教案一、活动目标:
1,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绘画、粘贴、切割等技巧,装饰石头娃娃。
2.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孩子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活动准备:
自制的石头模型,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刷子,水彩颜料,涂抹,胶水,绉纸,便利贴,毛线,布,剪刀等辅助材料。
三、活动过程:
1,请观看石像模特的表演,并指导对娃娃服装的观察。
2.讨论:你喜欢哪个娃娃?他有什么特点?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配色怎么样?
3.请孩子们帮助设计石头娃娃风格的衣服。
4.简单的给孩子介绍一下制作材料和注意事项。
5.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制作不同的作品。
6.制作好的作品陈列在展台上,孩子们互相欣赏。
7、儿童用音乐、石头模型表演。扩展活动:
鼓励孩子按照自己制作的石娃娃形象回家,和父母一起创作“石娃娃的故事”,培养推理和想象力。
趣味石教案4活动:大班美术活动——趣味石画
活动目标:1。学会用各种材料装饰石头,体验石画的乐趣。
2.能够大胆使用石头,塑造新颖的形象。
3.我喜欢参加艺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石画图片、颜料、画笔、泡泡泥、毛线、双面胶等。
活动流程:
第一,进口
1.观察各种石头,了解石头在颜色、形状、大小上的区别和不同。
2.老师总结了石头的形状特征。
二、基础部分:
1.欣赏石画,讨论如何制作。
(1)老师展示各种石头模型画给小朋友欣赏,集体讨论。
(2)让孩子说出自己喜欢哪幅石画。为什么?分析一下你喜欢的作品是如何制作的?用了什么材料?
(3)教师讲解三个代表作品及其制作方法。
A.颜料石画的装饰方法及注意事项。
B.选好石头后再用辅料。
材料装饰方法及注意事项。
C.启发孩子利用各种石头创作出不同形状和风格的作品。
2.孩子选石头,大胆创作,老师巡回指导。
第三,结语部分
1.请把你的作品贴上标签,放在展区。
2.孩子们欣赏彼此的作品,并进行讨论。
艺术教研组
有趣的石头教案5设计意图:
教育活动的选择要“贴近儿童生活选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儿童的阅历和视野”。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主要以石头为绘画材料,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对于生活在石林的孩子来说,虽然石头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但是孩子对在石头上画画还是很新奇的。这些石头甚至成了孩子们的亲密玩伴。通过他们,孩子们了解并发现了自然。从自然中发现美,创造美。作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通过儿童感兴趣的石画,抓住时机,培养儿童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儿童成为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本次活动旨在鼓励孩子们借助石头这一特殊物体大胆想象,并对石头进行绘画和装饰,让孩子们体验接触自然、自主创作的快乐。活动内容:石画-奇石。
活动目标:
1.尽量在石头上设计自己喜欢的鱼图案,大胆使用颜色。
2.体验在石头上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石林画、石屋画、石头作品、底色好的鹅卵石、水彩笔(和孩子一样的数量)、湿纸巾。
活动流程:
第一,通过猜谜游戏,引起孩子的兴趣。
1,敲门
老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猜。你想玩吗?”
“请猜猜是什么声音?”(老师敲敲石头)
2.猜测
老师:“那么,刚才的声音是一块石头发出来的。”
二、图片导入:初步了解石头的作用。
老师:老师让孩子们看关于石头的图片。
我们家乡有许多石头。当许多大石头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石林风景区,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更小的石头可以建造坚固美观的石头房子,但是小鹅卵石除了铺路还能做什么呢?
第三,石头变魔术
1,老师:“今天,石头宝宝要变魔术了。要不要看一看?”
2.展示小鱼的图片
老师:“老师,先问你有没有看到一条小鱼?”“你在哪里见过?”“你见过的小鱼都是什么?”
(展示小鱼图片)“那你看看这是什么?”“他是什么做的?”“原来这就是石头宝宝的魔力。你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改变吧!”
3.老师展示了这幅画
首先,拿起一块石头,想想你想把她变成什么样的鱼。然后用黑色记号笔给鱼穿上新衣服,试着用不同的线条装饰鱼的身体。
最后用彩笔画出漂亮的颜色。)
老师:“你看,老师的小鱼好了。好看吗?”
