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策划“活动运营”的完整方法

微信搜索微信官方账号:策划江湖关注后获取更详细信息。“活动运营”的价值在于:吸引用户注意力,激发用户贡献,强化用户认知。互联网上所有的线上活动都离不开这三点。如何策划一个活动下面是一个活动从头到尾的完整策划过程。先写具体方法。1.活动类型:补贴、滴滴与美团外卖的红包话题、keep的#我要上头条#、微博的#我要带微博去旅行#有奖品、功夫熊猫3影评活动、贴吧的抽奖游戏、支付宝集福、百度地图的#樱锥跑酷#2。活动目的:拉新,下单或启动app的新用户活跃。提升某个产品或品牌的订单号,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3.从需求切入:用户需求的场景,滴滴春节拼车用户关注的热点,微博中#汪峰#用户的逐利心理,O2O活动的满减。4.策划活动的第一步,从目的出发,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目的是什么,哪个最重要。合理的做法是先明确目的,再据此思考活动后续。理想的情况是把“目的”变成“数据”。比如app希望增加用户规模,这是目的,把它变成数据是为了提高DAU。所以宣传DAU是活动的目的。活动的目的是策划活动的出发点,是思维的源泉。把握好这一点,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就不会偏离我们的初衷。第二步,确定目标和时间目的是一个数据,目标就是把这个数据具体化。在上例中,活动的目标是将DAU提高50%或达到10W。这一步,要确定这个目标预期,即使没有具体数字,也要有一个大概的数量级。因为预期的幅度会影响下一步计划活动的形式。如果预计DAU从5W提升到6W,适用的活动很多,难度也没那么大。但是如果期望从5W提升到10W,那就要绞尽脑汁了。很多形式的活动都是不可行的,因为达不到预期。另外,活动的起止时间也要有一个大概的范围。如果你渴望得到活动的效果,活动一定要尽快展开;如果没有,那么你可以有一个选择。因为一个活动如果能获得动力,就会事半功倍,而这个“动力”就是时间点。第三步,规划活动形式的目标和时间就像画一个框架。这一步是在框架内规划活动形式。通俗地说,就是做什么样的活动,这是活动策划的核心步骤。策划活动的本质是寻找活动目标、用户需求和产品形态的最佳组合。就像射箭一样:目标是活动的靶心。不管你用什么姿势射击,都要瞄准靶心。用户的需求就像风向一样。沿着它射出的强大而精确的产品是弓箭。活动要落地在产品上,就像用弓箭射靶心,而不是扔石头。有几个重点需要注意:①尽量有趣,让用户“玩”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只达到操作的目的。所以,即使不是游戏,也可以把活动游戏化,这样会更有趣。诚然,很多产品与游戏无关,但也可以转化为游戏的形式或角度。举个猫眼电影的例子。这一页太长,只剪了一部分。在这一页的底部有一个电影列表。活动规则是根据这些表情猜电影写影评,根据猜的次数来奖励。2操作便捷从用户看到活动开始到操作环节结束,每一步都会受到极大的损害。首先,主动操作步骤少;其次,不要让用户在非活动进程的页面里跳来跳去,用户会找到路的,尤其是app。③在策划活动时,尽可能把规则做得简单,让用户不用研究就能明白,一眼就能看出“做什么就会得到什么”。除了简单的规则设置,规则的表达也要简洁。一个完整的活动规则需要很多字,包括时间、操作方法、奖励方式、奖品清单、附加条件、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用户的阅读成本。其实只有最关键的规则才能理解,用户才能参与。其他的都不重要,甚至有些条款只是为了免责。因此,在活动页面上表达规则时,核心规则放在页面顶部的显著位置,具体规则和免责条款放在页面底部。这部分内容刚好可用,用户看不到也没关系。以优步为例,看看活动规则的表达是否容易理解。当我看到优步的活动规则时,我被那笨拙的不同角色的文案弄得崩溃了。这简直就是考验智商的测试题。似乎目的不是让用户明白,而是让更多人难倒。我试着改了一下:本周六周日带优步3次,也就是下周免费用6次;带优步5次以上,下周就有机会免费申请10次!你可以对比一下上面的文案,我觉得更好理解最重要。