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的“地下宫殿”得构造有何特点?
地下宫殿离地面深达27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它是由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组成,全部采用筒形拱结构。前殿和中殿联结而成一个长方形通道,后殿则横于顶端。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门,结构用材均与地宫入口大门相同。前、中殿各高7.2米,宽6米,***长58米。地面用金砖(又叫澄浆砖),这种砖不是金子做的,而是用泥土烧制成的,但工艺要求很高,质地细腻,表面光滑,又坚实。中殿放置三个汉白玉宝座,中间一个满雕云龙花纹,是万历皇帝的“宝座”,两边两个刻凤纹,是两皇后的。宝座前摆有三个“长明灯”大龙缸;还有一个香炉、两个花瓶和两个烛台。都是黄色琉璃制品,称“五供”。
中殿左右两侧有甬道通向左右配殿,殿堂全用石砌拱券,高7.1米,宽6米,长26米。配殿一端各有一道石门,外用砖封砌。配殿中间各有一汉白玉棺床,但里面无棺椁。
后殿规模更大,是“地下宫殿”之主殿,高9.5米,长30.1米,宽9.1米,地面铺的是磨光花斑石。中间是棺床,上置皇帝朱翊钧和两个皇后的棺椁,还有二十六只装满许多精美殉葬品的红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