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为什么能成为战场新军?
自从60年代出现了第一代机器人之后,机器人广泛用于生产领域已不是什么新闻。然而,相隔30年后,德国制造的轮式机器人首次投入海湾战场,承担清除生物、化学武器的污染任务,成为现代战场上令人瞩目的一支新军。
机器人用于军事目的研究已进行多年,目前,除德国制造的轮式军用机器人外,还有美国制造的阿尔威人工智能核、生、化侦察机器人,奥德克斯腿式行走机器人,法国制造的RM-180排雷机器人,西班牙制造的奈普罗水下侦察、扫雷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可以从顶端装有的电视摄像系统获得“视觉”,自行测出战场目标的形状。位置和距离,可以由音响传感器获得“听觉”,准确地分辨战场上不同的声音,甚至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获得“思维”,对战场上出现的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并根据电脑的指令,对敌进行攻击。加上机器人本身带有动力,轮式、履带式的机动速度可达20~30千米/小时;腿式的行走方便,徒步速度与士兵一样快,且负重400~900千克,远远超出入的负重能力。
由于这些军用机器人本身所具有工作准确、效率高、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等优点,特别适合士兵难以从事的危险或繁重工作,因此,许多专家认为到2004年,军用机器人可望组成搜索营、布雷营、勤务支援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