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自我保护
幼儿园大班教案:自保1设计意图;
一大早,一来到公园,就给大家介绍了昨天妈妈的笔记本在公交车上被偷,大家帮忙抓贼的事情。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自发地加入了讨论。抓住了孩子的这个兴趣点,自然就引出了“生活防盗”这个主题。这种教育内容来源于孩子的生活,也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既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又能反映近期发展地区的水平,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拓展孩子的视野,具有非常现实和积极的意义。
活动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防盗设施和方法。
2.乐于探索、交流和分享,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这一目标从认知、能力、情感等角度确立,涵盖社会、健康、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力求“符合儿童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儿童的长远发展”。
活动准备:
1.孩子们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和方法的图片。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箱”的视频。
3.带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4.有1支红笔。
5.1台实体投影仪。
儿童资料收集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准备的过程。当老师解释他们的任务时,他们把自己作为伙伴,这突出了孩子们的主体性。但在准备时,教师要以孩子收集的难度较大的材料为重点,同时尽量准备更多的可以通过不同手段展示的生动形式,如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活动流程:
1.用生活经历引出话题
讨论:你家里有东西被偷了吗?怎么发生的?
(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出发,幼儿踊跃参与,描述生动,充分激发兴趣)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1)小朋友介绍自己的防盗方法。
(通过实物投影仪,孩子们把准备好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出来,介绍给大家。)
(2)小朋友布置展板,老师鼓励小朋友观看,互相介绍。
【活动前和家长的沟通很有效。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准备的资料非常丰富:有各种门、防盗窗、猫眼、栅栏、外墙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不同形状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锁)的图片和资料;农村双门模式;密码箱、锁、家用警报器和其他实物;在银行工作的父母还拍了101运钞车和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车的照片;警察家长提供了警车和警察的照片;外企父母打印了电子门和保安室的信息...]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在活动前,我们帮助能力差的孩子准备材料,让他们感受到同伴的欣赏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贯彻全面性和发展差异性的原则,探索集体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3)鼓励孩子多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防盗方法。
(老师在整个交流中注重分类的提升。比如,当孩子谈到“卷帘”时,请介绍他们还知道哪些防盗门。)
在交流中注意拓展。孩子一说电子探头,就抱着话题讨论。孩子从很多方面去思考,比如小区、银行、商店等公共场所、公共汽车等等。老师们及时播放孩子们熟悉的新村电视监控系统的视频。并且红外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箱会在孩子讲述相关内容时播放,有助于孩子进一步理解,用生动的画面拓展视野)
在交往中注重体验。当孩子介绍家里的报警器时,让他临时安装在活动室的门上,现场演示;说到密码锁,请猜密码,感受密码的奇妙效果。)
在交流中及时产生新的话题。当孩子们在讨论电子警察时,一些孩子会谈论路上的设备。"这个电子系统的功能是什么?"“路上还有哪些设备?”老师把这个问题留给孩子去探索,把它作为一个新的课题。)
3.通过讨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这么多防盗方式安全吗?为什么?”
(2)“原来小偷会想尽办法去偷东西,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如果真的找到了小偷,我们该怎么办?
(陈鹤琴先生认为:“孩子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护能力。本环节的讨论旨在帮助孩子养成关门、锁门、开门前看猫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解的拨打110,提高安全意识。
4.游戏:设计一个防盗方案。
(1)鼓励几个孩子组成一个小组,在新建的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纸上画出不同的防盗方法。
(小组的* * *探索增加了更多相互交流合作的机会,在观点的碰撞中丰富了新的知识,从同龄人那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经验,促进了孩子们不断思考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为了完成任务,孩子们必须合理分工,获得有益的经验。)
(2)在导游过程中鼓励孩子设计和发明新颖的防盗方法。
(在开放、有准备的环境中,孩子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图纸上的设计丰富多样,有警犬等动物看门,还有高科技的联络报告系统。有的孩子还会用科幻漫画的情节,做独特的改进来描述。)
幼儿园大班教案:自我保护2。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身体的私处,知道除了特殊情况不应该让人摸。
2.学会正确合理的方法保护自己的隐私。
3.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二、讲座内容记录如下:
(1)游戏导入。
老师:找一个好朋友,用他身体的一部分触摸他。
(1)你在哪里遇到你的好朋友的?(手,屁股...)
(2)身体哪里摸不到?
摸着玩游戏,把孩子带入情境,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了解私处。
1.什么是私处?孩子自己贴贴纸,把自己认为是私处的地方遮起来。
2.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孩子的操作结果。
在知道私处的时候,建议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急于说出结果。建议补充一个总结:私处不能摸,不能看。
(3)拓展经验。
如果有人想看,怎么保护隐私?
1.播放课件,了解小羊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2.观察图片,讨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开问题,借助课件,让孩子明辨是非,拓展孩子的经验。建议在问孩子怎么了的时候,引导孩子说怎么了,而不是“这个...那个……”,并注意细节。
(4)先答题,巩固知识点。
环节设计巧妙,通过知识问答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保护儿童隐私部分的经验,但建议在抢着答题前先把要求说清楚。
幼儿园大班教案:自我保护3一、活动目标:
1.知道索书号。
2.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3.培养生活实践能力。
第二,活动既重要又困难
重点:树立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难点:遇到危险要知道正确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自我保护课件。
四、活动过程
观看课件
1,(1)外遇遇到陌生人怎么办?
(2)提出问题,启发孩子讨论。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遇到陌生人怎么办?
2.(1)如何识别坏人?
(2)提出问题,启发孩子讨论。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大龄爷爷奶奶阿姨会是坏人吗?
3.(1)遇到坏人怎么办?
(2)提出问题,启发孩子讨论。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你喊救命干什么?
4.(1)不要随便跟别人走。
(2)提出问题,启发孩子讨论。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出去玩应该怎么做?
5.(1)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2)提出问题,启发孩子讨论。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
4.(1)小偷来我家怎么办?
(2)提出问题,启发孩子讨论。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别人叫我跟他走,我该怎么说?
6.(1)一个人在家要注意什么?
(2)提出问题,启发孩子讨论。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陌生人打电话要注意什么?
7、带领孩子记忆自我保护公式。
8.总结:我们班的孩子真聪明。他们不仅知道如何避免危险,还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的扩展
当孩子们回家时,他们告诉父母自我保护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