“要不要自己试试?”
第四,引导孩子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1.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块石头。看一看,想一想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能变成什么形状的小鱼?
2.告诉你的伙伴你的石头能变成什么?怎么改?
五、幼儿创作石画并提出绘画要求。
1.用黑笔在小鱼身上画线条和图案,用彩笔上色;
2.保持石画干净;
3、小手脏了用湿纸巾擦。
儿童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个别辅导。帮助个别孩子创作石头,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独立创作的快乐。提醒孩子注意色彩搭配,保持画面整洁。)
七、石锅鱼展览
展示小朋友的作品,让小画家告诉你是怎么做出来的,画的是什么。引导孩子互相欣赏。
有趣的石头课教案6活动目标:
1,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绘画、粘贴、切割等技巧,装饰石头娃娃。
2.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孩子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自制的石头模型,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刷子,水彩颜料,涂抹,胶水,绉纸,便利贴,毛线,布,剪刀等辅助材料。
活动流程:
1,请观看石像模特的表演,并指导对娃娃服装的观察。
2.讨论:你喜欢哪个娃娃?他有什么特点?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配色怎么样?
3.请孩子们帮助设计石头娃娃风格的衣服。
4.简单的给孩子介绍一下制作材料和注意事项。
5.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制作不同的作品。
6.制作好的作品陈列在展台上,孩子们互相欣赏。
7、儿童用音乐、石头模型表演。
扩展活动:
鼓励孩子按照自己制作的石娃娃形象回家,和父母一起创作“石娃娃的故事”,培养推理和想象力。
有趣的石头课教案7活动目标:
1.了解石头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够使用石头进行艺术创作。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可以用刷子把石头刷均匀。
难点:利用石头造型进行艺术创作。
活动准备:
1.几种不同形状的石头。
2.颜料,刷子,水桶,纸盘,双面胶,塑料垫。
3.一些石头创意电子稿的图片。
4.《我是小石头》CD曲。
活动流程:
一、引起兴趣,交流讨论者:小朋友,我给你带了点东西。看,这是什么?(斯通)你还在哪里见过?它能用来做什么?孩子们说石头有很多用途。石头还能由什么构成?
二、展示欣赏提出要求1。展示石塑画,说说石塑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示范并提出要求。
师:有的石画是根据石头的形状想象画出图案,有的石画是根据石头和粘贴造型组合而成。所以首先要选一块石头,看看石头头是什么样子的,能做出什么画来。然后在石头上涂上美丽的颜色。换颜色的时候,一定要把笔在桶里冲洗干净。将笔轻轻冲洗干净,不要扔在别人身上,将水挡在桶边的刷头上,然后用干毛巾吸干。蘸上颜料,画出美丽的图案。如果有颜色,及时用湿毛巾擦手。把石头放在盘子里,加上漂亮的花边,一幅石画就完成了。
3.播放精美的石画,邀请小朋友欣赏石画。
老师:这里也有漂亮的石画。让我们看一看。
三、启发引导,拓展想象力1。交流和想象。
老师:你想画什么样的石画?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石头形状,并告诉他们的同龄人。
2.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四、儿童创作,老师和指导老师:石头王国需要很多奇形怪状的石画来举办“石头创意展”。孩子们都是小艺术家。快来大显身手吧。
趣味石头教案8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石头,在山川、河流、田野、小径上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这些大小不一的不起眼的石头,却能引起孩子极大的兴趣:“咦,这石头怎么有花纹?”“石头是哪里来的?”“石头能用来做什么?”顺着孩子们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转角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体验到石头更多的用途,创造出更多的石头形状。
教育功能:
1,知道很多石头组合会变成什么样子,明白赤脚踩鹅卵石对身体有好处。
2.利用自制的石头模型、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刷子、水彩颜料、橡皮泥、胶水、皱纹纸、便利贴、羊毛、布、剪刀等辅助材料,让孩子亲手设计不同的石画和各种石头形状,培养他们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类型:艺术剧:
1,展示一些石头的形状,让孩子说出它们的样子?讨论:你喜欢哪个石头娃娃?为什么?你想试一试吗?
