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日常生活的流程和标准
1.检查你的gfd,穿园服或休闲服。
2.检查活动区的资料是否齐全。
3.检查早操材料是否齐全,场地是否安全。
4.配合护理老师准备班级生活用品。
比如水杯、毛巾放在给孩子指定的地方。
早上7:45-8:40查体。
1.微笑着站在幼儿园门口,准备迎接小朋友的到来。
2.对孩子进行“一看、二摸、三问、四问”。
看一看:看颜色和精神状态。
第二次触摸:触摸前额发热和腮腺肿胀。
三问:问问家里的情况。
四查:查有无不安全物品带入园区。
3.提醒孩子进入班级后做所有常规活动。
4.与家长进行简短的语言对话,询问有无注意事项。
上午8:45-10:50活动
户外活动前的准备
1.提示孩子主动上厕所,整理衣服,不露肚子。
2.根据天气和孩子的身体状况,引导和帮助孩子增减衣服,排队清点人数。
3.介绍当天的游戏资料,自选区域,安全注意事项。
户外活动
1.根据季节特点和儿童年龄特点,制定户外教育目标,组织体育游戏。
2.组织精神饱满、语言简练、口令规范、声音洪亮、动作准确的练习和游戏。
3.在孩子独立玩耍前,提出安全要求。游戏过程中,老师不在一起聊天,孩子的一切活动都要在老师的视野内,随时统计人数。
4.及时了解孩子的活动情况,安排运动的交替。
5.户外活动中途组织孩子根据需要自主喝水或上厕所。
6.对孩子的游戏活动进行观察并给予个别指导。
早点准备。
1.组织孩子上厕所、洗手,让孩子随洗随吃。
2.协助儿童值日生检查儿童饭前洗手情况。(中班和大班)
3.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早餐;早期的;在早期;提早
1.帮助值班的孩子分发零食。(中班和大班)
2.做好膳食护理,关注特需儿童的零食消费。
3.组织并帮助指导孩子正确摆放杯盘,饭后擦嘴漱口。
集体活动
1.活动过程可以围绕既定的活动目标进行,形式灵活多样。
2.教学风格友好自然,语言生动吸引孩子。
3.能根据孩子不同的反映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引导。
4.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上厕所喝水。
1.提醒孩子集体上厕所、洗手、喝水,为集体教育活动做准备。
2.组织大部分孩子玩小游戏,等没喝完水的孩子。
3.提醒孩子喝半杯以上。
10:50-11:30餐前准备和午餐
1.组织孩子洗手玩安静游戏,等吃午饭。
2.协助儿童值日生检查儿童饭前洗手情况。(中班和大班)
3.协助值班儿童分发餐具。(中班和大班)
4.穿围裙戴帽子帮保育老师吃饭。
5.协助值班儿童分发膳食。(中班和大班)
6.介绍食物,让孩子简单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7.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勺子,不挑食,细嚼慢咽,保持餐桌干净。
8.离开餐桌时提醒孩子擦桌子、送餐具,指导孩子正确擦嘴、漱口,提醒孩子上厕所。
11:30-12:00睡前散步和准备。
1.组织孩子散步或从事其他安静的活动。
2.提醒孩子睡前做好准备。
比如睡前上厕所。女孩取下猪尾巴绳,放在指定的地方。
3.睡前检查孩子的床铺,消除不安全隐患。
4.关上窗户,拉上窗帘。
12:00-14:30午睡
1.引导帮助,按顺序脱衣服,衣服叠整齐。
2.随时检查孩子的被子和睡姿,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睡姿。
3.填写交班书和各园区要求的表格或内容。
4.午睡时,轻轻提醒经常尿床的孩子起床上厕所,发现孩子要及时换床。
5.睡觉时注意观察动静,轻言细语,不能脱岗、会客、吃零食、睡觉等。任何借口下。
14:30-16:00下午活动
起床
1.叫醒孩子们。
2.进行儿童下午体检。
比如测量孩子的体温,检查孩子的手、脚、口腔是否有皮疹,如有及时联系医务室。
4.孩子起床干活,帮孩子穿衣洗手。
5.帮女生梳头。
快餐
1.组织孩子吃午餐,向孩子介绍午餐的名称和营养。
2.提醒鼓励孩子中午以后多喝水。
3.提醒吃完的孩子离开餐桌时擦桌子,送餐具。
户外活动
1.活动过程可以围绕既定的活动目标进行,形式灵活多样。
2.教学风格友好自然,语言生动吸引孩子。
3.能根据孩子不同的反映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引导。
4.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离开公园前做好准备
1.组织孩子玩安静游戏,认真进行后期检查。
2.检查孩子的衣服和裤子,指导和帮助孩子学习整理衣服。
3.提醒孩子检查并收拾好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16:00-16:30接机离园。
1.组织孩子安全离园,与家长手拉手。当陌生人来接电话时,你必须通过电话或其他可信的方式进行确认。
2.热情主动地将孩子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照顾好未离园的孩子。
3.提醒孩子礼貌地向老师和孩子告别。
4.所有孩子离园后,填写离园换班,填写主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