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学音乐教案《谁是熊》

作为一名不知疲倦的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经常编写教案,这将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学过教案吗?以下是我为少儿中班整理的音乐教案《谁是熊》,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音乐教案《谁是熊》1活动目标:

1.帮助孩子熟悉音乐,并与音乐和谐地模仿,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2.鼓励孩子自由分组,用音乐做音乐游戏,提醒孩子听音乐,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力,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

3.激发孩子热爱和爱护动物的感情。

活动准备:

1.一只玩具熊。

2.提前学习游戏歌曲。

活动重点:

学习游戏,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动作。

活动难度:

听音乐并对其做出快速反应。

活动流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

1.孩子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

2.复习歌曲。

二、帮助孩子熟悉音乐,配合音乐和谐地模仿,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1.老师展示玩具熊,引导孩子们复习歌曲,帮助他们熟悉音乐。

2.启发孩子根据音乐自由行动,边唱边表演。

3.鼓励孩子自由模仿,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1)听音乐,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自由地做模仿。

(2)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谈论什么是慢,什么是快,什么是重,什么是轻,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达。

鼓励孩子听音乐,模仿生活动作,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例如跑得快、跑得慢、跑得轻、跑得重等等。).

三、音乐游戏《谁是熊》。

1.介绍游戏的玩法,给孩子介绍游戏规则。

(1)启发孩子学会听音乐,并能与之一起唱歌和表演。

(2)请认真听音乐,在间奏中自由做模仿动作,并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3)在椅子周围自由活动时,要遵循一个方向,动作协调。当音乐停止时,提醒孩子立即找到座位。

2.邀请几个孩子和老师一起尝试这个游戏。

3.因为孩子多,孩子可以分组选择场地,启发孩子把自己的椅子摆成各种形状。

4.鼓励孩子完全根据音乐变化的快慢和轻重来玩音乐游戏。

活动结束,孩子听着音乐走出活动室。

儿童初中班《谁是熊》音乐教案2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来感受它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了解一些发条玩具由快至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达出来。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小孩子都玩过发条玩具。

2、一只发条龙虾。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手。

4.用发条的声音录制音乐,配合班主任从快到慢播放一段音乐。

三、活动过程

(1)玩青蛙的发条玩具,感受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上发条玩具。

(1),你是怎么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跳跃时的节奏是怎样的?老师总结:小青的蛙跳总是跟着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了。

2.展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要求幼儿根据节奏学习青蛙跳。

(2)展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孩子观察他的节奏特征。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1).小龙虾跳跃的节奏是怎样的?老师总结:小龙虾爬得快,然后慢一点,最后停。如果你用手碰他,他会再动。

2.展示龙虾发条玩具攀爬的节奏谱,要求幼儿用肢体动作反复练习。

(3)我是一个发条玩具。

1,可以按照先快后慢最后停的节奏类型进行。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发条时,它会根据不同的节奏跳舞。现在让我们做发条玩具,好吗?所以,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2,装个大毛,合作游戏。

幼儿中学音乐教案《谁是熊》第三章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唱歌表演,配合音乐做动作,慢跑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幅度和姿势。

3.遵守一些规则。当音乐停止时,你可以迅速在附近找到座位。

活动准备:我玩了“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流程:

首先回顾一下《家》这首歌。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达歌曲的抒情性和欢快性。

二、熟悉《谁是熊》这首歌,边唱边表演。

1,老师唱。

2.说出歌曲的内容,学着唱。

3.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做动作边学唱歌。

第三,学会打游戏。

1,了解游戏剧情。听音乐。

“熊在树林和山洞里游荡。它究竟在哪里?我们找找吧!”

