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留下的13个预言

诸葛亮留下的13个预言

 诸葛亮留下的13个预言,相信只要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很有智慧,也称得上是一位预言家,在其生前曾留下过一些语言,以下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诸葛亮留下的13个预言。

诸葛亮留下的13个预言1

  1、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

 “无力回天鞠躬尽瘁”这是诸葛亮后来的结局,“阴居阳拂”代表诸葛亮死后宦官黄皓当道,只有姜维能够勉强维持残局。“八千女鬼”加起来就是一个魏,代表蜀国会被魏国灭亡。

  2、火上有火,光烛中土;称名不正,江东有虎

 “火上有火”就是炎字,代表司马炎会称帝。“光烛中土”烛代表燃烧的时间不会太长,果然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继位爆发了八王之乱,紧接着中原被少数民族占领。而武帝司马炎实质上是假禅让之名,行篡夺曹魏之实而称帝,故言“称名不正”。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宣布继位称帝,史称东晋。建康地处江东,故曰“江东有虎”。

  3、扰扰中原,山河无主;二三其位,羊终马始

 “扰扰中原山河无主”代表中国会进入混乱时代,也就是后来的五胡十国,而且这些朝代的寿命都很短,所以是“二三其位”。“羊终马始”代表天下由司马家族开创,最后由杨坚终结。

  4、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动则得解,日月丽天

 “十八男儿起于太原”,十八男儿就是李字,代表李渊会从太原起义。“动则得解”代表李渊如果不起义将被消灭,当时李密、杜伏威等人对李渊虎视眈眈,如果他不起兵迟早会被消灭。“日月丽天”就是曌,代表天下会被武曌(武则天)夺去。

  5、五十年中,其数有八;小人道长,生灵荼毒

 “五十年中其数有八”代表大唐晚年的五代大乱,其中有八个姓氏当上了皇帝。而五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昏君,有些皇帝还依靠契丹,还称契丹皇帝为父,自己为儿,故曰“小人道长”。而五代大乱导致民不聊生,所以也就是生灵荼毒。

  6、惟天生水,顺天应人;刚中柔外,土乃生金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让天下得到了统一,百姓休养生息,怀柔以安天下,也正应了“惟天生水,顺天应人”。“刚中柔外”,北宋末年天下大乱,宋朝对百姓赋税日益加重,民不聊生,而面对外族侵略无能为力。“土乃生金”也代表金军把宋徽宗、宋钦宗逮捕,所有皇族被劫往金朝,也就是著名的靖康之难。

  7、一元复始,以刚处中;五五相传,尔西我东

 “一元复始”代表元朝的国号,“以刚处中”代表元朝对待汉人十分严厉。“五五相传”代表元朝一***10位皇帝。元朝灭亡后,各个汗国也分崩离析,不久各自消亡,故曰“尔西我东”。

  8、日月丽天,其色若赤;绵绵延延,凡十六叶

 “日月丽天其色若赤”日月合起来也就是明,而赤就是朱,代表朱是明朝皇帝的姓氏。“绵绵延延凡十六叶”,这代表明朝一***16位皇帝。

  9、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若宾

 “水月有主”的谜底就是清,古月代表胡字,代表清朝是由胡人建立的。“十传绝统”清朝一***10位皇帝,宣统帝溥仪是最后一位。“相敬若宾”代表民国时期,溥仪仍然保留皇帝封号,全国对满族没有歧视。

  10、豕后牛前,千人一口;五二倒置,朋来无咎

 “豕后牛前”就是辛亥革命,“千人一口”就是和,代表是***和国。“五二倒置”代表不同于以前,百姓是可以弹劾总统的`。“朋来无咎”代表民国时期,中国受到外国人的欺负。

  11、四门乍辟,突如其来;晨鸡一声,其道大衰

 “四门乍辟”是***字,“突如其来”寓意改革开放。而中国也就走到这步,后面都是未知数,所以不好解释了。

  12、拯患救难,是唯圣人;阳复而治,晦极生明

 “拯患救难是唯圣人”,代表会有圣人出来引导中国。“阳复而治晦极生明”这句至今不知道什么意思。

  13、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

 这是诸葛亮最后的一个预言,也是全世界最理想的状态。代表人类道德普遍回升后,世界上再无国界,人们不再互相算计,而能互敬互爱,中国将引领世界。

诸葛亮留下的13个预言2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病死的。诸葛亮果然因积劳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于是亲自率军袭击蜀军后方,斩五百余人,获牲口千余头,降者六百余人。

 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诸葛亮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是魏军主动进攻,蜀军防守,由于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冲毁栈道,蜀魏并未交战。

  诸葛亮实力怎么样

  1、诸葛亮本身能力不俗,配得上"卧龙"之称

 在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的形象。在演义中。诸葛亮又是"火烧博望",又是"借东风",又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简直把诸葛亮写成了神。但是在正史中,诸葛亮却远非如此。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均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锁属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据史料记载,诸葛亮的祖上出过司隶校尉,父亲当过太山都丞。叔父当过豫章太守。而后来,自己和弟弟也是跟随着叔父去走马上任。

  2、诸葛亮虽然本领不小,但也并非是什么神

 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远没有演义中吹捧的那样神化,但也有不小的本领。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真假难辨。但可以确定的是,诸葛亮确实向刘备献策《隆中对》。诸葛亮提出了尽可能地避开强大的曹操,占据荆州,再图益州,寻求三分天下的计策。而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的此番谋划的正确性。

 而当时的诸葛亮,想必就已经有目的地了解天下的局势了。若非如此,诸葛亮又怎会对曹操、孙权等各路军阀势力有如此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又怎会做出如此正确的谋划呢?不过可惜的是,蜀汉最终并未按照诸葛亮的计划顺利开疆拓土。反而节节败退,落得个三国中首先衰败灭国的下场。

  3、诸葛亮的"足智近妖"也是存在的,但并没有夸张到神的地步

 上文也提到了,诸葛亮在初见刘备时,便提出了联吴抗曹的政策。而这也一直是诸葛亮重要的外交策略。在刘备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可见诸葛亮对于孙刘联盟的信任。而且在第一次与孙权的联合中,刘备所得到的利益也为入蜀奠定了基础。而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被东吴大败,孙权称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