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热血勇士?

故事内核抓得巧妙。影片的重点在表现如何“跑完240里路”上,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场“极限挑战”。他们为什么如此坚定地奔跑,甚至突破了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放在现在,这个问题依然有效,即每个人都有达到极限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坚持。所以《勇士》的可敬之处,就在于提出了跟时代依然能对话的问题并加以影像化的处理,可谓完成了一次主旋律内核现代化的实验。《勇士》在寻找更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方面也给观众带来惊喜。比如,黄团长腿部受伤,这时却接到急行军命令。他不想拖累部队,借口断后想让部队扔下他。但政委不同意,两人争执不下。第二天清晨,团长走出帐篷,全团人已经集合完毕。一句话没有,大家就注视着他,等待出发。画面里一片静默,更加重了眼神投射过来的“无声感”,背景则是霞光绚烂的雪山。这种处理肃穆庄严,没有口号或嘶吼,却更打动人心。电从小切口进入,对各种商业元素进行减法处理,靠人物故事和艺术呈现赢得观众的青睐,堪称战争题材和主旋律影片创作突破固有套路的个性化尝试,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褒奖。

当年红军走过了什么样的路,剧组就走过什么样的路,各种曲折,只有设身处地去感受过,方知究竟。摄制组在四川海螺沟拍摄了一个多月,经常在丛林里穿来穿去,被很多不明蚊虫叮咬,演职人员的肚子、腿、胳膊上全是伤口,有的还起了疱疹,有的伤口周围肿了起来。即便是被蚊虫叮咬得厉害,500多人的团队也没有一个人退缩。

作为一部战争动作片,电影《勇士》在画面呈现和影像处理上也有着突出的特点。特效技术的加强将传统故事重新展现,场面绚丽、壮观,震撼人心。铁索桥上的万丈深渊和火墙密布,极具视觉冲击力。而拍摄角度的设计、画面的交叉剪辑,也使得这场战争更加地紧张刺激。强渡大渡河时,勇士们乘一叶扁舟,在波涛起伏中与急流抗争。同时,与敌军真刀实枪地对垒,炮火纷飞鲜血横流,无不体现出战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