2.要学习如何玩这个游戏,请一些孩子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朝一个方向走。当音乐停止时,他们应该立即找个座位坐下。

3.组织孩子掌握游戏的结尾。音乐停了之后,老师马上问大家:“熊是谁!””孩子边唱边答,指着还没坐到座位上的孩子。

4.改变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和强度。引导幼儿表演爬山、走崎岖路、钻树林等故事,并表现出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第四,完整的游戏。

儿童中班音乐教案《谁是熊》第四章活动目标:

1,帮助孩子熟悉音乐,可以配合音乐做小跑步练习。

2、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他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3.提醒孩子听音乐,音乐停了就赶紧找个座位在附近坐下。

4.在活动中展现孩子可爱的一面。

5.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教孩子唱《谁是熊》这首歌。

2、玩法:1。

3.孩子们会玩抢椅子的游戏。

活动流程:

1,声乐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

2、复习歌曲:《谁是熊》。

3.故事简介: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一只小熊迷路了。他走了一圈又一圈,但是他找不到他的家。他会是谁呢?我们去找他吧!

4.介绍游戏玩法并演示。

老师一边介绍游戏玩法,一边让6个孩子把5把椅子搬到前面,组成一个小圆圈。老师领着6个孩子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朝一个方向走或跑。当音乐停止时,他们应该立即找到座位,在附近坐下。没找到座位的孩子是熊。

5.再次示范,加深规则意识。

组织孩子掌握游戏的结尾。音乐一停,老师马上问大家:“熊是谁?”孩子指着没坐在座位上的孩子说:“熊是她(他)!”

6.请再邀请六个害羞的小朋友来演示,感受一下游戏玩法。大家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游戏规则,测试孩子的掌握程度。

7.带领全班小朋友集体做游戏,把小朋友的座位排成一圈(椅背向内),椅子的数量比小朋友的数量少1;体验按规则玩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一开始并没有积极参与,歌声也不是很动听。这时候我让孩子们按照音乐分组唱歌玩耍,他们的兴趣完全被提了起来,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儿童中班音乐教案《谁是熊》5一、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

二、时间:

Xx,xx,XX,XX。

三、上课:

大二班。

四、授课教师:

xx .

动词 (verb的缩写)游戏主题:

谁是熊?

六、班级类型:

新教学。

七。目标: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遵守纪律;附带学习数学加减法;学会在集体活动中玩游戏,学会游戏的主题曲。

八。活动重点:

让孩子有兴趣参与游戏,按照游戏规则参与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活动难点:转身时有整齐的队伍,抢座位时强调安全文明。

九、准备:

1.在操场上画一个5米见方的盒子,准备30个小凳子。

2,口哨一个。

3.一名助理。

X.活动流程:

(1)排队活动。

1,站四队选领队。

2.把小凳子放在盒子里。

2.解释该剧的要点和规则:

(1) 1-8拍:幼儿绕凳子走,手活动自如,最后一拍停止。

(2) 9-11节拍:围着椅子跑抢座位,没抢到就退出游戏,整齐的站在空地上帮忙唱歌。(再玩的时候拿出一个凳子)

(3)12——15:师生问答:熊是谁?

(2)活动开始。

老师教了两遍歌,助教跟着,孩子们跟着。

第一轮:全班35人,会场布置32张凳子。

1,从排开始沿着四条线一边唱着熊的歌,一边有节奏的鼓掌。歌曲快要唱完的时候,老师吹口哨,学生们马上抢凳子。

2.老师问大家:熊是谁?剩下三个人是熊,孩子指着没坐凳子的孩子说名字。把这三个人带到后面,站成一排。

3.老师把小熊带到后面站成队形,随机加数学加减法,及时表扬鼓励。

4.过分:老师指导孩子站起来,协助老师从四面八方拿出六个凳子(参加游戏的人少的时候,可以去掉1个凳子)。

第二轮:依次。直到最后一个地方。

(3)活动的结束:

大家一起唱着歌,为了上厕所排队,回到教室把凳子收起来。

(4)活动延伸:游戏活动中的数学、音乐学习和德育。

(五)活动总结与反思:幼儿能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有序排队,听老师口令,兴趣浓厚,玩得开心。

幼儿中学音乐教案《谁是熊》第六章活动目标:

1,帮助孩子熟悉音乐,可以配合音乐做小跑步练习。

2.提醒孩子听音乐,音乐停了就赶紧找个座位在附近坐下。

活动准备:

1,教孩子唱《谁是熊》这首歌。

2.孩子们会玩抢椅子的游戏。

活动流程:

1,展示小熊玩具,引起孩子的兴趣。

“今天,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参观我们一班。你猜会是哪一个?”

