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最好的风格是什么?你都知道吗?

一、关于风格新老师迫切想出人头地,所以往往用力过度,导致上课很夸张。其实不论你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或者逗比,或是严肃,或者知识渊博,或者深入浅出,都无所谓。但是最忌讳的是邯郸学步,半途而废,今天看一个老师风格好,明天看另外一个老师语言好,到最后四不像。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说,年段越低越需要亲和力强的老师,一个高三的学生你天天去跟他聊exo他会暴走,相反如果一个初一的学生你跟他聊游戏他会觉得很好,所以不要去刻意增加自己的亲和力,记住你是一个老师,你可以做学生的朋友,但是你还是一个老师。女老师的话本身比男老师有优势,但是也要保持自己的权威性,要不然以后不方便管理。幽默的话女老师可能做的不够,表情夸张一点,比如上文“怒而飞”去表演怒,比如使用夸张地表情,标志性动作(我的标志性动作是面无表情的看回答问题的学生三秒,然后很夸张的说对还是错,量力而行),比如举例子的时候使用自己或者搭课老师(商量好,别开关于家人的玩笑)(学生的话尽量少用,因为你不知道你哪句话会伤害他)。如果是一堂四十分钟的课,让学校大概笑3~6次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哪一天,学生对你说,老师,我一天当中最期待上你的课。此时,你至少已经取得80%的学生的喜欢。甚至,不幽默都无所谓,只要你能最基本的把一节课能够给孩子们的知识点都给全。二、知识储备其实细心的各位老师可以发现,我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有问题,希望各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要犯我这样的错误(我主要是懒得改)。上文中举了很多例子,但是作为新老师可能最犯愁的不是答案,这年头知识这么廉价找答案是很方便的,最难的是问自己什么问题。我的方法是问自己为什么。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这些东西有时候考试确实不考,但是和学生们可以分享,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过秦论》为什么是秦不是之前的周,为什么不是其他朝代,我可以引出议论文写作中论据的选取,比如为什么周树人最后的笔名是鲁迅不是张王李赵迅等等。这个只是一个例子。在基本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对于一篇文章的文学背景要了解,除了书下注释那些弱智的东西之外,最基本的是这个人的人生轨迹,和写文章的目的,如果在之前你的语文老师已经讲过这些,那恭喜你,完全可以不用备课了。在讲文章时,你如果讲不出其他的老师没讲过的东西那就是失败的。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点或者是解题思路,比如高中虚词之究竟有多少用法,怎么记。但是如果你想到你自己独有的知识点时候,请记得分享暂时就这样,有机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