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送馅饼”教案

在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使用教案是可能的,教案有助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写教案?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背馅饼》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运馅饼”教案1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中蚂蚁家族分工合作搬馅饼的内容。词汇丰富:豪迈、英姿飒爽、气喘吁吁。

2.能够仔细观察图片,用更连贯的语言说出蚂蚁发现馅饼后的活动。

3.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明白团结就是强大的道理。

4、根据已有的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孩子大胆猜、说、动。

要准备的活动

1,经验准备:孩子观察过蚂蚁,了解过蚂蚁;他们为孩子们播放了蚂蚁王国的视频,感知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分工特点。

2、故事PPT:

1)地上有一根香肠,狮子弃之不顾;

2)出现两只蚂蚁;

3)两只蚂蚁找到香肠,向蚁后报告;

4)兵蚁出发了;

5)工蚁出发了;

6)围住大饼,提起大饼;

7)送馅饼;

8)运回蚁洞;

9)馅饼球。

3.捕捉孩子生活中合作分享的快乐体验。

活动过程

一、展示故事PPT“发现馅饼”部分,引导孩子了解香肠的“变化”,激发孩子观察和学习的兴趣。

1,展示PPT1,观察理解“狮子弃饼”的情节。

提问:

地上有一根小香肠。看看谁来了。

狮子看到这个小香肠会说什么?怎么做?

2.展示PPT2)3)并观察理解“蚂蚁眼中香肠的变化和发现香肠的喜悦”。

提问:

谁又来了?如果他们发现了这一小块香肠,他们会怎么做?

小蚂蚁眼中的香肠怎么了?为什么?

他们看到这根香肠会说什么?

3.老师回答了孩子们讲的故事的第二段。

问题:为什么小蚂蚁在向蚁后汇报时,发现一块香肠,说“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

4.老师总结:两只小蚂蚁出来找吃的。他们太幸运了,发现了一根香肠,在小蚂蚁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大馅饼!有时候遇到这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会说“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

二、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孩子理解蚂蚁发现馅饼、诱捕馅饼、分享馅饼的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老师完整生动的讲述故事。

2.展示PPT4和PPT 5,观察并理解“蚁后安排运饼”的情节。

提问:

蚁后得知消息后做了什么?兵蚁(工蚁)怎么说,怎么做?(丰富词汇:英勇无畏)

要求幼儿模仿士兵和工人,在动作模仿中理解词汇。

3.整体展示PPT6)7),观察理解“蚂蚁合作运饼”的情节。

提问:

兵蚁(工蚁)看到大馅饼时表现如何?

蚂蚁是如何把大馅饼带回洞里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表达兵蚁对馅饼的保护,工蚁用力举起并运送馅饼,支持幼儿用动作一起模仿工蚁举起馅饼的方式。

4.依次放映PPT8)9),观察理解“馅饼球”的情节。

展示PPT8,感受工蚁搬运困饼的辛苦和蚁后的快乐心情。

提问:

馅饼被运回蚂蚁洞。工蚁怎么了?(丰富词汇:气喘吁吁)

蚁后是什么心情?她做了哪些“安排”?

展示PPT9,体验蚂蚁参加派球,分享派的快乐感觉。

提问:

蚂蚁在做什么?馅饼怎么了?

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并大胆表达蚂蚁的庆祝活动,体验它们快乐的心情。

5、教师总结:

不足以让狮子塞牙的一小块香肠,对蚂蚁来说,其实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把大饼带回家,举办“大饼舞”来分享。真的很开心!

第三,分享交流生活事件,引导孩子感受与同伴合作分享的体验和带来的快乐。

1,问题:故事里的小蚂蚁这么受欢迎。你最喜欢小蚂蚁的什么?

2.引导孩子在交往生活中谈论合作与团结。

3.展示老师抓拍的幼儿在公园合作分享的照片,让幼儿回忆并讲述快乐的经历。

4、教师总结:

生活中,孩子也像蚂蚁。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比较小,但是只要我们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我们的技能就会变得很棒,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四。推广活动

1.丰富表演区的头饰、道具、场景,支持孩子深度表演故事。

2.激发孩子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兴趣。

3.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和触发孩子与同伴的合作,感受合作的快乐。

附故事:运送被困蛋糕

地上有一小块香肠。狮子来了,闻了闻,心想:“哎,还不够!”“走开了

两只小蚂蚁发现了香肠,跑回蚂蚁洞,向蚁后报告:“报告蚁后,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

