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婺源,水墨画的画面。
又是三月春,江南的小桥流水,杏花青石雨巷,燕子斜飞,我都记不清了。北方的天气依然料峭,而江南的阳光却温暖得近乎炽热。
“花开了又开,海水又涨淹没了水。”音箱里的齐豫正在唱着三毛留下的老歌,熟悉的旋律让我恍惚,仿佛回到了以前躲在阁楼里偷偷用录音机放着身边找来的磁带的日子。
回忆总会是温柔的,婺源的野性一定已经染黄了满山。虽然没有三毛所说的沙尘暴和故事,但也不乏温馨诗意的浪漫。然后再去婺源。我不记得去婺源多少次了。那年年初,婺源旅游商业化的步伐刚刚开始。转眼间,时间从指缝间溜走,不知过了多少年。
走在陌生的、雾蒙蒙的水面上,偶尔低眉驻足,听一朵花表演生命的芬芳,一个遥远的皇帝,像阳光下的海洋;大和白墙,轻烟长巷,撑着油纸伞,遮着屋檐下的时光和窗户,听着微风吹过行囊,雨声在墙角奏乐;古村祠堂,一桥跨河,山脚下炊烟袅袅,溪边树下一个姑娘在打衣服。我在乡间小路旁等待,期待不经意的相遇;原来婺源还是和以前一样。
坐高铁几个小时,晚上到婺源站。车站离县城不远,打车十元左右就能到达商圈。今天住的是华都大酒店,位于县城闹市区,毗邻婺源文化广场和景观桥,楼下就是餐饮一条街。两次打车的司机师傅推荐“一家人”餐厅味道不错,当地人经常在这里用餐。
吃饭怎么能等太久?最后去了一家点评单上的“忆江南”餐厅。味道尚可,有徽菜特色。糊豆腐、粉蒸肉、粉蒸鱼、桂花鱼和太和年糕是它的招牌菜。县城里餐馆的价格非常合理,根本没有因为旅游旺季而抬高价格。俗话说“长桥满灯,醉了才恋家。”饱餐一顿后,可步行至景观桥,欣赏灯火通明的长桥。
我在第一缕晨光中去了月亮湾。清晨,晨雾像薄纱一样笼在水面上。白墙、瓦片、金花、绿水,在烟波朦胧中也是虚幻真实。船夫划着竹筏在湖上泛舟,偶尔散落的渔网被晨光染成金色的雾气,仿佛是基于一卷泼墨山水画。在更深更远的地方,隐隐约约地笼罩在一场无边的丝雨之梦里。
观看和拍摄月亮湾的最佳角度是在马路对面的山坡上。通往山顶的小路有两条,一条又窄又险,不收费,一条是平坦的,但门票要十块钱。山上建了一个观景台,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完整月牙形状的湖面。当油菜花开放到海里,日出日落时,整个世界似乎都涂上了灿烂但不强烈的金色。
墨炎舒的字是什么?细雨清愁,水如钩,月如钩,半片烟如碧波。登临天地之巅,远观青云浮楼,长山长风,万里青山独。
乘坐竹筏的费用约为10-20元/人。
午饭后,我去了奇岭,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古村落。
除了秋天,春油菜花季是黄陵的另一个最佳旅游季节。如果天气刚好,会把一些农作物放在晾衣架上晾晒。
在春风的古街上,最美的是一朵小小的梨花和大和的白墙相映成趣。“跌宕起伏,梨花开,窄窄的窗帘,小小的纱窗。”恍惚中有一种浅浅淡淡的情绪弥漫在烟雨中,却又不像盛和翁的失望。这是江南春天里隔着尘埃的惆怅。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卞的断章,换两句话也挺贴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微风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婺源是古徽州治下的六郡之一,古称漳州、新安,地理位置在现在的黄山、绩溪、婺源。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另外两个是敦煌文化和藏族文化。
徽州是一本沉甸甸的书,是一本记录时光变迁的书,是一坛醇香的酒,是一坛千年酿造的酒。在这部厚重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汉末年、西晋末年、隋唐末年、北宋末年,中原北部的贵族宗族四次南迁。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徽州逐渐繁荣成为区域性的文化中心。自南宋以来,它已成为钟灵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的江南风景区。明清时期,徽商在此发迹,称霸天下,徽州逐渐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徽商、徽剧、徽菜、徽雕、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徽学与敦煌学、藏学并称为中国本土三大流派。
徽派建筑在这种文化和经济背景下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古徽州,敦本敬祖之风盛行。祠堂、民居、牌坊是徽州建筑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徽州古建筑三绝。它将山水灵气与外界融为一体,融合古典文化,风格独特,布局严谨,雕刻精美,充满韵律美。
