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约会

宋氏家族以“宋氏三才女”而闻名,她们的三个兄弟同样不同程度地闻名于民国政坛,特别是大哥宋子文,在旧中国的财界、政界、外交界皆发挥过相当大的作用。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六个子女中有四个成为一度影响中国政坛的著名人物,这的确是少见的。奇迹的产生源于宋耀如夫妇对子女用心良苦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宋耀如夫妇做到了,不仅因为他们的言传身教,而且在于他们制订了一套严格而独特的教育方式。

首先,他们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宋耀如不仅是个成功的商人,而且是个能干的父亲。1890年他在虹口的东有恒路(靠近乡村的地方)买下了一块面积不小的地皮。他自己设计,并亲手建造房屋。房屋的正前方横亘一条小河,河上架有一座小桥。四周筑有一圈不高的石墙,墙外即是绿色的田野。他的孩子们常常翻出石墙,到附近农民的田里玩耍。墙内有一前一后两幢住房,前面一幢是两层楼房,包括书房、中西式客厅、餐厅、卧室和浴室。后面一幢平房用作厨房、储藏室及佣人住房等。最特别的是,宋耀如在屋后开辟了一个菜园,自己种植蔬菜。在这所中西结合、风格独特的建筑里,留下了宋氏兄妹孩童时代无限的乐趣。

其次,他们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与传统的“慈母严父”不同,在宋家是“慈父严母”。倪桂珍作为母亲,在生活方面对子女的照顾可说是无微不至,正如宋氏兄弟姐妹所说:我们的母亲“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给我们以快乐而舒适的生活”。但她对孩子的管教比较严厉,她从不放纵孩子们的任何越轨行为,哪怕仅仅出于儿童的顽皮。宋耀如虽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但更尊重孩子们的意愿,重视他们天性的发挥,对儿女的管教,他是慈中有严,严中带着爱与希望。夫妇俩的教育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颇能互相尊重,配合默契。在宋耀如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宏大的心愿,希望中国能出林肯、华盛顿式的人物。他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愿来培养儿女,正如他常对人说的:“只要一百万个孩子中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物,中国就有四百个超人,还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于为天下先。”

为了这个理想,宋氏夫妇设计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充分施展孩子们的美好天性的同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各种技能的训练。

自孩子牙牙学语起,宋耀如夫妇便对他们进行中、英文的双语训练。宋耀如常对孩子们说,学英文是为了睁开眼睛看世界,留学海外长知识学本领,再来报效祖国,所以中文一定要更好。他坚信未来中国的领袖一定要学贯中西。在父母的教导下,孩子们在入学前便学习过古文和进行过中文写作技能训练,还认真练习了毛笔字。习写毛笔字,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内容,也是锻炼人的耐性与毅力的一种好方法。为帮助孩子们学英语,宋耀如从美国购来了大量幼儿读物,夫妇俩轮流教孩子们读写。宋耀如还常用中、英文两种语言给他们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适时并深入浅出地向他们传输了科学道理与民主、革命的思想。为鼓励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宋耀如把客厅里原本挂装饰画的一面墙壁当做孩子们展览作品的场所,那上面有绘画,有习写的毛笔字,有用中、英文写的文章。每当有熟悉的客人来访时,这些文章或字画的作者就会被请出来与读者见面,有时也需说明一下自己的构思。这时,身为父亲兼总设计师的宋耀如就会快乐地坐在一边,欣慰地注视着他的儿女。

除了传授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外,宋氏夫妇还十分重视孩子们各种技能的训练与意志的锻炼。宋耀如坚信,要成为一个伟大人物,必须有比钢铁更坚强的意志。为此,他以各种方式,诸如野外徒步、忍饥挨饿等来训练他年幼的儿女,并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影响子女。在技能训练方面,宋耀如同样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办报、举办家庭演讲会,等等。1898年,宋耀如和他的长女宋霭龄一起编了一份《上海儿童报》。这是一份英文的打字小报,主要文章都是由孩子们自己写的,渐渐地,打字的任务也从父亲转由孩子们自己完成。这份独特的家庭小报一直办到宋家的最后两个孩子宋子良、宋子安进入中学后才停刊。在这种创造性的自立活动中,宋家的兄弟姐妹不仅提高了英文写作技能,也增长了其他才干。在大女儿上了一年学、已能做讲演练习时,宋耀如便不时地召开小型讲演会,在大姐霭龄的影响下,弟妹们先后开始试着做讲演。宋氏三姐妹的演讲口才皆堪称一流。宋子文的演讲口才也由此锻炼出来。中学时代的宋子文在学校属年龄较小的学生,平时讲话又有点口吃,但演讲起来却是自然流畅,而且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讲演,着实令老师们惊叹。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孩子们的知识自然是迅速增长,但宋耀如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教育应当是社会的、全方位的,不管家庭教育多好,也不能取代正规的学校教育,更无法代替集体生活的训练。而且,孩子们长大了总要走上社会,独立地面对社会,他们不应当是笼中的金丝鸟,而应当是弄潮儿。为此,还在长女5岁时,宋耀如就执意将她送到上海的一所教会学校住宿求学。他的其他五个儿女也先后入教会学校读书。教会学校虽以传播宗教信仰为主旨,但同时也讲授一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其课程设有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哲学、体育等,兼顾德、智、体三育教育。

