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外壳叫什么呀?

地球外壳叫地壳。

地壳是指地球的固体外壳,是地球最外的一个固体层,即位于地面的部分。由岩石组成,其岩石的密度在3.0克/立方厘米左右,而整个地球平均密度是5.52克/立方厘米,可见组成地壳的物质是比较轻的,但地壳又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有四层(地壳-地幔-外核(地核)-内核),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密度、组成和厚度,离地心越近,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地壳(地球的外层)仍然是地球各层中被研究得最多的部分,因为它很容易被科学家们发现。

地球的地幔分为两部分。上地幔为对流发生的位置,而密度较大的岩石构成了第二部分,即下地幔。地幔的总厚度约为2800公里。

地球的外核本质上是液态的,由硫、氧、铁和镍合金组成,外地核的温度高于这些元素的熔点。

地球的内核是一个固体,由硫、铁、氧和镍组成。作为最深的一层,它的密度是构成地球的四层中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