眼睛绿红相间,小巧玲珑,飞檐微湿。绣槛显春,金宅阔,花阔。谁在乎浪有多窄?在黄陵的徽派建筑中,最重要的是飞檐雕龙、镂空花窗等细节。从远处看,它的四个角的飞檐高高扬起,或在飞翔,或在梦幻,但运动中有醇厚的优雅。一个安静的梦有很深的花影。当你打开雕花窗,看着远处的山影,窗内窗外都是风景。
一抹薄雾悠悠,一帘落人间。剪一块深蓝色底色的缎子,却在江南三月织成。风吹走了蜡烛和香烟,水想念它们,花也没有了。
一件素色的衬衫和一把白色的扇子,一盏孤灯映出卷。挑一缕浮岚染透晨光,你就在画上泼墨。风散晓寒,水满悲喜,花落人间。
只是青石到黄昏,把栏杆拍个遍,没人会,梦也就淡了。
村外,满山都是油菜花的海洋。从索道站出发,经过春夏秋冬四个亭子和水口的红豆杉林,可到达观景台1,俯瞰万亩梯田花海。前方不远处是沉睡的云吊桥,只见长桥横卧天际,长约几百米,直达山谷两端。桥下溪水潺潺,吊桥中间有两块透明玻璃板。走在上面,恰逢山谷里微风吹过,直直地飞着。吊桥后面是2号观景台,在这里除了露台和花卉还可以拍照,附近还有新开发的滑索等体验项目。有兴趣的可以尝试一二。
正巧路边桃花盛开,却让我想起了那半熟的绯红唇:雾水,千里夕阳红。有数不清的山。像雨一样红。不记得你来的路。远处钱山有无数晚霞,附近没有路可以走进盛开的大海,就慢慢走,直入花径深处,不去想回家的事。
花丛中还有半亩心形池塘,像一颗颗宝石点缀在金色的大海上。晴天的时候,映着蓝天,雨天的时候,也是烟雾缭绕。无论天气好坏,都有自己的风格。
从长焦镜头看,最美的角度是梯田花海中盛开的梨树。虽是孤花,却一点也不突兀。这个点睛之笔,让花海宛如仙境。
爬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索道和景区观光车。套票(景点门票+索道往返票)145元。乘坐索道可以从空中俯瞰黄绿交织的梯田花海。温馨提示:1。婺源县距离月亮湾不到20分钟车程。可以从老北站坐东线的班车,也可以从县城直接打车。主干道狭窄容易堵车,停车区域主要在路边。从月亮湾开车到黄陵大概需要50分钟,旺季在月亮湾打车很方便。2.旺季黄陵索道排队时间很长,要注意规划好上下山的时间。
到江陵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却是拍晚霞的最佳时机。但天气不佳,只好作罢,晚上住在江陵景区的农家乐。
我早上五点起床,看天气预报。天还是阴沉沉的,我继续睡到八点才出门。你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江陵的田野里度过,不会辜负这美好的春天。
江陵位于婺源县东北部,南临小七,东临溪头。这里是中国四大油菜花海之一,也是世界级的摄影基地。
与黄陵相似,江陵的油菜花也是以梯田的形式铺展在广阔的天地里,蜿蜒绕山,层层叠叠,如梯入云,高处错落。登高远望,远山如眉,花径如胭脂肥,几间灰瓦白墙的徽州村舍点缀在金花绿叶间。一阵微风吹过,带来山间流动的蒙蒙薄雾,是一幅天然的泼墨山水。
如果说七岭的精髓在于同时游览古镇和花海,那么江陵的风景自然是踏入花海深处,从各个角度欣赏一望无际的风景,而你撑着伞去采花也可能成为别人镜头里的一景。
花海里藏着玩偶,这个小清新的画面让我想起清迈柏县的田野。
哟,这不是熊大熊二他们嘛。
下午到达清远,这个原生态的古村落,商业气息不是很浓。清源是婺源东线上的一个偏僻村落,距离婺源县城60多公里,又名小桃园,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一条十米宽的小溪穿过村庄,将清源古村分成东西两岸的各家。
一踏进村口,就能看到金色的海洋,古老的村花相得益彰。缺了其中一个,就无法形成这幅水墨画。村口有个亭子,是古人送客送别的地方,现在是休息的好地方。旧日亭上横联“桃园深处”,“小桃源”之名由此而来。
清远虽然没有江陵那种万亩百花从天而降的气势,但却有自己的小家碧玉模样。村外花开成海,村里小桥流水,是江南最温柔的风情。
除了村外的油菜花,村里也开满了花。房前屋后,街道两旁,小溪边,桃花、梨花、杏花依次绽放。微风起舞,蝴蝶绕花溪飞。白嫩的雪夹杂着胭脂和红色,被阳光反射着。我们不妨在这里休息半天,放慢脚步,欣赏沿途古色古香的房屋和春光。每一朵花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从盛开到落花,就像我们精彩的生命绽放在这个世界上。
当你跨过小溪边的花帘时,是谁的微笑?你回头看的那一刻,整个小村庄已经从单纯的黑白墨变成了细致的江南。
一座青山在我怀里,一条小溪环绕着村庄,一条绿色石板街,几排简单的古宅。在醉泉中一路徘徊,听着花瓣依次开放,风,轻轻英英,微微打湿脸庞;云,飘飘摇摇,不停流动;花朵婀娜多姿,随风起舞。连时间都忍不住放慢脚步,欣赏这首流淌在青山绿水间的田园诗。
淳朴善良的村民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屋檐低而小,溪水上绿草如茵。”醉时吴音妩媚,白发苍苍谁?“这里正合适。
