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防火教案三则
第一条幼儿园中班防火教案
一、活动目标1。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爱护森林。
2、让孩子知道火灾的几种原因,知道如何预防。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个消防安全标志。
重点难点:防火;拯救你自己。
三、活动过程
1.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孩子不能玩、容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
2.观看课件,引导孩子说出火灾的危险性。火不仅能烧毁房屋和人,还能烧毁森林和污染空气。
3、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说出如何防火,认识“火”的标志。
为了预防火灾,孩子们不应该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要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烟花爆竹不要随便燃放。
孩子们不应该玩未点燃的烟头。当他们看到未点燃的烟头时,他们应该及时踩灭它们。
⑤知道“禁止烟火”的标志。
4.简单说明火的用途,消除孩子怕火的心理压力。
5.让孩子掌握几种自救和逃生的方法和技巧。发生小火灾怎么办?着火了吗?被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了怎么办?
6、游戏:“消防安全与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孩子在遇到火灾时不害怕、不惊慌,提高自救能力。
第四,设计标志。
第二条幼儿园中班防火教案
活动目标:1。培养孩子初步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让孩子知道火灾的几种原因,知道如何预防。
3.使孩子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愿意探索,交流,分享。
5、掌握相关火灾常识。
活动重点:
培养孩子初步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难度:
让孩子懂得防火,学会自救。
活动准备:
1,生活中接触火的孩子,能了解一些关于火的常识。
2.实物投影仪、相关火灾图片和火灾碎片视频。
3、蜡烛、火盆、废纸等火源及沙子、水盆等消防用品、湿毛巾。
活动流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火的特性、用途和危害。
1,用实物感受生活中的火,了解火能发光发热的特性。教师点燃蜡烛,让孩子靠近火焰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火焰,进而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欲望。
2.引导孩子谈论生活中人们是如何用火的。老师用火的口吻总结了火的用途和危害:“小朋友,你们都很好!我是每个人都需要,每个人都害怕的火。我在你的生活中有很多用途,比如照明,烧水,做饭,发电,炼钢,治病。但是如果我不小心的话,也可能会引起火灾。我一生气,就把什么都烧了。”
第二,用图片了解相关的防火知识。
1.播放火灾的视频片段,让孩子感受熊熊大火的气势,猜测起火原因。
2、结合图片,谈谈如何预防火灾,火中浓烟滚滚,大火会把一切都烧光,甚至把人烧死,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那么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
(1)、不要玩火柴和打火机。
②不要玩弄插座、插头和电线。
(3)、不要在阳台和禁放区燃放鞭炮。
4.找没有裸光的东西。
5.提醒爸爸不要乱扔烟头。
⑥电器使用后及时关闭电源。
第三,尝试几种简单的灭火技巧,了解自救和逃生的方法。
1.用沙子盖住火,用水浇灭火。老师在搪瓷盆里点燃柴火,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试图用沙子和水灭火。
2.试着用在地上打滚的方式把火碾碎。
3.看自救逃生的图片,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教师一边操作投影的图片,一边向孩子们提问,引导他们谈论自救和逃生的方法:如遇火灾,应立即报警求助,并拨打(119)找消防员,说出火灾的详细地址。在消防车到达之前,你不能乘电梯逃生,更不能从楼上跳下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被子,靠着地面爬出来。
第四,进行火灾逃生演习
1,模拟场景:大家正在位于南京路6号的红太阳电器*看电影,突然发生火灾。大家应该怎么做?
2.指导孩子尝试拨打119,告诉消防员火灾地址。
3.带领孩子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照安全出口指示的方向进行自救和逃生。
4.孩子们被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老师带领孩子们放松:小朋友们,由于消防队员赶到比较匆忙,火已经被扑灭了,没有造成任何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我们打败了火,赢了!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的扩展:
第三条幼儿园中班防火教案
活动目标:1。帮助孩子了解火和人类造成的危害。
2。对孩子进行用电、防火、燃气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学习发生火灾时的急救措施,发现火灾时及时灭火或报告。
活动重点:
幼儿防火教育。
活动难度:
掌握着火时的自救方法:
活动准备:
消防视频或图片、带夹子的红手帕、空脸盆和玩具电话。
活动流程:
1.看视频或图片,让孩子了解火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火是怎么开始的?教孩子不要玩火。
(一)、用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使用不当会有什么后果?
总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家庭中的电器越来越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和乐趣。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出于好奇,不要自行拆修电器,更不要私自拉接电线,随意拆卸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时,注意不要弄湿水。一旦电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
预防措施:
1.不要乱动家里的插座和插头。
2.全家外出时,切断家里的总电源。
3.不要私自拆卸或修理电器。
4、使用和操作电器时要注意不能有潮湿的水。
5、一旦发生电气故障,立即切断电源。
(2)燃放烟花爆竹需要注意哪些安全?
总结:烟花爆竹按照国家规定燃放。在正规商店购买烟花爆竹;在指定地点燃放烟花爆竹;学生不能独自出发;必须有大人陪同,父母出院;放电时远离火源,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3)气体和明火的消防安全。
故事简介:2004年6月6日晚上,袁媛像往常一样在家做作业。袁媛的母亲搀扶着一只断了脚的父亲走进浴室。袁媛做完作业后,她出来找妈妈,甚至没有听到回应。她来到浴室门口,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和煤气的味道。她迅速推开门。面对这一幕,袁媛没有惊慌。她想起了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紧急自救知识,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迅速关掉了燃气阀门,打开了门窗。由于现场有残余气体,她担心打电话可能会引起爆炸,于是拿起父亲的手机跑到外面拨打110和120求救。由于抢救及时,袁媛的父母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在生活中要掌握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远离危险的幸福生活。但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会忽略这些问题,上演人间悲剧。讨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使用燃气?
预防措施:
1.晚上睡觉前和出门时关掉煤气总开关。
2.白天有人在家时,保持厨房窗户打开,使空气流通,防止煤气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厨房窗户,关好厨房门,防止煤气中毒。
4、煤气中毒后应迅速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3.看图讨论
(1)房子或家里的东西着火了,你该怎么办?(用水、沙、土灭火,拨打电话119报警,呼救,设法逃生...)
(2)衣服着火了怎么办?跳入水中,脱下外套,打滚等。)
4.老师总结:发现火灾,要及时灭火或拨打119报警;如果你被火困住,设法逃生;如果烟雾较重,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或向前爬行;衣服着火,要用水浇灭或就地打滚。
5.游戏《我的身体着火了》孩子们围坐成一圈。一个孩子手里拿着手帕走在圆圈外面。当老师说“着火了”时,拿手帕的孩子迅速将手帕夹到圈里任何一个孩子的衣服上,表示衣服着火了。着火的孩子迅速想办法自救,比如就地打滚,脱外套,或者坐盆里。游戏可以反复玩。
活动扩展:
1.给孩子讲一个玩火引起火灾的例子。
2.学会拨打火灾报警电话“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