“好吧,小心你的大眼睛。是谁?”哦,原来小熊是我们班的客人。你开心吗?来,我们跟大熊打个招呼!

“事实上,小熊今天要和我们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嘿,仔细听你的小耳朵。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玩的游戏?”

2、熟悉《谁是熊》这首歌

哦,原来小熊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它叫做“谁是熊”。哎,这首好听的歌,我们一班的小朋友都会唱吧?那我们就和小熊一起再唱一遍这首好听的歌吧。

“歌都唱完了,谁还没有家?”嘿,真奇怪。为什么熊没有家?你看,我们做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对吧?豆豆,你有家吗?那你家在哪里?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其实小熊有自己的家。为什么歌里说小熊没有家?因为,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它四处玩耍,四处走动,四处张望。洞穴是空的,没有小动物,所以,它迷路了。我们一起帮忙找这只傻熊吧!

“我该怎么帮这只傻熊?”看老师怎么玩这个游戏。

3.教师演示并介绍游戏。

“今天老师搬了五把椅子,把它们围成一个圈。老师让刘伟拿着一把小枪坐在椅子周围。当音乐停止时,我们的孩子应该立即找到他们的嫂子坐下来。没找到椅子坐的孩子都是傻熊。”

4.重新玩游戏,加强规则意识。

“这个游戏好玩吗?”还有谁想上来再玩一次?

总结:组织孩子掌握游戏的结尾。音乐停了,老师问:谁是熊?我们的孩子应该指着没有找到有销售的椅子的孩子说,熊是我。

5.请邀请所有小朋友来玩游戏,感受如何玩游戏。

儿童中学音乐教案《谁是熊》第七章活动目标(1)

1.孩子可以熟悉音乐,可以配合音乐做小跑步动作。

2.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

3.孩子学会听音乐,音乐停了就赶紧找个座位坐下。

(2)活动准备

孩子们已经学会了用“谁是熊”的图片玩“抢椅子”的游戏。教小朋友唱这首歌,把座位排成一圈。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图片,点评歌曲。

2.引导孩子根据歌词创造动作。

(1)让孩子们用短语组成动作,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歌词。

(2)教师及时反馈幼儿动作,选择部分幼儿动作完整地表演歌曲。

3.听音乐,玩游戏。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演示游戏。

(2)让一些孩子练习听音乐和绕着椅子跑。要求朝一个方向跑,协调动作。当音乐停止时,提醒孩子立即找到座位。

(3)完全组织孩子听音乐、玩游戏。

(4)改变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和力度,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改变自己动作的速度和剧烈程度(如快跑、慢跑、轻跑、重跑等。).

(D)反思活动

在活动中,大多数孩子学会了听音乐,并能随着音乐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还有一些孩子动作不太协调,请多邀请他们玩,在游戏过程中适当引导。在孩子们熟悉了游戏玩法后,可以让他们分组布置场地,在指定的地方迅速把椅子排成若干圈,然后分组玩耍。还有,做游戏的时候,不要局限于一种步法,可以引导孩子选择适合音乐的舞步来做游戏。

幼儿音乐教案《谁是熊》第八章活动目标:

1.在用音乐说唱和节奏的过程中,逐渐熟悉音乐结构和游戏玩法。尽可能快乐地表达,

2.通过听音乐信号,快速反应,尝试根据词的意思创造性地表演歌曲;根据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调整动作,音乐停了就找座位。

3.当两个人同时坐在椅子上,学会用各种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孩子在日常活动中有“抢椅子”的经历。

2.把孩子们的座位排成一圈。

3.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流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幼儿感知并初步学会唱歌曲《谁是熊》A段..

1.老师有节奏地唱A段。

2.老师会带领孩子学习唱歌,鼓励孩子根据歌词创造性地表演,注意休止符的节奏和附带节奏。必要时单独练习。

(二)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游戏规则的初步掌握——听音乐信号,迅速找椅子坐下。

1.老师介绍了游戏玩法,并邀请了一小部分小朋友演示玩游戏。重点指导孩子练习听音乐,围着椅子坐,做小跑。要求朝一个方向跑,协调动作。并强调音乐一停就要马上找座位。

2.讨论并制定游戏规则,并根据这些规则带领孩子练习。

老师:这首歌什么时候面向圆心表演?什么时候听着音乐一个个围着椅子跑?什么时候找把椅子坐下?

