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球是什么运动?

珍珠球是满族的传统运动,是模仿采珠人的劳动而演变而来的。

珍珠球原名“采珠”,满语为“尼初和”,又称“踢核”、“摘核”、“抛核”。满语中“核”是“尼楚河”的缩写,意为“珍珠”。

珍珠球起源于满族先民采珠的生产劳动,《满族风俗志》和《吉林史志》都记载珍珠球起源于满族先民的生产劳动。在古代,珍珠被视为女性贞洁、宗教虔诚和财富的地位象征,因此受到社会关注。

球的外壳用皮革或橡胶制成,内胆填充,表面应为珍珠(白)色。球的周长为54-56cm,重量为300-325g。球拍为蛤蜊形,由坚韧的树脂材料制成。抄网口袋是圆形的,口袋内径25 cm。

竞赛规则:

比赛在长28米、宽15米的场地(水域赛区、封锁区、陆地赛区)进行,每队6名选手。比赛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15分钟,中间10分钟。

1.珍珠球的圆形长度为54至56厘米,重量为300至325克。珍珠球是从游戏中挖掘出来的民族体育项目。

2.珍珠球场长28m,宽15m,分为水域(内场区)、哈邦区(封锁区)和胡伟区(分区)。

3.每场珍珠球比赛有两个队参加,每个队有七名队员。

在水域(内场),双方各有4名队员负责攻防。进攻者可以向任何方向传球,并将球投进网内得分。

哈本区(拦网区)每方各有两个运动队,手持哈本(球拍),运用挡、堵、夹、压等技术动作,阻止对方进攻者投球入网。

胡伟区(次区)有1玩家双方抄网。他们的任务是抄(夺)本方球员用抄网投出的珍珠球。

4.比赛分为两个半场,每半场打20分钟。比赛采用单循环制。

百度百科-珍珠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