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毒、五黄、五瑞”?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古人喜欢在“五”字上做文章。

五月里有毒虫出没,古人便列出了“五毒”。这“五毒”便是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有的地方也把蜘蛛列为五毒之一。到了端午节,就要预防五毒之害。古时候人们在屋里贴五毒图,再用五根针扎在五毒之上,这样便被认为毒物被刺死不能再害人了。

吃的东西有“五黄”。因为雄黄酒是黄色的,再配上另外四种黄颜色的食品就成了“五黄”。这就是雄黄酒、咸蛋黄、黄鱼、黄瓜、黄鳝。古人认为,端午节吃“五黄”,可以消病强体。

辟毒的东西则有“五瑞”。五瑞是用来悬挂辟邪的香草类植物,除了艾叶和菖蒲外,还要加上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五种植物被称作“天中五瑞”。这些植物都有辟邪毒的功能,五月石榴花鲜艳夺目,石榴皮可作驱虫剂;蒜头有很强的杀菌功效;龙船花也叫山丹花,也在五月开放,有辟邪驱瘴的作用。端午节时,人们将蒜头、龙船花系在蒲剑上,悬挂在门边,可以起到驱除瘴气,避免有毒蚊虫侵害的作用。

有关五月“避五”的说法较多,这源于“五月是恶月”的说法。但我们不能一听到五就产生恐惧心理,轻信他人的一讹传讹。只有从理论和字义上真正了解有关“五”字的含意,才是科学的态度,反之则会陷入迷信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