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小屋》高中散文阅读问答
1922年,弗莱堡大学讲师、胡塞尔助教海德格尔在托特纳姆山买了一小块地,自己请人在那里建了一个非常简陋的小屋。从此,“托特纳姆山成为他退隐人世时的居所,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高地。”(弗兰斯基)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海德格尔就去他的小屋思考和工作,他的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在这个小屋里写成的。
我一直没有机会亲眼看到这座神奇的小屋,但在看到这座小屋的照片后,诗人王家新这样描述:“小屋后面是苍翠古老、随山势起伏的黑暗森林的边缘;小屋左侧的山坡,冬天是滑雪场;茅屋下面和对面阳光充足的远处,整个狭长的谷底和点缀着三五农民住宅的开阔山坡,呈现出一种雄伟的精神氛围。”如此崇高、深邃、幽静、孤独的居所,怎能不生出哲理性的“思考”?
哲学是一门孤独而安静的学问。热闹热闹可以讨论“当下的事”,比如经济社会问题。但如果你想思考“不在场的事物”,比如关于上帝、关于灵魂、关于宇宙的起源,你就必须“走你孤独的路”,生活在与宇宙、上帝、灵魂融为一体的氛围中。
现在很难找到一个清高、幽深、安静、孤独的地方生活了!哲学家们早已告别了坐冷板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世界。他们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讲学,管理项目,颁奖,发表文章和专著...
一个身心不能独处,不能安静的人“不再毗邻本源”(霍尔德林语),所以不可能有思想!俗话说,文如其人,其实文如其境。如果环境不清静安静,其文笔必然低俗。所以有人说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做废书”!
《哲人小屋》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和现象学家胡塞尔一样,他可以甘于孤独几十年,远离名利,以一种安静隐退的状态,一次又一次地投身于哲学问题。胡塞尔已经出版了近十年的“几乎什么都没有”。他把自己从一切外在的事物中分离出来,积蓄全部的思想能量去冲刺里程碑式的宏大哲学理论:现象学。如果这事发生在今天,那就太不可思议了。在量化评价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一个教授十年都没有成绩,那就只有下岗了。
胡塞尔有一句话让我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绝不能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时代的诱惑太多了!永恒值多少钱?
当我们被时代的华而不实所迷惑,忘记了永恒,当我们厌倦了周围嘈杂的计算,渴望离开的时候,我们太需要一个“哲学家的小屋”来安顿我们漂泊和失落的灵魂了!
这个小屋一定要建在乡村,最好像海德格尔那样建在苍翠古老的森林边缘。支撑房子的木头和隔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房间简单安静,简单的书桌旁放着一排排喜欢的书。小屋外,泉水潺潺,不知名的野花在泉边盛开。沿着清泉,一条小路通向森林深处...
(选自《散文》)
(1)以下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总结,最恰当的两个是()(5分)。
A.在作者眼中,海德格尔的小屋是“神奇的”,因为它在一片古老的森林边缘。
B.文如其人,就是说作者的性格、禀赋、品味、喜好决定了他的文章风格,而一个人的性格、品味又是由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C.文章几次写到当今许多哲学家和教授面临的处境以及他们的行为。通过对比,突出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在宁静和孤独中积累思想能量以完成宏大哲学理论的非凡成就,突出了哲学是一门孤独而宁静的学问的观点。
D.钱钟书先生说:“一般来说,学问就是在农村的一个老房子里,有两三个头脑的人讨论,陶冶他们的头脑,他们就会走红。”钱先生的《废置屋》和《哲人小屋》有异曲同工之妙。
E.木屋成就了主人的不凡,也因为主人的不凡而引人入胜,声名远扬。
(2)文中提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来生产废书’”。试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
(3)纵观全文,分析《哲学家的小屋》这个题目的作用和深层含义。(6分)
(4)有人认为当今社会问题很多,哲学家应该深入社会,贴近时代,从实际出发,走向永恒,而本文引用的胡塞尔的话是“我们绝不能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你觉得这两种说法矛盾吗?请给出你对此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解析:一间小屋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远离尘嚣,崇高、深邃、宁静、孤独,便于哲学“思考”的诞生,也因为拥有者的不凡,散发出一种瑰丽的精神气息,令人敬佩。b“环境”不能说是“决定性因素”,文中的“环境”指的是“心情”。e“远近闻名”在文中没有依据。
答案:C D
(2)分析:要理解重要句子的名利和用于评价的“研究”,哲学家不应该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而应该孤独而贫穷地追求永恒。“有人认为”是从研究方法的层面,指的是学术研究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不关注社会和生活。研究要服务民生,造福时代。两者提到的角度不一样。哲学有很多种类,哲学家研究不同的问题。比如研究上帝、灵魂、宇宙革命的胡塞尔、海德格尔,必然追求“永恒”,而社会、人生哲学的研究,必然要贴近生活,深入社会?二者往前走,但都需要保持孤独、宁静、淡然的精神,反对功名的浮躁与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