在让孩子们接受西式教育的同时,宋耀如更重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他曾告诉孩子们说:

美国有发达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这是事实。可是美国的繁荣也有中国人的一份功劳。十几年前,在美国的华工就有三四十万。他们为开发美国西部付出的血汗,连美国历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

在当时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国内维新运动、革命运动先后蓬勃开展之际,宋耀如更是常常以孙中山所宣扬的民主与革命思想来教导孩子们:

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享更为光明的前景。普遍和平必将随中国的新生接踵而至,一个从来也梦想不到的宏伟场面,将要向文明世界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敞开。

这是孙中山的一篇名文《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的一段,也是宋耀如常常领孩子们朗读的一段文字。

宋耀如不仅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文字教育,他还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政治集会,希望孩子们在实践中受到更深切的爱国主义的熏陶。1904年4月30日,上海市民在张园举行拒俄大会,抗议沙俄霸占中国东北,声援留日学生的拒俄运动。这一天,宋耀如带着霭龄、庆龄、子文、美龄四个孩子一起去参加了大会。孩子们平生第一次见到如此宏大的场面。目睹国人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情,他们那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特别是蔡元培在会场上宣读了东京留日学生要求组织义勇军奔赴战场的电报后,会场上热烈、激动的情绪更极大地感染了孩子们。这一次活动,无疑给宋家姐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第二年,他们便以实际行动投入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1905年,由于美国政府迫害华工而引发了全国性的反美爱国运动。宋耀如虽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一向把美国看成民主国家的楷模,但他对祖国的爱是忠诚的,他也了解并痛恨美国政府野蛮残酷的种族歧视政策。当这种种族偏见使在美华人深受迫害与侮辱时,他便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全国性的反美运动。宋家姐弟也积极地投入了反美行列。当时大姐霭龄已出国,庆龄、子文、美龄跟着父亲一起上街散发传单,搞宣传,并以实际行动抵制美货。在上海的广东人中,宋耀如是以做美国生意出了名的。抵制美货,无疑会使他的利益受到损失,但为了反对美国的暴行,为了在美侨胞的利益和尊严,宋耀如坚决地采取了抵制美货行动。在父亲的影响下,宋子文和他的姐妹不仅毫不吝惜地把心爱的美国玩具、文具等丢进了废物箱,而且还在他们的住地虹口挨家挨户地劝大家抵制美货,他们甚至还发起组织了一个“中国童子抵制美约会”。

在宋氏六个姐妹兄弟中,从小受到父亲精心栽培的唯有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家的两个幼子宋子良与宋子安,没有他们的哥哥姐姐幸运,因为随着革命形势的日益严峻,宋耀如已没有太多的精力与心思来培养子女,也没有充裕的时间与他们相处。宋子良与宋子安更多的是受哥哥姐姐榜样的影响。宋耀如的六个孩子先后赴美留学并全部学成归国,只是宋子良与宋子安日后的影响与作为逊色于他们的哥哥姐姐。宋子良毕业于美国凡顿贝特大学,宋子安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二人皆学经济。他们回国时,大哥宋子文已在政府中位居高位,姐夫孔祥熙也在经济、金融界担任了数项要职,在哥哥或姐夫的“关照”下,他们顺利获得了商界或金融界的有利职位。宋子良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总务司司长、六河沟煤矿公司常务董事兼协理、中国国货银行董事兼总经理、中国建设银公司理事兼总经理、中国银行董事、中央银行理事、交通银行常务理事、广东财政特派员和广东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厅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任滇缅路总办。他是大姐霭龄早年从事证券交易的主要帮手,又是大哥子文在金融实业方面的主要助手。宋子安历任松江盐务稽核所经理、松江运副、中国建设银行公司经理、国货银行董事、广东银行董事等职,甚少涉足政坛。

宋美龄是宋家最小的留学生,留学时年仅10岁。1917年夏,宋美龄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学成归国。在美国的10年,是宋美龄一生中最易受外界影响,也最易被塑造、定型的年龄段。10年的学习和生活,对宋美龄的一生有着较大的影响。首先是她的英语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带标准南方口音的英语,而且比她的两个姐姐更熟悉美国的习惯和方言。这为她今后的政治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的优雅、风韵与气质来源于她的家庭背景与所受到的独特的教育,一个女人可以不拥有华丽的衣裳、璀璨的钻石,但她的举止、言行、气度确实是她的家庭、她的教育给她的财富,尽管年岁老去,依旧风采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