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拆弹部队》

《拆弹部队》是一部故事片,也是一部纪实片。这是一个关于拆除炸弹的故事,这也是一曲呼喊和平的悲歌。导演运用的半纪实的手法相当出色,但情节编排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影片避开了好莱坞一贯的战争大片的模式,通过一个拆弹小组的视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军在伊拉克的真实生活状态。导演也没有使用像许多战争片热爱运用的武器展览一样的手法,而是根据情节出现场景所需要的装备 。(出自《青年报》)

电影艺术是人类最深入思考、讨论战争的平台。可贵的是《拆弹部队》全力描写的是一个拆弹组,一支永远不会进攻的高度专业的勇敢部队。影片的摄制组尽可能了解真实反映真实,在中东进行拍摄,展示出一个接近纪录片水平的伊拉克战场。影片用大量镜头和细节,表现出伊拉克民众的冷漠。 影片歌颂美国军人的忠诚、友爱、团结,以及影片中的美军普通士兵竭尽职守,视荣誉为生命 。(出自人民网)

《拆弹部队》也足以启示中国电影:美国从不缺少战争片,但更需要通过战争透视人性的佳作。《拆弹部队》的成功再次提醒观众,电影不仅仅需要娱乐和搞笑,更需要深思和坚守。长达130分钟的《拆弹部队》扣人心弦,三个拆弹士兵的伊拉克经历,反映了驻伊拉克维和部队(美军)的真实现状。片中大量移动镜头和仿纪实拍摄手法具有强劲的视觉冲击力,几个拆弹段落像昂壮的鼓点密集敲打着观众的心扉,一个伊拉克少年是否被用作人体炸弹的小故事将全片推向高潮 。(出自新华网)

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军官兵批评影片存在不实之处。第一,在电影反映的年代,美军制服还是沙漠迷彩,不是电影中的数字迷彩。电影中的美军制服和记者眼下在巴格达亲眼看到的一模一样,颜色发青,据说刚装备部队不久。第二,美军与武装人员互相狙杀的情节中,美军使用的是M82A1反器材枪。那枪绝不是用来打狙击的,这是电影的硬伤,显得比较业余 。(出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