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游戏的起源
七巧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冷录杂识》第一卷中,易写道:“最近有七种巧妙的地图,五形七数,其变化形式多达一千种。身体小巧多变,游戏的工具足以排遣无聊,打破沉默,所以世俗的人喜欢。”
18世纪,七巧板传播到国外。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方式”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还收藏着“七首巧妙的新音乐”。
美国作家埃德加·阿兰波特用象牙精制了一幅拼图。法国拿破仑在流放中也用拼图游戏作为消遣。谁能想到七巧板会和拿破仑·波拿巴、亚当、杜雷、爱伦坡和卡罗尔有关系?其实都是七巧板的爱好者。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一些外国人玩了一整夜,称它为“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扩展数据:
七巧板是七巧板的一种,用七块七巧板以各种方式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像图案。
如图所示,把一块方木板分成七块,就成了拼图。这七块木板可以拼成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等。也可以拼成各种特定的人物,或者动物,比如猫、狗、猪、马等;或者桥,房子,宝塔,或者一些中英文的符号和数字。
用拼图游戏解决或证明数学问题。七巧板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放在一起组合,形成各种几何图形和形象,如桥、船、房子、手枪或跑、跌、玩、舞、站的人,还有鱼、猫、狗等。
七巧板的操作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它不仅具有娱乐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并已应用于教学。七巧板因其可以反复、连续组合而引起了哲学、心理学、美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兴趣,也被作为制作商业广告和印章的辅助手段。
百度百科-七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