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星那么小,离太阳那么近却没被太阳吞噬?

水星虽然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它主要成分是铁,密度也很大,仅次于地球。它的内部情况和地球非常类似,也有地壳、地核和地幔的区分。

水星距离太阳的距离还是很遥远的,它离开太阳的距离有5790万公里,而地球离开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5000万公里左右,所以水星对着太阳的一面要比地球炎热很多。水星跑的速度也比地球快,它公转太阳一圈只需要地球上的88天。

水星是没有大气层的,表面的大气也是非常稀薄,主要成分有氢气、氦气、氧气等。因为没有大气层进行调和,所以水星表面的温差是非常大的,它的向阳面白天的温度高达430度,非常炎热,它的表面日照幅度也比地球强8.9倍。而水星背对太阳的一面,晚上温度可以降到零下170度。水星是太阳系温差最大的行星。如果住在水星上,白天热死,晚上冷死的恐怖状态。

虽然水星的表面温度可以高达430度,但是水星主要成分是铁,铁的沸点还是很高的,需要2750度以上,这样的高温动植物是无法承受的,但是还不至于让铁汽化而消失,所以水星还是很顽强地生活在离太阳比较近的区域内。

水星的地质环境非常像地球的卫星——月球,有大量的陨石撞击坑,也有上千个很大的环形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水星10号”无人探测器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了水星的样子,还拍摄了5000多张水星的照片。

科学家们猜测其实水星的原始体积要比今天的体积大一倍,表面温度也高达1000-2000多度,当时很多岩石被汽化溶解,这些岩石气体甚至被星际风暴所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