得知这个好消息,蚁后立刻开始安排被困蛋糕的运输。首先,她命令兵蚁:“你们要迅速出发,保护好那个大馅饼。”“是的,女王。”一个接一个,兵蚁们带着武器勇敢地出发了。

蚁后命令工蚁;“听好了,你们要齐心协力把大馅饼带回来!”“是的!蚁后工蚁整齐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出发了。

当他们来到“大饼”时,士兵们围住了“大饼”,工人们一起喊道:“一、二、三!”把“大馅饼”举起来,放在头上。

工蚁边走边喊:“一,二!一,二!”他们抬着“馅饼”一步一步向洞口走去,士兵们跟在后面保护。

工蚁们累得气喘吁吁,最后,他们终于把“大馅饼”运进了蚂蚁洞。蚁后看到后,高兴地一遍又一遍地围着馅饼转。“太好了!”她要举办一个大型馅饼派对。

蚂蚁们都盛装打扮,来参加“大饼”舞会。他们边跳舞边吃饭,直到午夜。然而,他们还没有吃完这块香肠!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高昂的情绪和高度的专注。正是在这种轻松的语言环境中,孩子们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将儿童语言的发展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儿童的经验,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运馅饼”教案2活动目标:

1.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策略,把相同数量的红豆分给不同的饼块,红豆的数量是12。

2.感知不同的计数方法和各种等分方法,初步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积极运用自己的图示策略记录相关的数学问题。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孩子识别数字的能力。

活动准备:

人均12豆以上;自制数算符和硬卡等分圆;多张碟片,笔,记录纸。

活动流程:

1.观察材料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做豌豆派。让我们看看我们有什么材料。

(初步了解光盘、记录纸、笔和豆子的使用)

2.数豌豆来做豌豆派。今天大家需要服用12红豆,不多也不少。如何准确得到12红豆?

(1)鼓励和尝试各种数到12的方法。

(2)请选择一种你能做到的方式,将不少于12颗红豆数入你面前的小盘子中。

3.第一次做馅饼

(1)现在开始做馅饼。请把馅饼对折,并用笔描出中间的折痕。看看现在馅饼被分成了多少块。

(2)请把12红豆分到馅饼里。每个红豆都一样,12红豆都分。

(3)你的分数是多少?

(4)告诉我我们刚才做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方式在记录纸上写下你刚刚做的事情,记得告诉别人两件事:馅饼被分成两块,每块给六颗红豆。

(5)儿童操作和记录。

第二次制作馅饼

(1)再做馅饼,请把馅饼对折,然后对折,用笔在中间画另一条折痕。看看现在馅饼被分成了多少块。

(2)操作流程同上,感觉分为四个派,每个派分三颗红豆,记录。

5.第三次做馅饼

(1)有个难题。你能把馅饼分成同样大小的三块吗?

(2)给大家看看你的创意,是不是分成三块大小一样的?

(3)给孩子提供平分一个圆和一个新馅饼的操作卡。用操作卡把馅饼分成三份。

(4)将红豆分成三份馅饼,记录结果。

6.第四次做馅饼

(1)让孩子试着在平分圆的基础上把馅饼分成6份,并用笔画出来。

(2)将六等份的馅饼分成红豆,记录运算结果。

总结

(1)看自己的录音纸。你录了多少东西?

(2)你从这些记录下来的东西中发现了什么秘密?(展示整理好的记录纸,份数由少到多,数量由多到少)

(3)老师总结:好像一块馅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分成同样的2块、3块、4块、6块或者更多块。馅饼平分的块数越多,每块上能分到的红豆就越少,但合起来还是和原来的馅饼一样大,红豆还是65,438+02。玩把豌豆分成馅饼的游戏真的很有趣。

教学反思:

与其他活动相比,幼儿园的数学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小,逻辑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我在这个活动中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可操作的环境,材料丰富,有选择性,可操作的空间。使孩子能够独立操作材料,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体目标的预设要求。

幼儿园中班“运馅饼”教案3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左右移动和点击鼠标,初步培养幼儿上下移动鼠标。

2.培养辨别三种物体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游戏软件的馅饼大战。

1,电脑,音箱。

活动流程:

1,故事的续集。

故事大概内容:笨猫笨狗以为消灭外星人就可以在电脑王国里玩得很开心,却不知道天上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干掉天上的外星人后,地上的敌人又来了,于是他们又去用魔法娃娃消灭敌人。

2.点击“馅饼大战”游戏规则和玩法,说出鼠标如何上下左右移动。

老师:这个游戏叫做馅饼大战。你在三个小丑面前找到一张不同的卡片。将鼠标移动到这张卡上,点击鼠标左键,敌人就被消灭了。但是如果你做了错误的选择,敌人就会把馅饼砸到你的脸上。通常我们玩游戏的时候,鼠标只是向任何方向左右移动,但是今天不一样,因为我们学会了使用鼠标,所以它变得非常灵活。只要我们稍微向上移动鼠标,光标就会上下移动。

3.老师提问,加深孩子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以及如何用鼠标左右移动、上下点击。

老师:我们怎么知道哪个是敌人?(三个小丑在前面的牌上找到一个不同的)如果你知道是敌人,你该怎么办?(将鼠标移动到这张卡上并单击鼠标左键)

4、老师要求个别孩子操作,了解孩子的情况。

老师:接下来,我先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你看他们打得好不好?