上图很多文案毫无意义,反而增加了阅读成本,比如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这样的文字已经很多了,不需要这样的文案来烘托气氛,页面的标题已经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了。而且因为有“查看详情”入口,所以这里不需要写太多细则,比如最高立减15元,到账日期,活动截止日期等等。感兴趣的用户会点击详细规则阅读。(4)突出用户利益。用户参与活动会有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利益。在活动页面中,用户的收益要放在明显的位置,优先级最高。因为页面的受众是用户,符合用户的利己心理。所以很多活动页面都会把奖品放在第一张图,比如物质类的iPhone,红包,礼盒,精神类的特权,等级,称号,然后活动规则,操作区都在下面。这样的案例很多,这里就不细说了。⑤视觉进度标记活动一般有一系列操作,每次操作后都要给用户一个反馈,比如数字+1或者进度条迈出一步。目的告知使用者操作成功,已被记录,也是一种精神鼓励。活动页面也需要营造大众化的氛围,符合中国人爱热闹的心理。所以很多活动页面会在页眉显示“12345人已参与”,数字会不断刷新。下图是Meituan.com当年推出的第一款产品。页面会显示有效时间倒计时,有多少人买了。虽然从现在来看,美团不是一个活动平台,但在成立之初还是很活跃的,所以这个案例也可以借鉴。以上五点是活动本身要注意的事情,具体方法就不多说了。成功没有捷径,只有知方法,多积累,拼天赋。在这一步之后,活动背后的形式、规则和逻辑就确定了。第四步,跟进设计、开发、上线活动,这是全权负责运营的项目。这个环节主要体现项目经理的作用。无论PM落地、UI设计、线上研发、申请资源、对外合作等。,操作人员要跟进,注意最后的效果和时间。第五步,推广资源就绪活动的有效性,推广渠道也很重要。这些都要在活动上线前准备好,包括确定上线时间安排,素材设计,数据统计。这一步和前一步是并行的,同时进行。推广资源分为站内和站外。站内主要是资源位、推送、系统通知等现有渠道,或者精准用户群的定向推送站外,一般需要进行资源交换或者付费。寻找更适合推广这个活动的产品,会比站内转化率更好。另外,应用市场和Appstore也是场外渠道。前者可以申请发起、有奖活动、专题等合作,也可以付费推荐。后者就是刷榜。第六步,做好风险控制和备选方案,列出活动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根据每个风险点有备选方案应对。风险点大概有几类:技术方面,上线时间延迟或者上线后的BUG推广,资源没有按时到位的用户,作为活动主要卖点的用户对外部环境不买账,其他热点爆发,比如雾霾,六小龄童,马航法律,违法行为,比如色情,消费者权益的欺骗漏洞,用户发现规则漏洞,上线后关注活动进展。以上七个步骤之后,活动上线。如果在可调范围内,尽快行动。需要监控的是数据和反馈:数据。分实时和单位时间(一般按天计算),对数据波动要有心理预期,认为有涨有跌很正常。如果超出波动范围,则认为是异常情况,具体原因需要追查。可能性相当于上面的“风险点”。反馈。密切关注用户反馈会出现的所有平台,如用户群、贴吧、微博、朋友圈等。在关注活动过程的同时,也要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为活动总结做准备。比如一个优化的流程或体验,记录数据的波峰波谷,收集用户的反馈,讨论活动过程中有趣的截图。第八步:先给自己写一份活动总结,就像在学校检查自己的考试成绩一样,对自己这期间的工作有个交代,把事情从头到尾做一遍。二是总结活动经验,好的地方继续发扬,不好的地方下次避免。这也是财富。最后是给上级和同事看的,目的是报和享受。过程再苦,上级也要根据最终结果来判断操作工作,也需要了解项目每一步的进度;同事也需要其他方向的进步,对产品贡献大的人自然会有相应的话语权。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活动创意!快来关注我们吧!精彩瞬间!每周一、三、五更新,获取更多公关策划信息。请搜索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策划江湖关注获取免费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