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风俗有哪些?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在北风呼啸、白雪皑皑中,万物期待着新一轮生命的循环。那么大家知道冬至有哪些风俗吗?
1、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我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相传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因为不忘张仲景施舍“驱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在南阳当地,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2、糍粑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被有些人称做“小糍”。糍粑通常是用捶子将糯米捣成团制作而成,喻示着家庭能够和睦团结;而它的味道十分香甜,喻示着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够多一点甜蜜。而全家大清早一起打糍粑则象征着来年可以有一个好的收成。而这一切,都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3、冬至丸冬至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有的“冬至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冬至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丸”好兆头。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4、红豆糯米饭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甜白酒上海人冬至会喝甜白酒。没有酒精,却有酿酒的香味,酸酸甜甜的口感温润冬天干燥的喉咙,若冬至喝了甜白酒,家人才能长长久久。“甜白酒——卖甜白酒——”曾经上海弄堂里,总回荡着这样的叫卖声,载着大瓦罐的三轮车一过,姆妈就会让阿拉拿着零钱,出门打一碗甜白酒。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冬至的相关风俗了,小伙伴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