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游戏的书评

《天使游戏》沿袭了《风之影》的架构和背景,但改变了叙述主体并将时间向前提了十多年。在《天使游戏》中,“遗忘书之墓”和“书商森贝雷父子”仍贯穿全书,场景仍然是西班牙的巴塞隆纳,但是叙述主体不再是书商,而是作家大卫-马汀,其在《天使游戏》中的地位,类似于《风之影》中被探寻的神秘作家胡立安-卡拉斯。而书中的“书商森贝雷父子”也不是达尼与其父亲,而是达尼的祖父与其父亲。

《天使游戏》的写作风格非常十九世纪。在这本书中,萨丰采用了第一人称、单一视角、顺向时序的写作方式,以主角大卫-马丁的眼光、顺着其成长过程,逐一铺陈发生在他身上的所有事情。这种古典风格堪称所有写作方式中困难度最大的,带给读者的阅读压力也是最大的。不同于时下流行的第三人称、多人视角和顺/倒序混合方式,十九世纪的古典写作模式无法利用描述主体和时空的转换来增加故事的内容篇幅和趣味性,因此采取古典写作方式的作者为了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会对主人翁进行大量的内心省视和自我独白。这一方面让作品人物更鲜活深刻,一方面也挑战读者的耐性。

《天使游戏》的写作风格同时非常狄更斯。当翻开书页后,读者往往会感受到一种熟悉的哀伤感和隐隐发光的温情:一个出生卑微的社会底层人物,年少时期便失去了父母的照顾,在成长过程中受尽磨难,被一群心胸狭窄、眼见浅薄的邻居、同僚无情排挤和中伤迫害,并发生了一件险恶、足以陷主角于万劫不复之境的事情;幸而苍天终究是有情的,主角的身边总会出现一些极尽纯善、无怨付出的好人,不断地为其提供不要求回报的救助,并在最关键的时候挽救主角于危难中;与此同时,主角随着年岁的增长,也会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为这些好人提供令人动容的回报。萨丰在接受采访时很坦率的承认了本书的狄更斯色彩,并在《天使游戏》的开头便以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作为主角大卫-马汀步上作家之路的启迪作品。

尽管采用了第一人称、单一视角、顺向时序的方式来撰写,萨丰在《天使游戏》中还是铺陈了三个紧密交缠的故事线。第一个故事线是主角大卫-马丁充满磨难的人生:孤苦无依的童年、艰辛曲折的写作生涯、一路扶持的友谊和悲伤挫败的爱情。第二个故事线是化身为法国出版商安德烈阿斯·科莱利、不死且不老的堕落天使,纵贯大卫-马丁人生的怪异要求和影响:撰写一本体裁普及但本质阴暗的宗教性童话小说,收获是巨额的款项和重获的生命,代价是爱人的生命和意外的永生。第三个故事线是大卫-马丁偶然间住进了一所空置二十多年的房子,发现神秘死亡的前屋主与其在“遗忘书之墓”中得到的《永恒之光》的作者、前一个受安德烈阿斯·科莱利委托写书的马拉斯卡竟是同一人,进而探寻马尔拉斯卡真正死因的过程。相比较于《风之影》,《天使游戏》中的第一个和第三个故事线都是固有的,第二个故事线则是新增的。实际上,堕落天使安瑞亚斯-科瑞里的身影与美国作家伊丽莎白-科斯托娃于2005年出版的畅销小说《历史学家》中的吸血鬼桌九勒,颇有相似之处。

《天使游戏》的文字是经过精雕细琢的,故事的格局和主题也比《风之影》更为大气。《风之影》故事流畅,引人入胜,但是读到最后发现原来隐藏在一切背后的不过是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而叙述者·森贝雷在历经孤独的童年后,只为了谈一场少男少女都会经历的普通爱情,难免会觉得可惜,有点浪费了“遗忘书之墓”这个绝佳的创意和对达尼-森贝雷童年的深切刻画。《天使游戏》在这方面显然有长足的进步,安德烈阿斯·科莱利的存在,给了“遗忘书之墓”这所永恒存在的巨大图书馆合理的方式和理由,而对叙述者大卫-马丁的描述也更着重于性格的刻画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与诠释。

虽然故事更为曲折,格局也更大,但《天使游戏》阅读起来要吃力多了,书的前三分之一几乎都是主角大卫-马丁对其人生的自述,是单一故事线的展现,趣味性较弱。此外,主角追查马拉斯卡这条故事线的铺陈和开展过于复杂和阴暗,涉及许多的人物和死亡事件,要理清其中的因果关系并不容易:原来马拉斯卡受到安德烈阿斯·科莱利的委托写书,但最终受限于自身才华无法完成,又恐于因此遭受不测,乃在一名吉普赛女巫的指点下以另一个灵魂来取代自己的灵魂受难。他杀害了一个无辜的人伪造成自己已然自杀的假象,实际上假冒一名退休警察的身份继续生活了二十多年。当大卫-马丁重新调查其死亡的真实原因,马尔拉斯卡不得不随着调查步伐的推进在暗中逐一杀害过往相关的人,并制造成大卫·马丁才是杀人凶手的假象。除了较多的自省和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外,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时时有深刻、值得隽咏的文句出现,需要读者细细吟味才能产生***鸣。因此总和起来,《天使游戏》不如《风之影》好读,但确实是值得一看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