儿童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中班“运馅饼”教案4的设计意图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蚂蚁发现了“大馅饼”,齐心协力把“大馅饼”搬回蚂蚁洞的故事。故事中所表达的精神,对于一直处于当今这个父亲会帮助我或者母亲会帮助我的社会中的独生子女来说,应该有着强烈的精神震撼。这种道德可以被中学的孩子接受和欣赏,让孩子真正明白不应该盲目依赖父母,应该和父母或朋友一起努力把事情做好。所以这个故事的内容既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实际需要。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了解蚁族的分工合作。

2.学习欢快有力的呐喊,体验小蚂蚁团结协作的快乐。

要准备的活动

1.材料准备:挂图、故事磁带、大报若干。

2.体验准备:活动前孩子已经知道蚂蚁是如何搬运食物的。

活动过程

先讲大饼的故事,了解蚂蚁家族的分工合作。(通过图片的直观效果,引入活动主题,激发幼儿对故事欣赏的兴趣,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

展示图片,引入问题,引起孩子的兴趣。

问题:蚂蚁在做什么?他们在搬什么?对蚂蚁来说,一根香肠看起来像什么?(大饼)

问题:你知道蚂蚁搬大饼是怎么分工的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个故事吧。

第二,展示挂图,幼儿欣赏故事。让孩子通过视听结合的感受,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情感脉络,解决难点。通过提问、讨论、观察、再提问,将内容逐一联系起来,使幼儿在讨论、交谈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故事中提到了哪些蚂蚁?他们是谁?他们在搬运馅饼的时候做了什么?

为什么蚂蚁们喊着要把大馅饼搬回洞里?他们搬进山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渗透儿歌)

总结:蚂蚁真的很神奇。齐新配合着把大馅饼运回蚂蚁洞。

再次欣赏故事录音。

第三,学习欢快有力的喊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协作的快乐。(活动经验的转移,组织小朋友学习蚂蚁整齐、有力、欢快的“嘿、嘿、嘿、嘿、嘿”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协作的快乐。)

问题:你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我们都一起学做小蚂蚁吧?

老师带着孩子一起读儿歌《大饼》,重点是引导孩子学会蚂蚁整齐、有力、欢快的“嘿嘿嘿”声。

第四,游戏《云派》。(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进一步加强对团结合作意义的理解。)

带领孩子用报纸做大饼做游戏。

幼儿园中班“运馅饼”教案五的设计思路:

大饼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有趣的蚂蚁家庭。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但是,如何引导孩子融入蚂蚁的角色,主动学习呢?在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多媒体直观教具的应用,增强了孩子的学习欲望,同时加入了游戏元素,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我们知道蚂蚁家族的成员分工不同。

2.通过模拟游戏感受小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知道人多力量大。

准备:17号挂图,故事vcd,6袋大米。

活动的重要(困难)点:

通过欣赏故事和合作游戏,了解蚂蚁之间的分工,体会蚂蚁之间团结合作的快乐。

活动流程:

教学过程

一、蚂蚁眼中的大饼

1,老师展示狮子、香肠、小蚂蚁的图片让小朋友观察。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猜猜发生了什么?

2.引导孩子明白,狮子和蚂蚁的形状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狮子眼里,小香肠还不够塞牙缝,但在蚂蚁眼里,它们看起来就像一个美味的大馅饼。

第二,大饼的故事。

1.观看课程中的vcd,帮助孩子获得故事的初步印象。

提问:

(1)狮子看到香肠后做了什么?

(2)小蚂蚁发现后做了什么?(引导孩子自由地讲故事)

(3)你见过蚂蚁搬东西吗?他们是怎么移动的?

模仿小蚂蚁带着孩子搬东西(一张桌子或者一个重物),感觉人多力量大,知道一只蚂蚁弱就有很多蚂蚁强。

2、展示挂图,孩子完整地听故事。

(1),故事中提到了哪些蚂蚁?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工蚁,兵蚁,蚁后

(2)为什么蚂蚁在喊着要把大馅饼背进洞?

