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莉丝:上幼稚园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
作者\艾莉丝
法式教育强调要趁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他们不把小孩当小孩看,而是把他们视为一个独立个体,父母会尊重小孩的自主权,从小就让他们照自己的意思来搭配衣服,让他们使用和大人一样的餐具,让他们拥有独自的房间和卧床,帮他们购买专属的香水,也要求他们要自行处理很多事情。
法国父母和亚洲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截然不同,像是在公园里见到孩子被推下溜滑梯这种事,若是发生在亚洲,父母怎么可能视而不见,不但会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也一定会指责推人的孩子,也会怪对方的父母没好好管教小孩,往往最后演变为大人们的战争。
法国幼稚园会要求学童在入学前必须先买好保险,因为担心小孩在玩耍时不小心弄伤其他的孩子,原本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上个学还要先买保险,校园那么危险谁敢把孩子送去啊?但是当见识到小孩子在公园里推来推去的状况,我终于知道学校为何会有这种要求了。
如果去一趟幼稚园,你会很惊讶地发现那些幼儿跟同龄的亚洲小孩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大人。他们自己吃饭、穿鞋、上厕所,法国老师不会帮家长照顾小孩吃饭、上厕所这种生活琐事。即使是三岁的孩子,上幼稚园的时候老师会要求必须戒掉尿布,而且必须要自行如厕。以法国家长的标准来看,三岁的孩子要学会的不是第二语言、大脑潜能开发、才艺技能,而是基本的生活能力。上幼稚园的目的就是脱离父母的完全照顾,要开始懂得照顾自己。这对把孩子捧在手掌心、无微不至呵护的亚洲父母来说,真的很不可思议。
当我们还拿着汤匙追着孩子求他吃饭时,法国爸妈早就把饭直接收走了,因为那是你自己决定不要吃的,绝对不会有人求你吃。 法国小孩很早就要学会照顾自己,但在课业上的学习却比较晚开始,在上小学前是不教小孩拿笔写字的,他们不喜欢小孩学过多的东西,比较鼓励他们尽情使用感官式的探索,用鼻子去嗅闻,用手去抓东西、用耳朵听音乐、用眼睛看图画,试着自己去感受许多事物,自己去经历体验,而不是在课堂上由老师来告诉他们。
我很认同这种自由派的教育方式,小孩在玩耍中就能学会好多事情。他们就像是一块海绵,只需要放在适当的环境里,自然就会吸收对的东西。 梨梨酱在法国时法文学得比我还快,英文也进步很多。 在台北过马路等红绿灯时,她习惯跟着显示的数字倒数读秒;法国红绿灯没有读秒功能,有一次我们正在等著过马路,她自己就开始用法语读秒,听见她念出法语的一、二、三……我好惊讶,因为我根本没教过她这些。 「梨梨,你怎么会的?好厉害喔!」我真的很好奇她哪里学来的。 「一、二、三……」她用唱的回答我,啊!原来是之前买给她的一本法文书里有教唱法文数数儿。 有时候试着把过多的保护伞拿开,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会发现他们的适应力其实比大人还强。
第一次去法国时梨梨酱还很依赖我,常要妈妈帮忙做很多事,如果要她自己来就会哭着撒娇耍赖皮。这一趟我就完全不带推车,就算要走很远的路也坚持不抱她,如果真的走不动了,我们就在路边等她休息够了再走,尽管她有时也会耍点小诈演肚子痛想讨抱抱。 「不行呀!如果妈妈抱你走,那妈妈的手也会受伤痛痛。」我握住手臂露出会很痛的样子。 「那……我不要妈妈手痛痛。」梨梨展现小金牛女孩的贴心,站起来牵着我的手。 原本我也很习惯抱着梨梨酱到处走,在台北街头四、五岁都还让爸妈背著、抱着的孩子到处可见,但是在法国,我抱着三岁的梨梨就会引来质疑。 「你女儿已经三岁了,怎么还抱着她?」 三岁,我们总是说,她还小,她「才」三岁耶!但他们会说,她「已经」三岁了,够大了,应该懂很多事了。
梨梨酱有严重的起床气,如果在睡梦中突然被叫醒,甚至会气到拳打脚踢,我就曾经在车子快到站时硬是叫醒她,被她可怕的起床气打败过。为了避免再扫到小睡美人的台风尾,我决定在该起床前十分钟就先放些音乐,让她先为起床「暖身」一下,等一下就会不觉得是突然被硬生生瞬间从梦乡拉起来。
当我正感到自己也实在太体贴入微、善解人意时,旁边的一位法国妈妈忍不住问我为何要这样做?我就把原因告诉她──这是因为要避免等一下梨梨起床时会生气。 「噢,不!你不应该要怕她生气,你要告诉她,她不可以为这个生气!」 法国妈妈觉得要避免她生气的方法,就是要明确地让她明白「你不可以发脾气」, 而不是为了担心惹怒她,就这么温柔地配合小孩。 在法国爸妈眼中我们对小孩的方式太过柔性,替小孩想太多也做太多了,同样的事情,他们会直接要求小孩自己做好。
