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部队

而在美国,陆军的特种部队是在二次大战中仿效英国的“哥曼德”部队组建的,该部队建立之初,有人提出

在美国东部,有一个神秘的军事基地——北卡罗来纳州布雷格堡。基地里驻扎着一支神秘的部队,这就是自七十年代末以来,美国专门用来执行反恐怖作战任务的“三角洲”部队。

“三角洲”这一称谓,确切含义是什么,大概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也许只有一个人知道,这就是“三角洲”部队的指挥官贝克韦斯上校。

早在六十年代初,贝克韦斯还是一名待种部队的上尉。当时,他身强体壮、血气方刚,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劲。他凭着这股劲头,再加上富有冒险精神,带领十几名特种队员,活跃在密林中、山谷里、村落旁,对越南游击队进行骚扰、破坏、渗透,着实地露了一手,被誉为“特种作战专家”,也深得上司的赏识。然而,在后来的一次战争中,他奉命从空中增援一个被围困的营地,由于直升飞机没能将他及队员们投送到预定位置,自己反而被困在一个三角形的地带内。突围时,一颗子弹掠过他的肚皮。要不是一名军士冒死把他背出来,他可能就做了越南人的俘虏。贝克韦斯想来非常后怕。那柬埔寨沼泽、老挝的森林、泰国的山陵,他都闯过来了,没想到在越南一个小小的三角地带内栽了一个跟斗!对此,他耿耿于怀,终生难忘。

越战结束后,1977年11月,他受命组建一支反恐怖部队,他便将此部队取名为“三角洲”。

如果说特种部队是美军的精华,而“三角洲”部队则是精华中的精华。

这支部队的全称是第1特种部队作战分遣队,专门对付世界范围内威胁美国利益的各种恐怖活动。这支为数400人的部队,至今已多次进行过特种作战。它参加了1980年4月营救被伊朗扣作人质的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人员的行动。由于直升机机械故障和指挥控制系统失灵等原因,此次任务没有完成。在1983年10月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时也动用了“三角洲”部队。该部队现有两个中队,中队下面分若干小队,每个小队16人,个个都是神枪手。在500米的距离内,他们能够达到百发百中。由于它的反恐怖性质,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列为高度机密之中。自“三角洲”突击队成立之日起,指挥官贝克韦斯就实行一套特殊的选拔、训练、管理方法,亲自拟订了关于“三角洲”突击队的任务、编成、装备、训练等若干规定,就连挑选队员的标准,都规定得十分具体。要进入特战部队已属艰难,而要进入“三角洲”突击队更是难上加难。首先是报名条件。美国公民,年龄22岁以下,而且在特种部队已服役2年以上。其次是体能条件。要参加“三角洲”的人,要达到下列条件:

1.能在25秒钟内逆向爬行35米;

2.每分钟仰卧起坐37次;

3.每分钟做俯卧撑33个;

4.24秒内通过所设置的障碍;

5.16分钟内完成2公里长跑;

6.能全副武装泅渡100米。

完成以上项目后、紧接着进行18公里急行军。休息两小时后,再进行体力极限测试,应试者在24小时内,在得不到任何暗示及指点的情况下,使用一块罗盘和一张地图,在荒无人烟的地区,单独行军74公里。再一项就是技能条件。要求会熟练使用各种轻型武器装备,操作多种机械设备和驾驶各种汽车、坦克、装甲车,会开大型运输机或直升机。此外,还要求擒拿、格斗、攀援、越障,样样在行。最后,每人至少还要有一门以上的专长,比如撬锁、开箱、修理、爆破、救护、报务等等。

最后,参选者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参选者忠实、坚定、沉着,并要求能够回答下列问题:

“你的朋友遇到了麻烦而送进警局,他要你去为他作伪证,你该怎么办?”

“上边命令你带领4个人去炸毁一座炼油厂,路上碰到了两个小姑娘,你怎么办?是杀掉她们,还是带她们上路,还是置之不理?”

“一个人违抗了命令,但他又是你的救命恩人,你是不是应该告发他?”

“你的女朋友遭到歹徒的凌辱,你是去报案还是私下了结?”

这几项测试下来,能够全部达到上述条件的人,可谓风毛麟角。尽管如此,贝克韦斯仍是郑重宣布:

“即使无入通过测试,我也决不会降低要求。” 每次选拔了“三角洲”的队员,贝克韦斯总是先给他们上第一课。课上,他给新队员们播放一段录像,画面上是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恐怖分子绑架了以色列运动员,2名德国保安人员对夹杂在人群里的恐怖分子举起了抢,但迟迟不敢扣动扳机“你们要牢牢记住,枪一响,就会有人丧命。谁先开枪,谁就有活命的希望。这是我们的信条。”贝克韦斯说这番话时,脸是紧紧绷往的,没有一丝表情。在课的最后,他把目瞪口呆的新队员们带到一个漂亮的大玻璃鱼缸前,指着里边游动的各种颜色的金鱼说:“那条黑色金鱼代表恐怖分子,其它则代表守法公民。开枪时,你们要在0.5秒钟的时间内辨别清‘好人’及‘坏人’,并保证‘坏人’身上部有弹孔,而‘好人’身上没有一点弹迹!”

最后,他大手一挥,露出他胳膊上的伤疤,“就按这个标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