3.蚂蚁真的很神奇。齐新配合着把大馅饼运回了蚂蚁洞!除了蚂蚁,我们人类在搬东西的时候也会大喊大叫,让孩子们感受到口号的力量。

第三,齐新和小蚂蚁合作。

1.看,我们这里有很多大米。请试一试。很重吗?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试(感觉很重)

2.想办法把大米搬到娃娃家。

老师引导小朋友分组学小蚂蚁,有的当战士,有的当工人,把大米搬运到娃娃家(搬运活动要在平地上)

3.让我们一起喊,一起扛。

进一步了解蚂蚁分工合作的过程,觉得人多力量大。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图中的狮子和蚂蚁香肠,可以营造出明显的对比氛围,引起孩子的思考和讨论。

用肢体语言表达不同动物的不同特点,为孩子理解“大饼”提供了平台

形象故事动画,帮助孩子理解故事。

结合生活经验,拓展孩子的思维,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讲故事。

模仿游戏,帮助孩子理解。

用图片听故事,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孩子进一步理解“喊扛”

环节结束时,要求幼儿体验小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分工合作,将活动推向高潮。

幼儿园中班“运馅饼”教案第六条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了解蚁族分工合作。

2.尝试用不同的角色来表演故事,用欢快有力的喊声来表演小蚂蚁扛馅饼的场景。

3.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明白团结就是强大的道理。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内容,了解蚁族分工合作的情况。

活动难度:尝试用不同的角色把故事表演出来,用欢快有力的喊声表演小蚂蚁扛馅饼的场景。

活动准备:

体验准备:

1,小朋友观察过蚂蚁和蚂蚁搬运食物的场景,了解过蚂蚁妈妈;

2.活动前为小朋友播放蚂蚁王国的视频,感受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分工特点;

3.孩子在生活中合作分享的快乐体验。

素材准备:活动课件、《武器》、《大饼》、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带领母蚁兵和“蚁后”一起外出寻找食物,带领他们进入游戏情境,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1,蚁兵,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草地找好吃的吧。

2.调整队伍开始寻找食物。小蚂蚁们找到了“大馅饼”。蚁后让小蚂蚁们想办法:怎样才能把食物运回蚂蚁洞?

3.你有很多方法。听说草原那边的蚁族也想出了好办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结合课件,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猜测故事,理解故事,并适时进行简单表演。

1.讲故事的前两段,鼓励孩子大胆猜故事,问:狮子看到香肠说了什么?奇怪的是两只小蚂蚁也发现了这根香肠。他们是如何向女王报告的?狮子觉得光补牙还不够。为什么小蚂蚁说是大馅饼?

2.在故事的第三段,问:蚁后听到好消息后给兵蚁下了什么命令?让我们向兵蚁学习,好吗?所有士兵,请站起来,一个接一个,拿起武器出发。孩子们跟着音乐展示士兵整齐的步伐。

3.讲故事的第四段,问:蚁后给工蚁下了什么命令?工蚁是如何出发的?让我们一起向小工蚁学习吧。孩子们在音乐中表现得像小工蚁。

4.在故事的第五段,请小朋友猜一猜:士兵围着馅饼来的时候做了什么?工蚁在哪里?你举起大饼的时候喊了什么口号?我们也试试吧。

5.讲故事的第六段,问:为什么工蚁在运馅饼的时候要喊口号?孩子们最初认为团结是强大的。

6.讲故事的最后两段,问:蚁后是什么心情?它决定做什么?

(3)播放视频,让孩子充分体会故事,明白团结是伟大的道理。

1,老师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总结: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比较小,但是只要我们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我们的技能就会变得很棒,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2.要不要来个“大饼”舞?激发孩子的表演欲望。

(4)团结协作“运馅饼”,体验小蚂蚁团结协作的快乐,明白团结就是强大的道理。

1.蚁后让两名巡逻士兵出去巡逻,发现大馅饼后立即汇报。

2.独立协商分配角色,大胆表演,用欢快有力的喊声表演小蚂蚁扛馅饼的场景。

3,在处理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鼓励小蚂蚁团结协作,坚持努力,一定会成功。

4.举行“大饼”舞蹈,配合欢快的音乐,进一步体验团结协作的快乐。

活动扩展:

1.丰富表演区的头饰、道具和场景,鼓励孩子深入表演故事。

2、鼓励孩子继续观察昆虫,了解昆虫,探索昆虫的奥秘。

3.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和触发孩子与同伴的合作,感受合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