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4票房
文/蓝小堇
关于《小时代》,从第一部到第四部,从来不乏吐槽和谩骂,但是它却一部比一部紧俏的拍了三年,四部,每一部都票房傲然。从2002年“新概念”作文拿奖到写书到拍电影,郭敬明一直备受关注。
你哭了,嚎啕大哭,可能大抵是看到了自己青春,抑或是看到青春撕裂的方式让你疼痛;你笑了,放肆大笑,可能只是你无法触景生情,你一边上的嘴角好像在告诉所有人那不是我的青春。说实话整观影没有太强的代入感,大多都是笑了。所谓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你看。只是在《小时代4》里撕碎的方式有点太生硬了,四姐妹的撕逼大战确实让人不适。撕的太快,太猛烈,情绪还没有铺垫那个点,突然所有人就扭打成一团了。当然必须的承认,《小时代4》是整个四部里水准最高的一部,画风突然从精美的PPT变成唯美的MV,确实是进步。让很多人惊艳的地方是那个近十分钟的长镜头(当然CG缝合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模拟灵魂俯瞰大地的视角,回忆了所有的一切,告别了一切。
1-4》 同样是这种带有悲剧式色彩的故事,以《小时代4》为最,主角都是死了。说实话,时代姐妹花的青春印记对我几乎是没有代入感。因为我们过着完全不一样的青春。当然,未必那些在电影院哭成狗的人就对那样的青春有多么大的认同感。可是,当大多数国产青春片还在反复言说摔酒瓶、打群架、混床单、堕胎等桥段时,郭敬明独辟蹊径走上了一条豪门视觉盛宴的道路,用奢侈华服搭配恨天细高跟构建出上流社会的青春姿态。在接受采访时,郭说我觉得女孩子就应该是那样穿的美美的。他臆造了一个比电影更虚幻的世界,不用读书就拿满分、素颜也颜值逆天、举手投足都是豪掷千金的这些人的青春,当然他们的青春也有梦想也有追求,也关乎友情和爱情。在《小时代》中,撕逼主要原因就是对于爱情或友情的背叛。
《小时代1-4》从来不乏抨击和谩骂,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解构了我们对传统电影的认知,引得学院派大儒群起而攻之。在新媒体和自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受众拥有相对自由的选择权,无论有多少人在微博开骂看《小时代》的都是煞笔,还是会有那么多人为其趋之若鹜,那是他们的选择,那是他们的小时代。时代越发展,大众传播开始走向分众或小众传播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其实早就不处于曾经那个主流、大众、精英三分天下的传播格局里了,对《小时代》系列这样的“粉丝电影”所造成的现象级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和电影营销模式。一个超级明星IP通过微博平台把自己的商品卖给喜欢自己的人,其实没有任何错。可是偏偏有些人会骂卖家无良,买家太傻太天真。说郭敬明拉低导演门槛,说观众脑残。可是,无论你接不接受,这就是现状。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有人为特意为你量身定制的娱乐产品,当然目标受众会乐意买单消费。《小时代:灵魂尽头》,无论有没有触及你的灵魂深处,顾里声嘶力竭的哭泣有没有打动你,唐宛如的毁容有没有让你动容,席城的死于非命是否让你惋惜,这些曾经存在于你的想象里人物从书中跳了出来,并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的时候,如果我作为一个书迷,我应该也是手舞足蹈的。尽管这些鲜活的生命最后又以最惨烈方式消失,十年青春戛然而止在银幕上,我想这是大多人哭泣的原因吧。
就像即使知道垃圾食品没有营养,还是会有那么多人会吃一样。《小时代》书迷在电影的片段式的场景中回忆起曾经懵懂年生里看书时文字带来的感动,用书中的文字自动脑补缝合了电影情节的断裂。十年青春,转身看看当初陪你看书的人还有没有联系;三个盛夏,回头看看上上个夏天陪你看《小时代1》的人还在不在你身边,每个人都收获了自己的感慨,动情便是真。如此也罢。
最后说一句,在《小时代》系列里,我最喜欢顾里。因为她说过,你需要钱,你跟我要啊。我终究是个粗人。
蓝色大门外
喜欢就分享同意就点赞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微信号:in-losangeles