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是怎样炼成的

 千百年来,民间一直用“阿斗”代指那些昏庸无能的人。“阿斗”本是刘备儿子刘禅的小名。刘备为创建蜀国曾历经千辛万苦,后来竟被阿斗轻易断送了。当阿斗成了司马氏的俘虏后,居然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柄。由于封建统治实行皇权世袭,这就决定了其继承者只能在少数人中选拔。尽管帝王拥有的宫女往往成千上万,有些皇帝拥有几十个儿子,但相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范围还是非常有限的。何况不少帝王儿子很少,有的甚至仅有一个儿子或没有儿子,继承者往往别无选择。于是,中国历史上不仅出现了许多病弱不堪的短命皇帝,还出现了一批娃娃皇帝,至于无知无能的皇帝就更多了。

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都是统一天下的开国之君,可谓一代枭雄,并兼具文治武功,然而,他们的儿子在继承皇位后的表现却与其有天壤之别。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前207年)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是个公子哥。他有17位兄长,其中长兄扶苏已被立为太子,并受命与大将蒙恬一道戍守北部边境。正常情况下,胡亥本与皇位无缘。公元前209年,胡亥跟随秦始皇作最后一次出巡,秦始皇忽然病死沙丘。在阴谋家赵高的蛊惑下,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将太子与大将蒙恬赐死,自己登上了本不属于他的皇位。仅仅两年后,秦二世胡亥就被赵高所杀,只活了23岁。当初,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时,满以为他创立的王朝可以由二世、三世至万万世,哪知秦始皇尸骨未寒,王朝竟二世而亡,同时断子绝孙。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在位7年,为人优柔寡断,软弱无能,处处受制于母亲吕后。他甚至迫于母后的压力,立亲姐姐的女儿张嫣为皇后。吕后残忍地将戚夫人四肢砍断、挖去眼睛扔到了茅坑后,竟带刘盈去见"人彘"。刘盈见状,吓得脸色大变,叫道:“这不是人做出来的事!我是你的儿子,我没脸再掌管天下了!”惠帝受到如此刺激后便生了病,不再过问政务,不久抑郁而终,也只活了23岁。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59—306),290年继承皇位。有一年闹灾荒,大臣向司马衷报告说,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他竟然反问:“(灾民)胡不食肉糜?”他因此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白痴皇帝,大权也因此旁落在皇后贾南风手中。贾南风是历史上著名的丑女人,据说其身材矮小、面目黑青,鼻孔朝天,额头还有一大块胎记。贾南风野心很大且风流成性,为了独揽大权,她残忍杀害了晋惠帝的辅政大臣、太傅杨骏。她还企图废黜太子(她只生了4位公主),改立自己的养子,终于在公元300年引发八王之乱。不久,晋惠帝的皇位被赵王司马伦篡夺,贾南风及其党羽被杀。晋惠帝从此失去自由,名为太上皇、皇上,实为傀儡,并受尽凌辱,终于在47岁那年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又过几年,西晋宣告灭亡,中国重新陷入长期分裂状态。

其实,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政治强人的继位者沦为昏庸无能之辈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刘备的儿子阿斗(刘禅)甘受亡国之辱、曹操的儿子曹丕喜好文学却将兵权旁落司马氏、唐太宗的儿子高宗李治后来成为武则天的傀儡继而让出了皇权、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沦为韦后的傀儡、另一个儿子睿宗李旦又沦为太平公主的傀儡、朱元璋的继位者建文帝登基仅4年就被推翻并不知所踪、清太宗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不堪忍受傀儡地位而遁入空门。

类似的例子在外国也不难找到,如日本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维新,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使一个资源贫乏、又小又穷的岛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创造了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迹。然而明治天皇的继承者大正天皇却与其截然不同。大正天皇患有脑病,被称为“不幸的大正”。他曾经在国会议事堂将诏书卷起来当望远镜,制造了著名的“望远镜事件”,为天下笑。大正天皇后来像唐高宗李治一样,完全不能理政。

由此可见,强人之后确实大多无能。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会打洞”。无论是按照纳粹的血统论还是现代遗传学观点来看,强人的后代再成为强人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相反的结果呢?笔者觉得这至少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 近亲繁殖,先天不足。

中国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近亲结婚普遍存在,皇族就更是如此。汉武帝幼年曾经许愿要“金屋藏娇”,后来陈阿娇果然成了他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就是武帝的姑表姐,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是景帝的姐姐,名叫刘嫖(真是一个令人惊异的名字)。晋武帝司马炎与姨表妹结婚,白痴皇帝晋惠帝就是这桩不幸婚姻的产物。唐玄宗与其前期最宠爱的武惠妃也是表亲。不少帝王近亲结婚甚至不讲辈分,在后人看来已属于乱伦。如汉惠帝娶了亲外甥女张嫣为皇后,汉成帝娶了表姑许皇后,汉哀帝刘欣娶了堂姑傅皇后,南朝陈后主娶了表姑沈婺华为皇后,北魏道武帝娶了嫡亲小姨妈石氏作妃子等等。

清朝统治者为了防止人数很少的满族被同化,曾严令禁止满汉通婚。顺治皇帝的两任皇后都是博尔济吉特氏,第一个是嫡亲表妹、第二个是嫡亲外甥女,还纳了另一个外甥女为妃,即淑惠妃。康熙、乾隆、嘉庆、道光都娶过本族亲戚的女儿。光绪娶了表姐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

