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奶酪”

一直以来,电影人都说《白鹿原》是最难拍的电影,审查人员也认为《白鹿原》是最难通过的电影。为什么?看完《白鹿原》这部电影,感觉触动了中国宗法制度和传统伦理道德最坚硬的两根肋骨,尤其是田小娥式的男女关系,触动了伦理道德的底线,挑动了中国人对男女关系最敏感的神经,动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奶酪”。

我们在谈论《白鹿原》这部小说的时候,总想站在高点上看,总想找到一些连作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高度,这样才算有水平。但我们在谈论《白鹿原》这部电影的时候,却想把它放在一个低点,把它当成一部将要面临票房考验的电影产品。

电影《白鹿原》的改编应该说是成功的。虽然电影选取的故事题材不是小说的核心故事,也不完全沿袭原著的故事框架和情节结构,但电影《白鹿原》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前提下,提炼出了小说中最具电影化的故事。除了影评人和评论家,从电影的角度,或者说从最普通的电影观众的角度,有多少人是为了白嘉轩和陆子霖而看《白鹿原》的?有多少人看《白鹿原》是因为它是一部民族史诗?更多的人,或者说更多的所谓的人,只是因为黑娃和田小娥的故事去看了白鹿原。大家谈论的是泡枣的故事,是黑娃娶郭老婆的故事。所以我们说,电影改编的成功,在于它抓住了最普通观众最基本的审美趣味,抓住了故事的灵魂,抓住了故事最感人的能力。因为,从小说或者电影的本质来看,小说和电影《白鹿原》肯定是不一样的。小说既面向精英读者,也面向大众读者,但电影只要和票房有关,就应该更多地面向大众。所以电影《白鹿原》除了最基本的艺术追求,还要兼顾大众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的市场价值。

《白鹿原》的故事已经被太多的政治、道德和社会历史批判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巴。过分追求政治意义、道德意义和社会历史意义,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对于文艺作品创作和批评的基本取向。所以,无论我们面对什么作品,都要先谈它的政治意义、道德价值和社会历史意义,以至于忽略了作品最本质的动力,比如一个诗歌或音乐的灵感,一个艺术的想法,一个小说的故事。而电影《白鹿原》恰恰成功地剥离了小说中过多的社会历史情节,用抽筋剥皮的方式直接表达了田小娥的爱情故事。

从中国传统伦理的角度来看,电影《白鹿原》是一部“淫妇”—

田小娥的故事,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的核心其实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单纯善良无助的女人,在被欺负被侮辱后等待丈夫的归来。多么美丽又悲伤的故事。

田小娥是一个反抗封建宗法制度,追求性解放和个性解放的美女。她因与黑娃的爱情被郭殴打,并为她所爱的男人放弃了她优越的妃子生活。在他们的爱情没有被具有封建象征意义的祠堂接受的时候,她仍然对黑娃说:“你要开窑,我就敢跟你走,你要跳井,我就跳。”在一个战火纷飞的社会,面对大男子主义,一个弱女子唯一能和这个社会抗衡的,就是她作为女人的身体,这是她唯一的武器。田小娥用这个独门武器换来了黑娃的消息,也用这个独门武器向不肯让自己和黑娃进祠堂的白嘉轩寻仇,让一个表面上有情色意味的故事有了人性的深度和悲剧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影《白鹿原》既抓住了小说最艺术的元素,又体现了原著最基本的精神。

遗憾的是,《白鹿原》这部小说最后的结局是:黑娃死了,白嘉轩瞎了,陆子霖疯了。整个封建宗法制度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彻底崩溃并没有在影片中得到体现,这个关于田小娥和黑娃的故事背后的象征意义也失去了。也许这部电影的结局最大的缺陷就是让一个有意义的故事没有得到一个有意义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