3.所有的孩子都参与游戏,提出问题,解决困难。

每次游戏结束,老师都会问:“熊是谁?”坐着的孩子指着坐着的孩子回答说:“熊就是他。”

(3)孩子听音乐,玩“谁是熊”的游戏。

老师组织孩子讨论,在音乐停止的时候找到快速找到座位的好方法。

(四)儿童在变型游戏过程中探索更丰富的游戏方式。

1.老师播放音乐的B段,引导孩子发现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尝试用动作表达出来。

老师:仔细听。音乐变了吗?音乐快了怎么办?慢音乐呢?音乐轻飘飘的时候该怎么办?音乐呢?

2.孩子们通过随着音乐改变动作的速度和剧烈程度(比如跑快跑慢)来玩“谁是熊”的音乐游戏。

3.引导孩子用音乐谱写乐章。

老师:你可以绕着椅子跑一圈。你还能做什么?

幼儿音乐教案《谁是熊》第九章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行动,感受音乐的速度。

2.听音乐,音乐停了就赶紧找个座位坐下。

3.在“抢椅子”的游戏中,体验和同龄人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钢琴,熊头饰。

2.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都有过“抢椅子”的游戏经历。

活动流程:

首先,打个招呼。

“你好!你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你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我知道你们都是中产阶级的朋友。”

“你知道我是谁吗?”

第二,感知音乐,熟悉歌词,学习唱歌。

(1)对音乐的感知。

1.老师:“老师,这里有一段很好听的音乐。让我们拍手,一起做些动作。”(钢琴伴B曲)“刚才我们是怎么拍手的?”

老师:“让我们跟着这段音乐绕着圈走。”

老师:“我们刚才怎么走的?”

年轻:走路的时候会忽快忽慢一会儿。

老师:为什么要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杨:因为音乐的节奏有快有慢。

(小朋友跟着B段的音乐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走。当他们离开时,提醒他们注意听音乐的快慢。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坐下来。)

(2)学会唱歌。

1.老师: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椅子和家。原来娃娃是有家的。然而,有一种小动物没有家。是谁呀?

老师唱了这首歌的一段。

老师:原来小熊没有家。(展示熊的头饰)

2.老师:谁是熊?(老师有节奏地指着孩子们)我们需要找到它。(把这句话唱出来)

老师:谁是熊?让我们找到它,好吗?

孩子们坐在椅子上和老师一起唱歌和表演。剖腹产音乐的时候,老师给一个孩子戴上熊头饰,指着他唱:熊就是他。

3.老师:再看看,有没有熊。

根据完整的音乐,孩子们在圆圈上行走,唱歌表演。

第三,快乐游戏。

1.老师:一会儿是你,一会儿是他。谁是熊?我们来玩一个“抢椅子”的游戏,就知道谁是熊了。

2.老师:游戏怎么玩?我们随着音乐在圈子里走着、唱着、跳着。听到“叮”的一声,就找个椅子坐下。如果你找不到椅子,你就是一只熊。

儿童游戏。

老师:第一只熊已经找到了。

老师:(对小熊)小熊,请到中间来休息一下,一会儿和我们一起唱歌,看我们做游戏,好吗?

给小熊戴上头饰,评价孩子的表现。

3.老师:我们再看一遍。还有谁是熊?我告诉你,这次会找到两只熊,看看它们到底是谁。

第二个游戏,拿掉两把椅子放在圆圈中间,引导中间的熊一起唱歌。

老师:哈哈,我们又发现了两只熊。

4.老师:让我们继续找熊。这一次,会发现三只熊。

第三个游戏,拿出三把小椅子,放在圆圈中间。找出三只小熊。

5.老师:有熊吗?我们再玩一次,看看这次能找到多少只熊。

第四局拿出四把椅子放在圆圈中间,找出四只熊。

第四,结尾部分。

“你真好,这么快就学会了这个小游戏。你今天过得好你累了吗?今天到此为止。下次我会给你带来更多好玩的游戏。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