2.老师选择一些鹅卵石做成各种石头形状,比如一朵花、一座房子、一挺机枪、一只小乌龟、一个洋娃娃,让孩子们观看。
3.用橡皮泥和其他材料给石头的形状上色或添加图片。
4.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制作不同的作品。
5.制作好的作品陈列在展台上,孩子们互相欣赏。
指导策略:
石画主要是用石头来塑造造型,材料比较简单。在集体活动中,大多数孩子喜欢玩别的游戏,而不喜欢玩这个游戏。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用生动多彩的成品吸引孩子。
2.组织全班小朋友创作石画,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造型,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表扬。我试过这种方法,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3.用双面胶把孩子的作品固定在硬纸板上,让其他孩子观看,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更喜欢创作石画。
趣味石头课堂教案9【活动目标】
1.通过猎石、观石、玩石等活动,激发孩子认识石头的兴趣。
2.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各种石头的特性。
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关于石材、各种石材、石材制品、石材工艺品、石材饰品等的照片、图片和视频资料。
[活动流程]
看看我收藏的石头。
(1)各种石头随处可见,有些非常珍贵。
(2)有各种颜色的石头。
(3)石头的花纹也不一样。
(4)石头的形状有很多种,有鹅卵石的,有圆的,有扁的。
(5)有些石头表面光滑,有些粗糙。
石头有什么用途?
(1)普通的岩石、鹅卵石、大理石、花岗岩都可以用来铺路、造桥、盖房子。
(2)翡翠、红宝石、蓝宝石、钻石是比较珍贵的宝石,可以作为装饰品。
(3)寿山石,当地盛产的名石,特别珍贵,可以做成工艺品。
试一试。
(1)当你把石头、木块、塑料、土块、混凝土、土块等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什么?变成水?
(1)木头和塑料漂浮在水面上。
②石块、泥土沉入水中。
无论大小,石头都会沉入水中。
(2)用锤子敲打石头、木块、塑料、铁块,观察敲打时会发生什么。
锤子砸到石头后,我看到了一点火花。
(2)用锤子敲打木头、塑料、铁时,不准有火花。
(3)用石头砸钉子、木板、核桃、土块会怎么样?
(1)石头坚硬,不破碎,不变形。
(2)核桃,土块被石头砸破后。
制作石头艺术品。
形状特殊的石头会让你想到什么?用辅助材料做更多的东西。
(1)单石画。
(2)多石组合画。
(3)巧妙使用粘合剂进行绘画。
(4)各种石头组合成一个小景观。
展示儿童作品。
儿童自我介绍的制作方法及作品名称。
第六,拓展思路
1.在探索石头特性的活动中,还可以将石头、蔬菜、鱼同时放在火上,观察现象,感觉石头不能生长也不能死亡。
2.可以带孩子出去参观,对比未受破坏的自然景观和因乱挖乱挖石头而被破坏的景观,然后通过看一些灾难性的报道、视频、资料片,让孩子感知和了解石头对人类的作用。
有趣的石头课教案10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装饰石头,体验用石头作画的乐趣。
2.能够大胆组合石头,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我喜欢参加艺术活动,体验作品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
2.操作材料:棉签、橡皮泥、毛线、双面胶、瓶盖、皱纹纸等。
3.相机和投影仪。
活动过程
进口活动: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动物朋友。听说他们还给我们带了礼物。你想看看他们吗?
1,小朋友观察石头作品。
2.老师引题:你看到的礼物是什么?你发现这些作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
3.你看到的石头变成了什么?
第二,启发引导,老师示范操作。
1,把石头一个个展示出来,根据石头本身的形状和纹理特点,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有了答案,老师会在投影仪下演示讲解。)
2.让每个孩子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石头,玩耍,谈论并思考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可以变成什么样。
如果把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是什么样子?
3.老师介绍制作材料和方法:首先,想想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样,先引导孩子把纸箱里的石头组合起来,用双面胶把石头固定在纸箱上,然后操作完成作品。
第三,孩子尝试操作。
1,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创作。
2.引导孩子结合石头的外观,发挥想象力,进行操作。
3.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完成作业。
第四,展示作品。
1.展示和评估多媒体作品。
2.让孩子们谈论他们的作品:我把石头变成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