我尝试用法式教育对待梨梨酱,一方面也因为在巴黎凡事我都得自己来,确实也需要她当我的小帮手。以前在台北吃饱饭,她就会把碗留在桌上,现在我会要求她自己拿去流理台放好,等我收好碗盘时就给她一条抹布,先去帮忙擦桌子,然后再拿着菜瓜布和我一起洗碗。虽然她只负责用洗碗精稍微抹一下,主要还是我在冲洗,但重要的是让她习惯要和妈妈一起分担家事。
有一次我在脸书Po了一张梨梨扫地的照片,马上有粉丝说她也曾教女儿扫地,但是小孩根本扫不干净,我马上回应鼓励她:「本来就不要期望孩子会一下子就扫得很好,但是我相信多扫几次她一定会一次比一次好的。」 「父母少做一点,孩子就多成长一点。」这是我的心得。当我开始让梨梨自己完成一些事情时,发现她也能从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亚洲父母很容易因为少帮孩子做了什么就产生罪恶感,但其实什么事情都挡在前面帮她处理好,反而是在剥夺她成长的机会。
小孩和父母都是从经验中学习的,很多人觉得带小孩搭飞机像一场恶梦,我也曾经遇过她在飞机上失控的情况。但随着我们一次次地远征出走,梨梨酱已经是搭飞机的老手,渐渐地对搭机流程相当清楚。她一上飞机就会自己系好安全带,我也有备而来把黏土、画笔、贴纸簿全都带着,前一晚让她玩到凌晨三点才睡,所以一上飞机就先睡了三小时,醒来就先看电视、吃东西,玩一下黏土、贴纸,带她在机舱走一走,玩累了就继续睡,一路睡到台湾,全程完全处于简易操控模式。但这些都是一次次经验累积下来,才磨出的默契。
还记得有一次飞行过程中她一直想按服务铃,我反复告诉她那个按钮不能乱按,但无论怎么好说歹说,她还是很想尝试。「你按了这个按钮之后,会有阿姨过来喔。」我认真地看着她,她也睁大眼睛看着我,仿佛我说的话更加引起了她的兴趣。这时候如果一味地阻止她,只是让她的好奇心更加旺盛。于是我说:「你不信的话,你就试试吧。」
她一听到这句话,想也不想地立刻按了,不久之后空服员走到我们的位置旁,询问我们有什么需要服务的,我对着空姐说:「你要问这个小孩喔,是她按的,我也不知道她有什么事。」 当空服员阿姨看着她时,梨梨真是尴尬极了,连个声音都不敢哼,而空姐也很配合地对着梨梨酱说:「小朋友,以后有需要阿姨再按这个钮喔。」
那次经验后,她再也不敢乱按任何按钮。让她自己面对自己制造的状况,她自己就会记得这个经验,比起我帮她收拾或是说教更有用。 毕竟很多事情孩子迟早要学会,不如趁早让他们开始练习,或许现在会觉得有些残忍,但是他们以后一定会感激。
法国孩子的早熟,从他们很小就开始谈恋爱中可以看出来。我有一个法国朋友的儿子,才幼稚园中班就有女朋友了,两小无猜甜蜜交往一星期后,他回家告诉妈妈:「我失恋了。」因为女友直接告诉他已经不想在一起了,理由是:「你值得更好的。」 是不是很早熟?无论是要在一起,或是拒绝,都能够自己去面对和处理,这是很多大人都未必能做得好的事。 在法国很少看见情杀的新闻,或许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开始谈恋爱,对于爱情的到来与逝去都被锻炼得比较能够泰然处之,人格的独立性也让他们比较不容易和另一个人建立过度依附的关系,以致一旦分开就天崩地裂。
我很喜欢他们自由开放的教育方式,很早就鼓励孩子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无论对人或事都能很早就找到自己的喜好。他们陪伴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或专长,建立孩子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不随波主流,敢与众不同。
法国人很在意让孩子培养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和自我中心思想,不太容易受别人影响。法国人不会一直滑手机,尤其在餐桌上那是很没礼貌的行为,我身边有许多法国友人和同事都不爱使用脸书,没有花很多时间在社群网站上的交际,他们的说法是,比起去关注别人的生活,他们更在意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我的有机婴儿 *** 油供应商桑德琳女士,下班后永远不会回讯息。我的法文老师也是一样,原本我希望到了巴黎居住之后,他可以用线上教学的方式继续完成课程,但因为法国和台湾的时差,我在法国的白天正好是他和家人在台湾***享晚餐的时段,打扰到他的家庭生活,这让他很为难。
对他们来说工作绝对不是人生的全部,职业更不是衡量贵贱的标准,比起名片上的头衔,他们反而更看重你的人格特质。一个谈吐幽默有内涵,散发不凡魅力的人,反而更受人尊重。
平安丛书原文出处艾莉丝x梨梨酱的法国教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