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什么崇拜热爱面具格斗的中国战神兰陵武士?

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有100多座古墓。这里是著名的北朝陵墓。

图片来自网络。

1992年9月的一天,日本京都奈良大学的雅乐团来到北朝墓群中的一座古墓。他们戴上鬼脸面具,播放中国的古典舞曲来祭拜墓主人。

之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戴鬼脸面具?这个墓主人是谁?

战士兰陵!中国战神,长得出奇的帅像女人,也被日本人崇拜。

战士兰陵有个怪癖。打架的时候他喜欢捂脸。为什么?首先,为了威慑敌人,他命令人们制造一个可怕的面具。第二,他说不会让对方看穿他的真面目.以后每次出征,他都戴着这个面具。

公元564年,北齐军队在邙山大获全胜后,第一代名将兰陵大侠名声大振,被皇帝册封为中书令。战士们还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首歌舞来歌颂他。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后来,又有一位将军也喜欢戴着面具上战场。谁啊。也是个英俊的男人?

是这样描述这位将军的:“面对敌人时,戴上青铜面具,就不会被盗贼打败。”而他就是狄青,宋代名将。听说这个狄青虽然没有大侠兰陵漂亮,但也是个俊俏书生。所以效仿战士兰陵,每次上战场都戴着长发白牙的面具。

但是,狄青是和战士兰陵一样伟大的将军。

仁宗年间,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宋仁宗派遣了一批皇军到陕西帮助保卫,狄青是皇军的一员。初到陕西时,他还是一名下级军官,但他的辉煌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战斗时,狄青总是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戴着狰狞的面具,冲入敌阵所向披靡。西夏人都认为他是天兵,所以有个外号叫“德天使”。

图片来自网络。

4年时间,他参加了大大小小25场战斗,身中8箭,但他从不胆怯。在一次攻打安源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闻寇到来,挺身而冲”,仍身先士卒。在宋夏战争中屡立战功,声名鹊起。

像这样的面具在战场上很常见。为什么古人打仗要戴面具?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可以迷惑对手,增加战斗效果和气氛。

以前打仗都是一对一,很多都是“熟人”。战斗前,双方都会打听一下主力会是谁,搞清楚他们的武器特点,以便于应对。如果你戴上面具,你的对手就不知道你是谁,你擅长什么武功。双方第一天见面,另一方会很困惑。狰狞的面具本身就很可怕,也会给对方带来心理压力。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面具最初并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祭祀的。商周时期,祭祀仪式盛行,傩祭仪式盛行于世。在傩节期间,舞者要戴上各种傩面具,如青铜面具和方的熊图腾'金四眼面具',以动员神灵驱邪,摆脱灾难,以使人们长寿,国家繁荣,人民安全。

方石翔,古代人民傩祭的中心人物,在驱除疫鬼时戴着闪亮的金属面具,十分神秘,令人敬畏。对此,《宋史》做了生动的描述:“方石翔,掌有熊皮,金四眼,穿袍穿竹袄,持葛阳盾,帅为李白。用有线室带动疫情。”

需要说明的是,面具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祭祀和战斗功能。人们戴口罩更多是为了娱乐。比如在化妆舞会中,面具是一种必要的装饰,既增加了娱乐氛围,又避免了熟人之间的尴尬,减轻了心理压力,在一种情绪中释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