村子不大,却依然保留着原始的乡村气息,安静而淡然。村里只有几家农家乐和餐馆,游客也很少,大部分都是来这里写生摄影等创作的人。
既然是一杯酒,自然有几家小酒铺藏在花丛中。自制的米酒和猕猴桃酒味道很好。
从千里之外,带着一颗淡淡的心,拂去心中的落花浮尘。这个时候,如果有一点朦胧的烟雨,就更合适了。花、水、诗、云、风徐来,一片树叶在烟雨中飘荡。
傍晚抵达茶坪,这个被摄影师誉为“天上的家”的小村庄,对游客来说更是难得一见。可能要三四页才能找到婺源景区在各大平台的排名。没有当地人的指引,你很难看到这里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色。至少我在评论区看到几个游客说没看到什么风景。
我住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最轻微的灰尘都无关紧要。倒残玉透竹,卷黄庭卧看山。也是世外桃源。
温馨提示:1。很少有农家乐是平的,旺季需要提前预定。2.茶坪地处深山,道路崎岖,需要自驾或包车。进村时收取20元/人的卫生费。3、查看村外的平坦景色,最好向当地人询问最佳观赏地点。
早上五点从村里出发,在农家乐老板的带领下,在山路上跋涉了二十多分钟才到达观景台。放眼望去,只有几个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却没有游客,于是支起三脚架和镜头,等待日出的云海。是的,这里最壮观的景色是万里的茫茫云海。
我从小就向往“明月高悬于苍穹,烟波浩渺,云海无边”和“万里云,千山暮雪,唯影归谁”所描述的无边风光。我爬过许多名山,但我运气不好。我看到的云大部分都是零散的,此时此地从未遇到过如此壮观的瀑布云。
云海茫茫,与天相连的是谁?天边的云彩,铺成了一片汪洋直至天地尽头的地平线海角。随着山风,巨浪汹涌,时而清波流转。在大自然的魔力面前,文字是如此苍白无力。
物如棋,天之巅,无垠。人生如梦,江湖遥远。迎着风,山川卷入。清平古曲,几段。近山时思长,临水时思长。长风万里,故国遥望。登高远眺,路阻河。言情,几章。
查看平坦的云海最壮观的时候,是太阳从后面的山上升起,把金芒打在远处壮阔的云海和眼前油菜花的海洋上,用灵动的色彩描绘出苍茫肃穆的世界。
在小山村转悠,突然发现村后的山坡是绝佳的视角。远处的山、花、古村落融为丹青画的一幅风景画。
花染窗落半肩余香,衣露晨光,斜风凉。九曲回廊春色无边,清风入帐云聚,回眸那一刻。花鸟在春风,不要告诉你的心,月光是旧的,你只看光。
千村山路险象环生,攀登起来相当费力,但当你站在山顶环顾四周,又有了另一种风情,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之上。”
有侵入小路的金花大山深处的小房子,也有古朴的村屋。我真想在这里久留,做一个隐士,不管春夏,不管秋冬,不管世事。
这是我们的农舍,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客栈之一。
下午参观嘉路乡嘉路伞厂。
三月柳风,四月杏花雨,每到江南的雨天,脑海里都会浮现一幅景象:白墙黛瓦,烟雨蒙蒙,落花流水。一把油纸伞,穿着旗袍或者民国学生装,走在幽静古镇的深色石板上,听着微风走过街道。时光飞逝,覆水难收,一叶扁舟载走了时光,我还记得小桥流水初遇时的模样。
这个想法大概来源于戴望舒的《雨巷》:一个人撑着油纸伞在很长很长很寂寞的雨巷里徘徊,希望遇到一个像丁香一样忧伤的姑娘。她确实有丁香一样的颜色、香味和忧伤,在雨中忧伤,忧伤而犹豫;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和我一样,默默的悲伤,冷漠,难过,忧郁。
伞工们耐心细致地打磨伞骨,安装伞面,修边,日晒,上色,上漆,上油,风干,最后在手中绽放成一道风景。我爱青花瓷柄,江南烟雨,油纸伞,青花瓷。周杰伦的歌仿佛萦绕在我的耳边:《烟雨如天蓝》《我在厨房等你抽烟》《我在为遇见你搭台的时候在瓶底写着韩立仿前朝的优雅》。
婺源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四口张村,这里有江南最长的板凳桥。
看着夕阳渐渐漫过古村的白墙,余晖中突然驶来一艘小渔船,老渔翁提着酒壶。花白的胡须和皱纹隐藏着沧桑的味道。
人生几十年,不过春夏秋冬。河边的白发隐士早已习惯了岁月的变迁。见了一个老朋友,喝了一杯酒。多少过去的事,多少年代的事,都放在了谈话里。
对于徽州婺源游记中常用的那句“我疯了一辈子,也没梦见过徽州”。我从来没有感冒过。毕竟我完全误解了仙祖先生的本意。关于徽州,我更喜欢赵师秀的那首“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难画。”。到处藏着野颜色,家家点灯看书。"
(如有不当接触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