世代近亲结婚不仅导致皇位继承者身体素质低下,甚至还使一些继承者丧失了生育能力。到了清末,竟然出现了同治、光绪、宣统三代皇帝绝后的状况。这与爱新觉罗氏皇族长期近亲结婚应该有密切关系。其实早在西汉末年,就出现汉成帝、哀帝、平帝三代皇帝无子的情况。汉哀帝还有“断袖之癖”,是古代帝王中罕见的同性恋者。

二、 长在深宫,不思进取

人们都知道,花房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温室内的花草难以抵御大自然的风雨。人才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好爸爸”作为人生的依靠,那就意味着注定要遭受较多的磨难与不幸。然而,正是这种磨难与不幸,反而造就了一批举世瞩目的名人。从孔子、孟子、秦始皇、汉武帝、曹操、诸葛亮、成吉思汗、岳飞、孙中山到亚里士多德、但丁、哥白尼、彼得大帝、牛顿、华盛顿、列宁、斯大林、高尔基、圣雄甘地、曼德拉、希特勒等等许多名人都有一个***同点,那就是早年丧父。笔者认为这绝不是偶然现象,不是牵强附会,上述名人的大有作为与他们早年丧父一定存在某种内在的必然联系。相反,古今中外许多自幼生存条件非常优越的人反倒无所作为。正是基于这方面的思考,才促使笔者写作本文。

王子们大都在深宫内长大,生存条件极为优越。他们不仅有无所不能的父皇作为自己的靠山,还有许多宫女仆人的悉心照料,对他们来说,巨大的权力与荣华富贵是与生俱来的,可以无忧无虑地坐享其成直至永远。人性就是这样:当某种东西太容易得来的时候,他就不会懂得珍惜。当王子们知道自己不可能超越父皇时,他们自然就失去了进取的目标,于是他们大都不可避免地变成了纨绔子弟。

胡亥就是这样一个公子哥儿。他玩世不恭,没有责任感。秦始皇有一次宴请群臣,胡亥与兄弟们也遵命赴宴。散漫惯了的胡亥不甘于循规蹈矩地喝酒,而是借故提前退席。他走出殿门外,发现赴宴大臣们的鞋子按规定整齐地排列着,于是借着酒劲,将群臣的鞋子踢得乱七八糟。胡亥继位后,那种玩世不恭的习性丝毫未改,于是国家大事在他看来都成了儿戏。胡亥对赵高言听计从,为了确保自己的皇位,对自己的兄长大开杀戒,直到把自己的兄长和姐妹们杀光,同时铲除不大顺从的大臣们,就连昔日的盟友丞相李斯也不放过。愚蠢的秦二世哪里知道,他这是在为野心家赵高清除夺权的障碍呢。当赵高的党羽遍布朝中要职,以至可以指鹿为马的时候,耽于享乐、为所欲为的秦二世自然就在劫难逃了。

三、缺乏历练,懦弱无能

历史上大凡创业之主、开国之君大都是有雄才大略的。他们为了登上权力的巅峰饱经磨难,一路披荆斩棘、力挫群雄,而他们的儿子大都在深宫内长大(只有李世民等个别人例外),再没有机会像父辈那样经受艰苦复杂的人生历练。尽管开国之君们非常注重选拔培养皇位继承人,但要培养出真正具有文韬武略、堪当大任者确实并非易事。何况皇位继承人的产生往往是各方权力角逐的结果,有时就连皇帝本人也无可奈何。秦二世胡亥的继位就完全违背了秦始皇的本意。千百年来,人们只要说起帝王的昏庸无能,就首推刘备的儿子刘禅。

刘禅(小名阿斗)(207 — 271)在位长达40年,虽先后有诸葛亮、魏延、姜维等贤臣良将的辅佐,也未能振兴蜀国,最终却主动投降了魏国。后人以“扶不起的阿斗”,形容其不思进取、平庸无能。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带领一支不足万人的部队,轻装越过人迹罕至的险道,偷袭成都。此时,蜀军主力正由姜维率领驻守在天险剑阁,实力未损。刘禅听说敌军逼近成都,无比惊慌,不知所措,于是急忙召集大臣商议。有人建议向南逃,但又担心难以立足。也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又担心孙吴自身难保,非长久之计。刘禅最后采纳了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让人将自己反绑起来,出城向断了粮草的孤军邓艾投降。他这是为了躲雨而干脆跳入了水中。蜀军主力也按照刘禅的指令全部投降,蜀汉灭亡。刘禅举家迁往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可怜刘备为创建蜀国历尽千辛万苦,如今竟被阿斗轻易断送了。倘若刘禅在成都坚守一段时间,同时命姜维回援,邓艾的孤军处境将很危险。当阿斗成了司马氏的俘虏后,居然又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千古笑谈。

其实,刘禅的许多部属、妻儿是不赞成投降的。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北地王刘谌当时就反对降魏,但遭到父亲拒绝。刘谌于亡国当日愤而自杀。身为刘禅后宫的李昭仪,竟也不甘投降的耻辱而自杀。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为阻击邓艾进逼成都而战死。大将姜维虽然当时不得不奉命降魏,但一直在暗中企图恢复蜀汉政权。次年,他串通魏将钟会联手在成都公开反叛,但不幸遭到失败。姜维及家人均被杀害,享年62岁。

综上所述,强人之后多无能的现象应该是客观存在,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一定也是见仁见智,笔者只列出以上几方面,但根本原因还是皇权世袭。历史上封建王朝总跳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固然与其执政理念、统治方式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皇权世袭。(屠雨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